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學習實戰 | 邏輯迴歸應用之“Kaggle泰坦尼克之災”

作者: 寒小陽
時間:2015年11月。
出處:http://blog.csdn.net/han_xiaoyang/article/details/49797143
聲明: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1.引言

由於臨近畢業時間太緊,而我之前立的很多flag要在畢業前完成。但是也不會忘了push自己抽出時間來寫更新Kaggle實戰的文章,原因也非常簡單:

  • 寫完前兩篇邏輯迴歸的介紹和各個角度理解之後,我們討論羣(戳我入羣)的小夥伴們紛紛表示『好像很高級的樣紙,but 然並卵 啊!你們倒是拿點實際數據來給我們看看,這玩意兒 有!什!麼!用!啊!』
  •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 no example,no bb!

OK,OK,這就來了咯,社友們彆着急,我們先找個簡單的實際例子,來看看,所謂的數據挖掘或者機器學習實際應用到底是怎麼樣一個過程。

『喂,那幾個說要看大數據上機器學習應用的,對,就是說你們!彆着急好麼,我們之後拉點大一點實際數據用liblinear或者spark,MLlib跑給你們看,行不行?咱們先拿個實例入入門嘛』

好了,我是一個嚴肅的技術研究和分享者,咳咳,不能廢話了,各位同學繼續往下看吧!

2. 背景

2.1 關於Kaggle

我是Kaggle地址,翻我牌子

親,逼格這麼高的地方,你一定聽過對不對?是!這就是那個無數『數據挖掘先驅』們,在回答"槍我有了,哪能找到靶子練練手啊?"時候的答案!

這是一個要數據有數據,要實際應用場景有場景,要一起在數據挖掘領域high得不要不要的小夥伴就有小夥伴的地方啊!!!

艾瑪,逗逼模式開太猛了。恩,不鬧,不鬧,說正事,Kaggle是一個數據分析建模的應用競賽平臺,有點類似KDD-CUP(國際知識發現和數據挖掘競賽),企業或者研究者可以將問題背景、數據、期望指標等發佈到Kaggle上,以競賽的形式向廣大的數據科學家徵集解決方案。而熱愛數(dong)據(shou)挖(zhe)掘(teng)的小夥伴們可以下載/分析數據,使用統計/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知識,建立算法模型,得出結果並提交,排名top的可能會有獎金哦!

之前我也更新了兩篇關於入門和經驗之談的文章,公衆號也開設了專欄。

2.2 關於泰坦尼克號之災

帶大家去該問題頁面溜達一圈吧

下面是問題背景頁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下面是可下載Data的頁面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下面是小夥伴們最愛的forum頁面,你會看到各種神級人物厲(qi)害(pa)的數據處理/建模想法,你會直視『世界真奇妙』。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泰坦尼克號問題之背景

  • 就是那個大家都熟悉的『Jack and Rose』的故事,豪華遊艇倒了,大家都驚恐逃生,可是救生艇的數量有限,無法人人都有,副船長髮話了『lady and kid first!』,所以是否獲救其實並非隨機,而是基於一些背景有rank先後的。

  • 訓練和測試數據是一些乘客的個人信息以及存活狀況,要嘗試根據它生成合適的模型並預測其他人的存活狀況。

  • 對,這是一個二分類問題,是我們之前討論的logistic regression所能處理的範疇。

3.說明

接觸過Kaggle的同學們可能知道這個問題,也可能知道RandomForest和SVM等等算法,甚至還對多個模型做過融合,取得過非常好的結果,那maybe這篇文章並不是針對你的,你可以自行略過。

我們因爲之前只介紹了Logistic Regression這一種分類算法。所以本次的問題解決過程和優化思路,都集中在這種算法上。其餘的方法可能我們之後的文章裏會提到。

說點個人的觀點。不一定正確。

  • 『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法和思路不止一種』
  • 『沒有所謂的機器學習算法優劣,也沒有絕對高性能的機器學習算法,只有在特定的場景、數據和特徵下更合適的機器學習算法。』

4.怎麼做?

手把手教程馬上就來,先來兩條我看到的,覺得很重要的經驗。

  1. 印象中Andrew Ng老師似乎在coursera上說過,應用機器學習,千萬不要一上來就試圖做到完美,先擼一個baseline的model出來,再進行後續的分析步驟,一步步提高,所謂後續步驟可能包括『分析model現在的狀態(欠/過擬合),分析我們使用的feature的作用大小,進行feature selection,以及我們模型下的bad case和產生的原因』等等。

  2. Kaggle上的大神們,也分享過一些experience,說幾條我記得的哈:

  • 『對數據的認識太重要了!』
  • 『數據中的特殊點/離羣點的分析和處理太重要了!』
  • 『特徵工程(feature engineering)太重要了!在很多Kaggle的場景下,甚至比model本身還要重要』
  • 『要做模型融合(model ensemble)啊啊啊!』

更多的經驗分享請加討論羣,具體方式請聯繫作者,或者參見《“ML學分計劃”說明書》

5.初探數據

先看看我們的數據,長什麼樣吧。在Data下我們train.csv和test.csv兩個文件,分別存着官方給的訓練和測試數據。

import pandas as pd #數據分析
import numpy as np #科學計算
from pandas import Series,DataFrame

data_train = pd.read_csv("/Users/Hanxiaoyang/Titanic_data/Train.csv")
data_train

pandas是常用的python數據處理包,把csv文件讀入成dataframe各式,我們在ipython notebook中,看到data_train如下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這就是典型的dataframe格式,如果你沒接觸過這種格式,完全沒有關係,你就把它想象成Excel裏面的列好了。

我們看到,總共有12列,其中Survived字段表示的是該乘客是否獲救,其餘都是乘客的個人信息,包括:

  • PassengerId => 乘客ID
  • Pclass => 乘客等級(1/2/3等艙位)
  • Name => 乘客姓名
  • Sex => 性別
  • Age => 年齡
  • SibSp => 堂兄弟/妹個數
  • Parch => 父母與小孩個數
  • Ticket => 船票信息
  • Fare => 票價
  • Cabin => 客艙
  • Embarked => 登船港口

逐條往下看,要看完這麼多條,眼睛都有一種要瞎的趕腳。好吧,我們讓dataframe自己告訴我們一些信息,如下所示:

data_train.info()

看到了如下的信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上面的數據說啥了?它告訴我們,訓練數據中總共有891名乘客,但是很不幸,我們有些屬性的數據不全,比如說:

  • Age(年齡)屬性只有714名乘客有記錄
  • Cabin(客艙)更是隻有204名乘客是已知的

似乎信息略少啊,想再瞄一眼具體數據數值情況呢?恩,我們用下列的方法,得到數值型數據的一些分佈(因爲有些屬性,比如姓名,是文本型;而另外一些屬性,比如登船港口,是類目型。這些我們用下面的函數是看不到的):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我們從上面看到更進一步的什麼信息呢?

mean字段告訴我們,大概0.383838的人最後獲救了,2/3等艙的人數比1等艙要多,平均乘客年齡大概是29.7歲(計算這個時候會略掉無記錄的)等等…

6.數據初步分析

每個乘客都這麼多屬性,那我們咋知道哪些屬性更有用,而又應該怎麼用它們啊?說實話這會兒我也不知道,但我們記得前面提到過

『對數據的認識太重要了!』

『對數據的認識太重要了!』

『對數據的認識太重要了!』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恩,說完了。僅僅最上面的對數據瞭解,依舊無法給我們提供想法和思路。我們再深入一點來看看我們的數據,看看每個/多個 屬性和最後的Survived之間有着什麼樣的關係呢。

6.1 乘客各屬性分佈

腦容量太有限了…數值看花眼了。我們還是統計統計,畫些圖來看看屬性和結果之間的關係好了,代碼如下: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ig = plt.figure()
fig.set(alpha=0.2)  # 設定圖表顏色alpha參數

plt.subplot2grid((2,3),(0,0))             # 在一張大圖裏分列幾個小圖
data_train.Survived.value_counts().plot(kind='bar')# 柱狀圖 
plt.title(u"獲救情況 (1爲獲救)") # 標題
plt.ylabel(u"人數")  

plt.subplot2grid((2,3),(0,1))
data_train.Pclass.value_counts().plot(kind="bar")
plt.ylabel(u"人數")
plt.title(u"乘客等級分佈")

plt.subplot2grid((2,3),(0,2))
plt.scatter(data_train.Survived, data_train.Age)
plt.ylabel(u"年齡")                         # 設定縱座標名稱
plt.grid(b=True, which='major', axis='y') 
plt.title(u"按年齡看獲救分佈 (1爲獲救)")


plt.subplot2grid((2,3),(1,0), colspan=2)
data_train.Age[data_train.Pclass == 1].plot(kind='kde')   
data_train.Age[data_train.Pclass == 2].plot(kind='kde')
data_train.Age[data_train.Pclass == 3].plot(kind='kde')
plt.xlabel(u"年齡")# plots an axis lable
plt.ylabel(u"密度") 
plt.title(u"各等級的乘客年齡分佈")
plt.legend((u'頭等艙', u'2等艙',u'3等艙'),loc='best') # sets our legend for our graph.


plt.subplot2grid((2,3),(1,2))
data_train.Embarked.value_counts().plot(kind='bar')
plt.title(u"各登船口岸上船人數")
plt.ylabel(u"人數")  
plt.show()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bingo,圖還是比數字好看多了。所以我們在圖上可以看出來,被救的人300多點,不到半數;3等艙乘客灰常多;遇難和獲救的人年齡似乎跨度都很廣;3個不同的艙年齡總體趨勢似乎也一致,2/3等艙乘客20歲多點的人最多,1等艙40歲左右的最多(→_→似乎符合財富和年齡的分配哈,咳咳,別理我,我瞎扯的);登船港口人數按照S、C、Q遞減,而且S遠多於另外倆港口。

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會有一些想法了:

  • 不同艙位/乘客等級可能和財富/地位有關係,最後獲救概率可能會不一樣
  • 年齡對獲救概率也一定是有影響的,畢竟前面說了,副船長還說『小孩和女士先走』呢
  • 和登船港口是不是有關係呢?也許登船港口不同,人的出身地位不同?

口說無憑,空想無益。老老實實再來統計統計,看看這些屬性值的統計分佈吧。

6.2 屬性與獲救結果的關聯統計

#看看各乘客等級的獲救情況
fig = plt.figure()
fig.set(alpha=0.2)  # 設定圖表顏色alpha參數

Survived_0 = data_train.Pclass[data_train.Survived == 0].value_counts()
Survived_1 = data_train.Pclass[data_train.Survived == 1].value_counts()
df=pd.DataFrame({u'獲救':Survived_1, u'未獲救':Survived_0})
df.plot(kind='bar', stacked=True)
plt.title(u"各乘客等級的獲救情況")
plt.xlabel(u"乘客等級") 
plt.ylabel(u"人數") 
plt.show()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嘖嘖,果然,錢和地位對艙位有影響,進而對獲救的可能性也有影響啊←_←

咳咳,跑題了,我想說的是,明顯等級爲1的乘客,獲救的概率高很多。恩,這個一定是影響最後獲救結果的一個特徵。

#看看各性別的獲救情況
fig = plt.figure()
fig.set(alpha=0.2)  # 設定圖表顏色alpha參數

Survived_m = data_train.Survived[data_train.Sex == 'male'].value_counts()
Survived_f = data_train.Survived[data_train.Sex == 'female'].value_counts()
df=pd.DataFrame({u'男性':Survived_m, u'女性':Survived_f})
df.plot(kind='bar', stacked=True)
plt.title(u"按性別看獲救情況")
plt.xlabel(u"性別") 
plt.ylabel(u"人數")
plt.show()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歪果盆友果然很尊重lady,lady first踐行得不錯。性別無疑也要作爲重要特徵加入最後的模型之中。

再來個詳細版的好了。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各種艙級別情況下各性別的獲救情況
fig=plt.figure()
fig.set(alpha=0.65) # 設置圖像透明度,無所謂
plt.title(u"根據艙等級和性別的獲救情況")

ax1=fig.add_subplot(141)
data_train.Survived[data_train.Sex == 'female'][data_train.Pclass != 3].value_counts().plot(kind='bar', label="female highclass", color='#FA2479')
ax1.set_xticklabels([u"獲救", u"未獲救"], rotation=0)
ax1.legend([u"女性/高級艙"], loc='best')

ax2=fig.add_subplot(142, sharey=ax1)
data_train.Survived[data_train.Sex == 'female'][data_train.Pclass == 3].value_counts().plot(kind='bar', label='female, low class', color='pink')
ax2.set_xticklabels([u"未獲救", u"獲救"], rotation=0)
plt.legend([u"女性/低級艙"], loc='best')

ax3=fig.add_subplot(143, sharey=ax1)
data_train.Survived[data_train.Sex == 'male'][data_train.Pclass != 3].value_counts().plot(kind='bar', label='male, high class',color='lightblue')
ax3.set_xticklabels([u"未獲救", u"獲救"], rotation=0)
plt.legend([u"男性/高級艙"], loc='best')

ax4=fig.add_subplot(144, sharey=ax1)
data_train.Survived[data_train.Sex == 'male'][data_train.Pclass == 3].value_counts().plot(kind='bar', label='male low class', color='steelblue')
ax4.set_xticklabels([u"未獲救", u"獲救"], rotation=0)
plt.legend([u"男性/低級艙"], loc='best')
plt.show()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恩,堅定了之前的判斷。

我們看看各登船港口的獲救情況。

fig = plt.figure()
fig.set(alpha=0.2)  # 設定圖表顏色alpha參數

Survived_0 = data_train.Embarked[data_train.Survived == 0].value_counts()
Survived_1 = data_train.Embarked[data_train.Survived == 1].value_counts()
df=pd.DataFrame({u'獲救':Survived_1, u'未獲救':Survived_0})
df.plot(kind='bar', stacked=True)
plt.title(u"各登錄港口乘客的獲救情況")
plt.xlabel(u"登錄港口") 
plt.ylabel(u"人數") 

plt.show()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下面我們來看看 堂兄弟/妹,孩子/父母有幾人,對是否獲救的影響。


g = data_train.groupby(['SibSp','Survived'])
df = pd.DataFrame(g.count()['PassengerId'])
print df

g = data_train.groupby(['SibSp','Survived'])
df = pd.DataFrame(g.count()['PassengerId'])
print df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好吧,沒看出特別特別明顯的規律(爲自己的智商感到捉急…),先作爲備選特徵,放一放。

#ticket是船票編號,應該是unique的,和最後的結果沒有太大的關係,先不納入考慮的特徵範疇把
#cabin只有204個乘客有值,我們先看看它的一個分佈

data_train.Cabin.value_counts()

部分結果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這三三兩兩的…如此不集中…我們猜一下,也許,前面的ABCDE是指的甲板位置、然後編號是房間號?…好吧,我瞎說的,別當真…

關鍵是Cabin這鬼屬性,應該算作類目型的,本來缺失值就多,還如此不集中,註定是個棘手貨…第一感覺,這玩意兒如果直接按照類目特徵處理的話,太散了,估計每個因子化後的特徵都拿不到什麼權重。加上有那麼多缺失值,要不我們先把Cabin缺失與否作爲條件(雖然這部分信息缺失可能並非未登記,maybe只是丟失了而已,所以這樣做未必妥當),先在有無Cabin信息這個粗粒度上看看Survived的情況好了。


fig = plt.figure()
fig.set(alpha=0.2)  # 設定圖表顏色alpha參數

Survived_cabin = data_train.Survived[pd.notnull(data_train.Cabin)].value_counts()
Survived_nocabin = data_train.Survived[pd.isnull(data_train.Cabin)].value_counts()
df=pd.DataFrame({u'有':Survived_cabin, u'無':Survived_nocabin}).transpose()
df.plot(kind='bar', stacked=True)
plt.title(u"按Cabin有無看獲救情況")
plt.xlabel(u"Cabin有無") 
plt.ylabel(u"人數")
plt.show()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咳咳,有Cabin記錄的似乎獲救概率稍高一些,先這麼着放一放吧。

7.簡單數據預處理

大體數據的情況看了一遍,對感興趣的屬性也有個大概的瞭解了。
下一步幹啥?咱們該處理處理這些數據,爲機器學習建模做點準備了。

對了,我這裏說的數據預處理,其實就包括了很多Kaggler津津樂道的feature engineering過程,灰常灰常有必要!

『特徵工程(feature engineering)太重要了!』

『特徵工程(feature engineering)太重要了!』

『特徵工程(feature engineering)太重要了!』

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先從最突出的數據屬性開始吧,對,Cabin和Age,有丟失數據實在是對下一步工作影響太大。

先說Cabin,暫時我們就按照剛纔說的,按Cabin有無數據,將這個屬性處理成Yes和No兩種類型吧。

再說Age:

通常遇到缺值的情況,我們會有幾種常見的處理方式

  • 如果缺值的樣本佔總數比例極高,我們可能就直接捨棄了,作爲特徵加入的話,可能反倒帶入noise,影響最後的結果了

  • 如果缺值的樣本適中,而該屬性非連續值特徵屬性(比如說類目屬性),那就把NaN作-爲一個新類別,加到類別特徵中

  • 如果缺值的樣本適中,而該屬性爲連續值特徵屬性,有時候我們會考慮給定一個step(比如這裏的age,我們可以考慮每隔2/3歲爲一個步長),然後把它離散化,之後把NaN作爲一個type加到屬性類目中。

  • 有些情況下,缺失的值個數並不是特別多,那我們也可以試着根據已有的值,擬合一- 下數據,補充上。

本例中,後兩種處理方式應該都是可行的,我們先試試擬合補全吧(雖然說沒有特別多的背景可供我們擬合,這不一定是一個多麼好的選擇)

我們這裏用scikit-learn中的RandomForest來擬合一下缺失的年齡數據(注:RandomForest是一個用在原始數據中做不同採樣,建立多顆DecisionTree,再進行average等等來降低過擬合現象,提高結果的機器學習算法,我們之後會介紹到)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Regressor
 
### 使用 RandomForestClassifier 填補缺失的年齡屬性
def set_missing_ages(df):
    
    # 把已有的數值型特徵取出來丟進Random Forest Regressor中
    age_df = df[['Age','Fare', 'Parch', 'SibSp', 'Pclass']]

    # 乘客分成已知年齡和未知年齡兩部分
    known_age = age_df[age_df.Age.notnull()].as_matrix()
    unknown_age = age_df[age_df.Age.isnull()].as_matrix()

    # y即目標年齡
    y = known_age[:, 0]

    # X即特徵屬性值
    X = known_age[:, 1:]

    # fit到RandomForestRegressor之中
    rfr = RandomForestRegressor(random_state=0, n_estimators=2000, n_jobs=-1)
    rfr.fit(X, y)
    
    # 用得到的模型進行未知年齡結果預測
    predictedAges = rfr.predict(unknown_age[:, 1::])
    
    # 用得到的預測結果填補原缺失數據
    df.loc[ (df.Age.isnull()), 'Age' ] = predictedAges 
    
    return df, rfr

def set_Cabin_type(df):
    df.loc[ (df.Cabin.notnull()), 'Cabin' ] = "Yes"
    df.loc[ (df.Cabin.isnull()), 'Cabin' ] = "No"
    return df

data_train, rfr = set_missing_ages(data_train)
data_train = set_Cabin_type(data_train)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恩。目的達到,OK了。

因爲邏輯迴歸建模時,需要輸入的特徵都是數值型特徵,我們通常會先對類目型的特徵因子化。
什麼叫做因子化呢?舉個例子:

以Cabin爲例,原本一個屬性維度,因爲其取值可以是[‘yes’,‘no’],而將其平展開爲’Cabin_yes’,'Cabin_no’兩個屬性

  • 原本Cabin取值爲yes的,在此處的"Cabin_yes"下取值爲1,在"Cabin_no"下取值爲0
  • 原本Cabin取值爲no的,在此處的"Cabin_yes"下取值爲0,在"Cabin_no"下取值爲1

我們使用pandas的"get_dummies"來完成這個工作,並拼接在原來的"data_train"之上,如下所示。


dummies_Cabin = pd.get_dummies(data_train['Cabin'], prefix= 'Cabin')

dummies_Embarked = pd.get_dummies(data_train['Embarked'], prefix= 'Embarked')

dummies_Sex = pd.get_dummies(data_train['Sex'], prefix= 'Sex')

dummies_Pclass = pd.get_dummies(data_train['Pclass'], prefix= 'Pclass')

df = pd.concat([data_train, dummies_Cabin, dummies_Embarked, dummies_Sex, dummies_Pclass], axis=1)
df.drop(['Pclass', 'Name', 'Sex', 'Ticket', 'Cabin', 'Embarked'], axis=1, inplace=True)
df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bingo,我們很成功地把這些類目屬性全都轉成0,1的數值屬性了。

這樣,看起來,是不是我們需要的屬性值都有了,且它們都是數值型屬性呢。

有一種臨近結果的寵寵欲動感吧,莫急莫急,我們還得做一些處理,仔細看看Age和Fare兩個屬性,乘客的數值幅度變化,也忒大了吧!!如果大家瞭解邏輯迴歸與梯度下降的話,會知道,各屬性值之間scale差距太大,將對收斂速度造成幾萬點傷害值!甚至不收斂! (╬▔皿▔)…所以我們先用scikit-learn裏面的preprocessing模塊對這倆貨做一個scaling,所謂scaling,其實就是將一些變化幅度較大的特徵化到[-1,1]之內。

import sklearn.preprocessing as preprocessing
scaler = preprocessing.StandardScaler()
age_scale_param = scaler.fit(df['Age'])
df['Age_scaled'] = scaler.fit_transform(df['Age'], age_scale_param)
fare_scale_param = scaler.fit(df['Fare'])
df['Fare_scaled'] = scaler.fit_transform(df['Fare'], fare_scale_param)
df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恩,好看多了,萬事俱備,只欠建模。馬上就要看到成效了,哈哈。我們把需要的屬性值抽出來,轉成scikit-learn裏面LogisticRegression可以處理的格式。

8.邏輯迴歸建模

我們把需要的feature字段取出來,轉成numpy格式,使用scikit-learn中的LogisticRegression建模。

from sklearn import linear_model

# 用正則取出我們要的屬性值
train_df = df.filter(regex='Survived|Age_.*|SibSp|Parch|Fare_.*|Cabin_.*|Embarked_.*|Sex_.*|Pclass_.*')
train_np = train_df.as_matrix()

# y即Survival結果
y = train_np[:, 0]

# X即特徵屬性值
X = train_np[:, 1:]

# fit到RandomForestRegressor之中
clf = linear_model.LogisticRegression(C=1.0, penalty='l1', tol=1e-6)
clf.fit(X, y)
    
clf

good,很順利,我們得到了一個model,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先淡定!淡定!你以爲把test.csv直接丟進model裏就能拿到結果啊…騷年,圖樣圖森破啊!我們的"test_data"也要做和"train_data"一樣的預處理啊!!


data_test = pd.read_csv("/Users/Hanxiaoyang/Titanic_data/test.csv")
data_test.loc[ (data_test.Fare.isnull()), 'Fare' ] = 0
# 接着我們對test_data做和train_data中一致的特徵變換
# 首先用同樣的RandomForestRegressor模型填上丟失的年齡
tmp_df = data_test[['Age','Fare', 'Parch', 'SibSp', 'Pclass']]
null_age = tmp_df[data_test.Age.isnull()].as_matrix()
# 根據特徵屬性X預測年齡並補上
X = null_age[:, 1:]
predictedAges = rfr.predict(X)
data_test.loc[ (data_test.Age.isnull()), 'Age' ] = predictedAges

data_test = set_Cabin_type(data_test)
dummies_Cabin = pd.get_dummies(data_test['Cabin'], prefix= 'Cabin')
dummies_Embarked = pd.get_dummies(data_test['Embarked'], prefix= 'Embarked')
dummies_Sex = pd.get_dummies(data_test['Sex'], prefix= 'Sex')
dummies_Pclass = pd.get_dummies(data_test['Pclass'], prefix= 'Pclass')


df_test = pd.concat([data_test, dummies_Cabin, dummies_Embarked, dummies_Sex, dummies_Pclass], axis=1)
df_test.drop(['Pclass', 'Name', 'Sex', 'Ticket', 'Cabin', 'Embarked'], axis=1, inplace=True)
df_test['Age_scaled'] = scaler.fit_transform(df_test['Age'], age_scale_param)
df_test['Fare_scaled'] = scaler.fit_transform(df_test['Fare'], fare_scale_param)
df_test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不錯不錯,數據很OK,差最後一步了。

下面就做預測取結果吧!!

test = df_test.filter(regex='Age_.*|SibSp|Parch|Fare_.*|Cabin_.*|Embarked_.*|Sex_.*|Pclass_.*')
predictions = clf.predict(test)
result = pd.DataFrame({'PassengerId':data_test['PassengerId'].as_matrix(), 'Survived':predictions.astype(np.int32)})
result.to_csv("/Users/Hanxiaoyang/Titanic_data/logistic_regression_predictions.csv", index=False)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嘖嘖,挺好,格式正確,去make a submission啦啦啦!

在Kaggle的Make a submission頁面,提交上結果。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0.76555,恩,結果還不錯。畢竟,這只是我們簡單分析處理過後出的一個baseline模型嘛。

9.邏輯迴歸系統優化

9.1 模型係數關聯分析

親,你以爲結果提交上了,就完事了?

我不會告訴你,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啊(淚牛滿面)!!!這纔剛擼完baseline model啊!!!還得優化啊!!!

看過Andrew Ng老師的machine Learning課程的同學們,知道,我們應該分析分析模型現在的狀態了,是過/欠擬合?,以確定我們需要更多的特徵還是更多數據,或者其他操作。我們有一條很著名的learning curves對吧。

不過在現在的場景下,先不着急做這個事情,我們這個baseline系統還有些粗糙,先再挖掘挖掘。

  • 首先,Name和Ticket兩個屬性被我們完整捨棄了(好吧,其實是因爲這倆屬性,幾乎每一條記錄都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值,我們並沒有找到很直接的處理方式)。

  • 然後,我們想想,年齡的擬合本身也未必是一件非常靠譜的事情,我們依據其餘屬性,其實並不能很好地擬合預測出未知的年齡。再一個,以我們的日常經驗,小盆友和老人可能得到的照顧會多一些,這樣看的話,年齡作爲一個連續值,給一個固定的係數,應該和年齡是一個正相關或者負相關,似乎體現不出兩頭受照顧的實際情況,所以,說不定我們把年齡離散化,按區段分作類別屬性會更合適一些。

上面只是我瞎想的,who knows是不是這麼回事呢,老老實實先把得到的model係數和feature關聯起來看看。

pd.DataFrame({"columns":list(train_df.columns)[1:], "coef":list(clf.coef_.T)})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首先,大家回去前兩篇文章裏瞄一眼公式就知道,這些係數爲正的特徵,和最後結果是一個正相關,反之爲負相關。

我們先看看那些權重絕對值非常大的feature,在我們的模型上:

  • Sex屬性,如果是female會極大提高最後獲救的概率,而male會很大程度拉低這個概率。
  • Pclass屬性,1等艙乘客最後獲救的概率會上升,而乘客等級爲3會極大地拉低這個概率。
  • 有Cabin值會很大程度拉昇最後獲救概率 (這裏似乎能看到了一點端倪,事實上從最上面的有無Cabin記錄的Survived分佈圖上看出,即使有Cabin記錄的乘客也有一部分遇難了,估計這個屬性上我們挖掘還不夠)
  • Age是一個負相關,意味着在我們的模型裏,年齡越小,越有獲救的優先權 (還得回原數據看看這個是否合理)
  • 有一個登船港口S會很大程度拉低獲救的概率,另外倆港口壓根就沒啥作用 (這個實際上非常奇怪,因爲我們從之前的統計圖上並沒有看到S港口的獲救率非常低,所以也許可以考慮把登船港口這個feature去掉試試)
  • 船票Fare有小幅度的正相關 (並不意味着這個feature作用不大,有可能是我們細化的程度還不夠,舉個例子,說不定我們得對它離散化,再分至各個乘客等級上?)

噢啦,觀察完了,我們現在有一些想法了,但是怎麼樣才知道,哪些優化的方法是promising的呢?

因爲test.csv裏面並沒有Survived這個字段(好吧,這是廢話,這明明就是我們要預測的結果),我們無法在這份數據上評定我們算法在該場景下的效果…

而『每做一次調整就make a submission,然後根據結果來判定這次調整的好壞』其實是行不通的…

9.2 交叉驗證

重點又來了:

『要做交叉驗證(cross validation)!』

『要做交叉驗證(cross validation)!』

『要做交叉驗證(cross validation)!』

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們通常情況下,這麼做cross validation:把train.csv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於訓練我們需要的模型,另外一部分數據上看我們預測算法的效果。

我們用scikit-learn的cross_validation來幫我們完成小數據集上的這個工作。

先簡單看看cross validation情況下的打分

from sklearn import cross_validation

 #簡單看看打分情況
clf = linear_model.LogisticRegression(C=1.0, penalty='l1', tol=1e-6)
all_data = df.filter(regex='Survived|Age_.*|SibSp|Parch|Fare_.*|Cabin_.*|Embarked_.*|Sex_.*|Pclass_.*')
X = all_data.as_matrix()[:,1:]
y = all_data.as_matrix()[:,0]
print cross_validation.cross_val_score(clf, X, y, cv=5)

結果是下面醬紫的:
[0.81564246 0.81005587 0.78651685 0.78651685 0.81355932]

似乎比Kaggle上的結果略高哈,畢竟用的是不是同一份數據集評估的。

等等,既然我們要做交叉驗證,那我們乾脆先把交叉驗證裏面的bad case拿出來看看,看看人眼審覈,是否能發現什麼蛛絲馬跡,是我們忽略了哪些信息,使得這些乘客被判定錯了。再把bad case上得到的想法和前頭係數分析的合在一起,然後逐個試試。

下面我們做數據分割,並且在原始數據集上瞄一眼bad case:

# 分割數據,按照 訓練數據:cv數據 = 7:3的比例
split_train, split_cv = cross_validation.train_test_split(df, test_size=0.3, random_state=0)
train_df = split_train.filter(regex='Survived|Age_.*|SibSp|Parch|Fare_.*|Cabin_.*|Embarked_.*|Sex_.*|Pclass_.*')
# 生成模型
clf = linear_model.LogisticRegression(C=1.0, penalty='l1', tol=1e-6)
clf.fit(train_df.as_matrix()[:,1:], train_df.as_matrix()[:,0])

# 對cross validation數據進行預測

cv_df = split_cv.filter(regex='Survived|Age_.*|SibSp|Parch|Fare_.*|Cabin_.*|Embarked_.*|Sex_.*|Pclass_.*')
predictions = clf.predict(cv_df.as_matrix()[:,1:])

origin_data_train = pd.read_csv("/Users/HanXiaoyang/Titanic_data/Train.csv")
bad_cases = origin_data_train.loc[origin_data_train['PassengerId'].isin(split_cv[predictions != cv_df.as_matrix()[:,0]]['PassengerId'].values)]
bad_cases

我們判定錯誤的 bad case 中部分數據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大家可以自己跑一遍試試,拿到bad cases之後,仔細看看。也會有一些猜測和想法。其中會有一部分可能會印證在係數分析部分的猜測,那這些優化的想法優先級可以放高一些。

現在有了"train_df" 和 “vc_df” 兩個數據部分,前者用於訓練model,後者用於評定和選擇模型。可以開始可勁折騰了。

我們隨便列一些可能可以做的優化操作:

  • Age屬性不使用現在的擬合方式,而是根據名稱中的『Mr』『Mrs』『Miss』等的平均值進行填充。
  • Age不做成一個連續值屬性,而是使用一個步長進行離散化,變成離散的類目feature。
  • Cabin再細化一些,對於有記錄的Cabin屬性,我們將其分爲前面的字母部分(我猜是位置和船層之類的信息) 和 後面的數字部分(應該是房間號,有意思的事情是,如果你仔細看看原始數據,你會發現,這個值大的情況下,似乎獲救的可能性高一些)。
  • Pclass和Sex倆太重要了,我們試着用它們去組出一個組合屬性來試試,這也是另外一種程度的細化。
  • 單加一個Child字段,Age<=12的,設爲1,其餘爲0(你去看看數據,確實小盆友優先程度很高啊)
  • 如果名字裏面有『Mrs』,而Parch>1的,我們猜測她可能是一個母親,應該獲救的概率也會提高,因此可以多加一個Mother字段,此種情況下設爲1,其餘情況下設爲0
  • 登船港口可以考慮先去掉試試(Q和C本來就沒權重,S有點詭異)
  • 把堂兄弟/兄妹 和 Parch 還有自己 個數加在一起組一個Family_size字段(考慮到大家族可能對最後的結果有影響)
  • Name是一個我們一直沒有觸碰的屬性,我們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處理,比如說男性中帶某些字眼的(‘Capt’, ‘Don’, ‘Major’, ‘Sir’)可以統一到一個Title,女性也一樣。

大家接着往下挖掘,可能還可以想到更多可以細挖的部分。我這裏先列這些了,然後我們可以使用手頭上的"train_df"和"cv_df"開始試驗這些feature engineering的tricks是否有效了。

試驗的過程比較漫長,也需要有耐心,而且我們經常會面臨很尷尬的狀況,就是我們靈光一閃,想到一個feature,然後堅信它一定有效,結果試驗下來,效果還不如試驗之前的結果。恩,需要堅持和耐心,以及不斷的挖掘。

我最好的結果是在『Survived~C(Pclass)+C(Title)+C(Sex)+C(Age_bucket)+C(Cabin_num_bucket)Mother+Fare+Family_Size』下取得的,結果如下(抱歉,博主君commit的時候手抖把頁面關了,於是沒截着圖,下面這張圖是在我得到最高分之後,用這次的結果重新make commission的,截了個圖,得分是0.79426,不是目前我的最高分哈,因此排名木有變…):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9.3 learning curves

有一個很可能發生的問題是,我們不斷地做feature engineering,產生的特徵越來越多,用這些特徵去訓練模型,會對我們的訓練集擬合得越來越好,同時也可能在逐步喪失泛化能力,從而在待預測的數據上,表現不佳,也就是發生過擬合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上說,如果模型在待預測的數據上表現不佳,除掉上面說的過擬合問題,也有可能是欠擬合問題,也就是說在訓練集上,其實擬合的也不是那麼好。

額,這個欠擬合和過擬合怎麼解釋呢。這麼說吧:

  • 過擬合就像是你班那個學數學比較刻板的同學,老師講過的題目,一字不漏全記下來了,於是老師再出一樣的題目,分分鐘精確出結果。but數學考試,因爲總是碰到新題目,所以成績不咋地。
  • 欠擬合就像是,咳咳,和博主level差不多的差生。連老師講的練習題也記不住,於是連老師出一樣題目複習的周測都做不好,考試更是可想而知了。

而在機器學習的問題上,對於過擬合欠擬合兩種情形。我們優化的方式是不同的。

對過擬合而言,通常以下策略對結果優化是有用的:

  • 做一下feature selection,挑出較好的feature的subset來做training
  • 提供更多的數據,從而彌補原始數據的bias問題,學習到的model也會更準確

而對於欠擬合而言,我們通常需要更多的feature,更復雜的模型來提高準確度。

著名的learning curve可以幫我們判定我們的模型現在所處的狀態。我們以樣本數爲橫座標,訓練和交叉驗證集上的錯誤率作爲縱座標,兩種狀態分別如下兩張圖所示:過擬合(overfitting/high variace),欠擬合(underfitting/high bias)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我們也可以把錯誤率替換成準確率(得分),得到另一種形式的learning curve(sklearn 裏面是這麼做的)。

回到我們的問題,我們用scikit-learn裏面的learning_curve來幫我們分辨我們模型的狀態。舉個例子,這裏我們一起畫一下我們最先得到的baseline model的learning curve。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learning_curve import learning_curve

# 用sklearn的learning_curve得到training_score和cv_score,使用matplotlib畫出learning curve
def plot_learning_curve(estimator, title, X, y, ylim=None, cv=None, n_jobs=1, 
                        train_sizes=np.linspace(.05, 1., 20), verbose=0, plot=True):
    """
    畫出data在某模型上的learning curve.
    參數解釋
    ----------
    estimator : 你用的分類器。
    title : 表格的標題。
    X : 輸入的feature,numpy類型
    y : 輸入的target vector
    ylim : tuple格式的(ymin, ymax), 設定圖像中縱座標的最低點和最高點
    cv : 做cross-validation的時候,數據分成的份數,其中一份作爲cv集,其餘n-1份作爲training(默認爲3份)
    n_jobs : 並行的的任務數(默認1)
    """
    train_sizes, train_scores, test_scores = learning_curve(
        estimator, X, y, cv=cv, n_jobs=n_jobs, train_sizes=train_sizes, verbose=verbose)
    
    train_scores_mean = np.mean(train_scores, axis=1)
    train_scores_std = np.std(train_scores, axis=1)
    test_scores_mean = np.mean(test_scores, axis=1)
    test_scores_std = np.std(test_scores, axis=1)
    
    if plot:
        plt.figure()
        plt.title(title)
        if ylim is not None:
            plt.ylim(*ylim)
        plt.xlabel(u"訓練樣本數")
        plt.ylabel(u"得分")
        plt.gca().invert_yaxis()
        plt.grid()
    
        plt.fill_between(train_sizes, train_scores_mean - train_scores_std, train_scores_mean + train_scores_std, 
                         alpha=0.1, color="b")
        plt.fill_between(train_sizes, test_scores_mean - test_scores_std, test_scores_mean + test_scores_std, 
                         alpha=0.1, color="r")
        plt.plot(train_sizes, train_scores_mean, 'o-', color="b", label=u"訓練集上得分")
        plt.plot(train_sizes, test_scores_mean, 'o-', color="r", label=u"交叉驗證集上得分")
    
        plt.legend(loc="best")
        
        plt.draw()
        plt.show()
        plt.gca().invert_yaxis()
    
    midpoint = ((train_scores_mean[-1] + train_scores_std[-1]) + (test_scores_mean[-1] - test_scores_std[-1])) / 2
    diff = (train_scores_mean[-1] + train_scores_std[-1]) - (test_scores_mean[-1] - test_scores_std[-1])
    return midpoint, diff

plot_learning_curve(clf, u"學習曲線", X, y)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實際數據上看,我們得到的learning curve沒有理論推導的那麼光滑哈,但是可以大致看出來,訓練集和交叉驗證集上的得分曲線走勢還是符合預期的。

目前的曲線看來,我們的model並不處於overfitting的狀態(overfitting的表現一般是訓練集上得分高,而交叉驗證集上要低很多,中間的gap比較大)。因此我們可以再做些feature engineering的工作,添加一些新產出的特徵或者組合特徵到模型中。

10.模型融合(model ensemble)

好了,終於到這一步了,我們要祭出機器學習/數據挖掘上通常最後會用到的大殺器了。恩,模型融合。

『強迫症患者』打算繼續喊喊口號…

『模型融合(model ensemble)很重要!』
『模型融合(model ensemble)很重要!』
『模型融合(model ensemble)很重要!』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恩,噢啦。

先解釋解釋,一會兒再回到我們的問題上哈。

啥叫模型融合呢,我們還是舉幾個例子直觀理解一下好了。

大家都看過知識問答的綜藝節目中,求助現場觀衆時候,讓觀衆投票,最高的答案作爲自己的答案的形式吧,每個人都有一個判定結果,最後我們相信答案在大多數人手裏。

再通俗一點舉個例子。你和你班某數學大神關係好,每次作業都『模仿』他的,於是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做對了,你也對了。突然某一天大神腦子犯糊塗,手一抖,寫錯了一個數,於是…恩,你也只能跟着錯了。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個場景,你和你班5個數學大神關係都很好,每次都把他們作業拿過來,對比一下,再『自己做』,那你想想,如果哪天某大神犯糊塗了,寫錯了,but另外四個寫對了啊,那你肯定相信另外4人的是正確答案吧?

最簡單的模型融合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比如分類問題,當我們手頭上有一堆在同一份數據集上訓練得到的分類器(比如logistic regression,SVM,KNN,random forest,神經網絡),那我們讓他們都分別去做判定,然後對結果做投票統計,取票數最多的結果爲最後結果。

bingo,問題就這麼完美的解決了。

模型融合可以比較好地緩解,訓練過程中產生的過擬合問題,從而對於結果的準確度提升有一定的幫助。

話說回來,回到我們現在的問題。你看,我們現在只講了logistic regression,如果我們還想用這個融合思想去提高我們的結果,我們該怎麼做呢?

既然這個時候模型沒得選,那咱們就在數據上動動手腳咯。大家想想,如果模型出現過擬合現在,一定是在我們的訓練上出現擬合過度造成的對吧。

那我們乾脆就不要用全部的訓練集,每次取訓練集的一個subset,做訓練,這樣,我們雖然用的是同一個機器學習算法,但是得到的模型卻是不一樣的;同時,因爲我們沒有任何一份子數據集是全的,因此即使出現過擬合,也是在子訓練集上出現過擬合,而不是全體數據上,這樣做一個融合,可能對最後的結果有一定的幫助。對,這就是常用的Bagging。

我們用scikit-learn裏面的Bagging來完成上面的思路,過程非常簡單。代碼如下: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BaggingRegressor

train_df = df.filter(regex='Survived|Age_.*|SibSp|Parch|Fare_.*|Cabin_.*|Embarked_.*|Sex_.*|Pclass.*|Mother|Child|Family|Title')
train_np = train_df.as_matrix()

# y即Survival結果
y = train_np[:, 0]

# X即特徵屬性值
X = train_np[:, 1:]

# fit到BaggingRegressor之中
clf = linear_model.LogisticRegression(C=1.0, penalty='l1', tol=1e-6)
bagging_clf = BaggingRegressor(clf, n_estimators=20, max_samples=0.8, max_features=1.0, bootstrap=True, bootstrap_features=False, n_jobs=-1)
bagging_clf.fit(X, y)

test = df_test.filter(regex='Age_.*|SibSp|Parch|Fare_.*|Cabin_.*|Embarked_.*|Sex_.*|Pclass.*|Mother|Child|Family|Title')
predictions = bagging_clf.predict(test)
result = pd.DataFrame({'PassengerId':data_test['PassengerId'].as_matrix(), 'Survived':predictions.astype(np.int32)})
result.to_csv("/Users/HanXiaoyang/Titanic_data/logistic_regression_bagging_predictions.csv", index=False)

然後你再Make a submission,恩,發現對結果還是有幫助的。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1.總結

文章稍微有點長,非常感謝各位耐心看到這裏。
總結的部分,我就簡短寫幾段,出現的話,很多在文中有對應的場景,大家有興趣再回頭看看。

對於任何的機器學習問題,不要一上來就追求盡善盡美,先用自己會的算法擼一個baseline的model出來,再進行後續的分析步驟,一步步提高。

在問題的結果過程中:

  • 『對數據的認識太重要了!』
  • 『數據中的特殊點/離羣點的分析和處理太重要了!』
  • 『特徵工程(feature engineering)太重要了!』
  • 『模型融合(model ensemble)太重要了!』

本文中用機器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大概如下圖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2. 傳送門

關於數據和代碼

公衆號後臺回覆“Kaggle01”獲取本文中的數據和代碼,歡迎大家下載和自己嘗試。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微信掃一掃關注「邁微電子研發社」公衆號

知識星球:社羣旨在分享AI算法崗的秋招/春招準備攻略(含刷題)、面經和內推機會、學習路線、知識題庫等。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掃碼加入「邁微電子研發社」學習輔導羣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