從技術雷達看科技宏觀趨勢

實際上我們在撰寫技術雷達時所進行的討論通常暗含了整個技術行業正在發生的重大變革。在這裏,我將採用更宏觀的視野來描述它們。

ThoughtWorks技術雷達在每期發佈的時候都會產出幾個主題,往往是一些非常具體的建議。實際上我們在確定這些建議背後所進行的討論通常暗含了整個技術行業正在發生的重大變革。因此,在這裏,我將採用更宏觀的視野來描述它們。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遠程協作將加速前進

你可能跟我一樣已經疲於閱讀跟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各種報道與評論。但是,必須承認的是它對技術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發生的某些變化將永久持續。下面是我認爲最重要的事實和可能發生的變化。

我們軟件行業從業者比較適合在家工作,但仍然不能免受學校封閉、無法獲得托兒服務所帶來的影響以及疫情引起的心理壓力。這種情況下個人對生活環境的容忍度就顯得尤其重要,特別是會對工作造成影響的部分,畢竟並非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設備齊全的家庭辦公室或能夠獨立照顧自己的孩子。

在大規模實行遠程辦公的初期,出現了爭奪基礎設施、訪問權限和工具的現象,但現在所有的基礎資源都已經到位。遠程協作正從“我們是否能做到?”的自我懷疑轉變成“怎樣做才正確?”的卓越追求,在這一點上我們目前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許多人意識到,整天連接在視頻會議是一種浪費,直接將面對面的協作技術生硬地移植到數字世界並不高效。相反,我們應該仔細考慮團隊成員何時需要在線溝通,何時可以通過異步的方式進行協作,以及哪些數字化的工具最適合我們的工作場景。由於疫情的發生,我們通過遠程協作的方式製作了這一期技術雷達,並在此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與此相關的信息,可以查看記錄着我們工作實踐的播客。

ThoughtWorks十分提倡結對編程的實踐,我們在這一版的技術雷達中記錄了“實用的遠程結對”。

簡而言之,結對編程完全可以在純遠程工作環境中實現,但是你必須要考慮工具、帶寬和時區等因素帶來的影響。

疫情的發生爲每個公司的CIO揭露了其數字基礎設施中的缺陷,無論是當客戶遷移到線上時所面臨的彈性和擴展性問題,還是快速響應變化的能力問題,亦或是添加新功能並快速上線的能力問題。大多數組織已經意識到了造成這些不便利因素的真實原因:他們遠遠落後於最新的技術體系,並且正在努力進行“數字化轉型”(無論那意味着什麼)來追趕。

作爲一家諮詢公司,我們在整個行業內擁有相對廣泛的視野,我們發現其中一些變化能夠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之前堅持“您必須在辦公室使用我們的硬件工作”的客戶已經有所轉變。現實中的面對面交流被虛擬的面對面視頻會議所代替,在某些情況下,這是一個巨大的好處:我們的客戶可以利用全球性的專屬網絡,而這個人位於何處都無所謂(當然,時區會有影響)。有趣的是,雖然從理論上講在疫情之前,我們的客戶可以與這些人直接接觸,但事實證明,現在這種遠程協作的做法障礙要少得多。由於大概率不會在現場展開工作,需要本身具有一些該領域的背景知識,因此我們不建議非領域專家來幫助客戶。我希望在整個行業中,所有人將來都可以在遠程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時間,而不是將大量的時間浪費在乘坐飛機上。

湯姆·馬龍(Tom Malone)教授(MIT)認爲,當前的危機迫使我們提前十年接受遠程辦公,並且沒有回頭路可走。市區辦公空間的價值會因爲人們更願意在家中或者小型的鄰里辦公室工作而不是在花費一個小時通勤而有所降低。一些科技公司期望即使在疫情結束後,仍有很大一部分員工保持遠程工作,甚至有70%的員工將永久性地進行遠程辦公。

技術會議也已完全虛擬化,並以非常有趣的方式進行了創新。網絡上有一個“荒島DevOps大會”(Deserted Island DevOps)的例子:爲期一天的會議完全在“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遊戲內舉行。演示者和與會者使用遊戲中的化身來訪問會議島,並能夠在其中進行一些小型的小組互動,這一點是我們在面對面會議中非常重視的部分。

每個人呆在家裏和關閉產業的一個積極方面是:我們減少了污染,儘管這些是暫時性的。一些預測表明,2020年的碳排放量最多可以減少8%。可再生能源會繼續增加其市場份額,並且其在美國發電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將首次超過煤炭。我們的駕駛量減少了,城市交通流量就有了改善,同時發生的事故也變少了。自從就地庇護令開始以來,加利福尼亞州的交通事故減少了一半,每天爲其節省了4000萬美元,約合10億美元。對抗看不見摸不着的病毒所需的集體智慧和對科學的信任也有可能幫助我們在未來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產生更多價值。

儘管疫情下的生命和經濟代價非常慘重,但我希望科技行業可以以此爲契機,加速減少炭排放量巨大的差旅並提高包容性和創新性。

X 也是軟件

我覺得圍繞技術雷達進行的最有趣的討論是要標記爲“Hold”的內容。世界各地的ThoughtWorkers提出他們認爲存在問題的技術進行討論,如果我們認爲某些事情是跨行業的,我們會將其添加到技術雷達中標記爲“Hold”的一環中。但是,當我們深入探討幾個擬議的“Hold”項目的原因和疑慮時,我們逐漸發現其中的一些問題並不是新問題,而是在新的(或更廣泛的)環境中出現的老問題。在許多情況下,我們以前關於正確行事方式的建議—— 能夠產生積極影響的實踐就採納(“Adopt”)它——這一點直到今天仍然適用。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基礎架構即代碼”。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建議,最初於2011年添加到技術雷達中。我們的同事Kief Morris於2016年出版了有關該主題的書籍,並將於今年下半年發佈新的版本。我們目前看到許多組織在進行雲遷移時遇到了問題,部分原因是他們沒有對雲基礎架構的定義、管理和自動化實行足夠嚴格的要求。因此,我們沒有選擇把類似“手工製作的雲模板”或“未能進行版本控制的雲基礎架構定義”這樣的條目添加到技術雷達的“Hold”環中,而是利用這次機會更新並再次強調了有關此問題的建議。同樣,我們也更新了“管道即代碼”這一條目。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爲過去十年的主要故事情節之一是軟件的興起,雲的興起和一系列“xxx 即服務”的興起。所有這些使我們能夠使用易擴展的軟件,而不是使用硬編碼或物理實例化來描述事物,相較而言,後者響應變化的速度會比較緩慢。最終,我們學到的所有有關如何更好地創建軟件的重要實踐——模塊化、版本控制、自動化測試——都可以並且應該應用於這些更廣泛的“軟件驅動”場景中。

“雲” 是新的“遺留大泥球”

世界上的每個組織都在遷移到某種類型的雲託管,無論是私有云、公共雲還是混合雲,並且絕大多數都在“四大雲服務商”中進行選擇——AWS、Azure、GCP和阿里雲(Alicloud)。但是,由於他們過於熱衷於將系統從內部遷移出去並上雲,將來許多應用可能會遇到困難,下面列出了幾個可能的問題。

首先,對於雲遷移,通常會有所謂“高度樂觀”的成本節省和ROI預測。公司擁有和維護數據中心確實是非常昂貴的,但是使用雲服務託管也並不便宜,而且也不太可能真正節省任何人力成本。同時,如果使用量的限制僅僅取決於團隊成員點擊“創建實例”按鈕的速度的話,那麼在整個環境中可能會演變成爲一個龐大而昂貴的問題。

其次,“原樣照搬”通常是對一種刻意的遷移策略的描述,而不是對不經思考就進行遷移的貶義評價。企業IT部門具有數百個甚至數千個需要在某個地方運行的獨立系統。通過重新設計所有組件來正確理解它們並在雲環境中運行的成本顯然過於高昂。但是雲並不像本地部署—— 服務器一旦出現故障,工作負載將會不斷移動 。使傳統工作負載在雲中可靠運行通常也不是一項零成本的冒險。最佳實踐實際上對於特定組織而言非常複雜,甚至對於每個應用程序或一組應用程序都各不相同,並且我們對雲進行重新設計的次數越多,就越發能夠提高系統可靠性並降低成本。

第三同樣與之相關的是,關於在雲中構建和運行系統的正確方法仍有很多知識要學習。許多組織發現“成功上雲”並不能幫助他們應對由疫情和相關的封鎖令引起的需求激增,也不能幫助他們更快地發佈新功能。雲架構是一個很複雜的新的專業領域,團隊需要學習如何部署、擴展、維護和改進其基於雲的系統。這比“只要把東西扔到亞馬遜上”要花費時間和更多的思考

語義的擴散仍在蔓延

我沒有必要讓自己聽起來像個對雲怨聲載道的老傢伙,但我必須指出,業內仍然在持續地濫用具有特定含義的術語。長期以來,我一直對開發人員使用“重構”來表示“修復某些問題”感到惱火,而現在我們還看到了“ CI / CD”(這是兩個不同的東西!),“ DevOps”(請不要建立“ DevOps團隊”),“微服務”(與SOA有何不同?)和“即代碼”(即如何對待代碼?)諸如此類。

當下最無意義的術語可能是“數字化(轉型)”,具體取決於誰使用它,它可以表示以下任何一種:

  • 提高員工的數字素養
  • 使用更好的協作工具,例如Zoom,Teams,Trello和Slack
  • 實行敏捷IT
  • 利用技術的力量對企業進行整體轉型,以爲客戶創造更多價值並應對競爭格局的快速變化

最後一條是我對“數字化轉型”最推薦的定義,也是我和兩個同事共同撰寫的一本書。狹義的定義並沒有錯,但是鑑於組織可能會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因此必須明確目標和定義成功,這一點很重要。尤其是使用流行的行業術語時,值得花一些時間來探索和驗證對話中的每個人是否都對其持有相同的理解。

希望你喜歡科技行業的最新趨勢,並平穩度過這次疫情。我要感謝Andy Yates,Fausto de la Torres,Gareth Morgan,Kief Morris和Rebecca Parsons對本文草案的建議。

原文:https://www.thoughtworks.com/cn/insights/blog/macro-trends-tech-industry-may-2020

本文轉載自ThoughtWorks洞見。

原文鏈接

https://insights.thoughtworks.cn/macro-trends-tech-industry-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