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门》、《卡门组曲》、《卡门序曲》、《卡门幻想曲》有什么区别和关联?



《卡门》(Carmen)

小说《卡门》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Prosper Mérimée,1803—1870)创作的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845年。《卡门》(一名《嘉尔曼》)是梅里美的代表作,很多戏剧作品由此改编,包括比才著名的歌剧《卡门》。


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由法国的亨利·梅拉克吕多维克·阿莱维作词。它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但是在比才死后才获得成功。该剧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她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她而被捕入狱,出狱后又加入了她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然而后来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人们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匕首下。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 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歌剧《卡门》共分为四幕。第一幕中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也十分有名,选自第二幕中 唐·豪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活力的主旋律。第二幕中著名的 《斗牛士之歌》,节奏有力、声音雄壮的凯旋进行曲,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的间奏曲是一段轻柔、优美的旋律,长笛与竖琴交相辉映,饱含脉脉的温情。第四幕的结尾,正象柴科夫斯基所说的那样: “当我看这最后一场时,总是不能止住泪水,一方面是观众看见斗牛士时的狂呼,另一方面却是两个主人公最终死亡的可怕悲剧结尾,这两个人不幸的命运使他们历尽辛酸之后还是走向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歌剧《卡门》的前奏曲堪称所有音乐作品中最家喻户晓的,也是最精彩的歌剧前奏曲之一。剧中的音乐热情、狂野,令人着魔,其中《哈巴奈舞曲》、《塞吉迪亚舞曲》、《阿拉贡舞曲》、《吉普赛之歌》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旋律,高潮迭起,撼人心魄。


《卡门组曲》

组曲是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章,在统一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而成的器乐套曲。其中,集锦式组曲是由配剧音乐、舞剧、歌剧、电影音乐或配乐朗通等音乐中选出若干乐曲辑成。卡门组曲即是这类集锦式组曲,分为第一组曲和第二组曲。


卡门第一组曲

  • 曲目01《前奏曲-斗牛士进行曲》幕启,浓郁的西班牙风格
  • 曲目02《阿拉贡舞曲》气魄宏大的开场
  • 曲目03《间奏曲》美丽的西班牙田园风光
  • 曲目04《赛吉利亚舞曲》 幽默欢快的柔板
  • 曲目05《阿而卡拉龙骑兵》威风凛凛
  • 曲目06《斗牛士进行曲》 场面宏大,欢快,气氛被推向顶点

卡门第二组曲

  • 曲目07《走私贩进行曲》 滑稽的,小偷小摸的味道
  • 曲目08《街头少年合唱:哈巴涅拉》纯音乐,没有唱部
  • 曲目09《夜曲》 西班牙的夜晚
  • 曲目10《斗牛士之歌》听听斗牛士的心事《斗牛士进行曲》再现
  • 曲目11《在山中》山中的号角和舞蹈
  • 曲目12《波西米亚舞曲》《卡门》 一剧在紧凑的音乐声中落下帷幕


《卡门序曲》

序曲是指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亦称“开场音乐”,由管弦乐队演奏,其使命在于综合地叙述全剧发展的重要关键场面,奏出剧中代表主角发旋律,它仿佛是剧情的缩影。

《卡门序曲》是一首管弦乐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一般的歌剧序曲都是用交响方式缩写或提示歌剧内容,这首序曲结构简单,仅仅描写了欢乐气氛和剧中次要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

开始呈示的快板主题选自歌剧第四幕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表现了斗牛士英武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由于它带有进行曲特点,故又称《斗牛士进行曲》。它是埃斯卡米罗所歌唱的咏叹调,广为传唱。

接下来乐曲从A大调转为F大调,出现第二幕中《斗牛士之歌》的副歌音调,具有凯旋进行曲特点,坚定有力的节奏和威武雄壮的曲调表现了斗牛士的飒爽英姿。反复时提高八度,使情绪显得更为高昂。

之后再现第一部分主题。

结束部分出现卡门的音乐动机,带有不祥的气氛,在弦乐有力的震音背景下,以大提琴为主的乐器奏曲悲剧性主题,暗示悲剧性的结局,最后在强烈的不和协音响中结束。


《卡门幻想曲》

《卡门》作为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优秀歌剧,其中的音乐十分精彩,有多位优秀的作曲家以这部歌剧中的音乐为素材而谱写过《卡门幻想曲》,其中流行于世最著名的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

Franz Wachsmann 弗朗兹·韦克斯曼(1906-12-24~1967-02-24) ,德国作曲家。

弗朗兹·韦克斯曼不是神童,起初从事银行工作,但酷爱音乐,将工资的很大一部分用于学习器乐和作曲,一心想成为音乐家。他很快对创作着迷,作品五花八门,器乐曲、歌曲、交响乐等都有涉猎,并且最终迷上影视音乐,逃避纳粹的迫害而逃到美国,成为好莱坞音乐制作的中坚力量。

他的电影作品令人耳熟能详,比如《蝴蝶梦》、《毁灭者的新娘》、《日落大道》。像其他好莱坞的同辈作曲家科恩戈尔德、策姆林斯基和舍恩伯格一样,韦克斯曼是一位天才的,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作曲家,在当时很受尊敬。韦克斯曼为约翰·加菲尔德的电影《手指协调》创作了《卡门幻想曲》,由伊萨克·斯特恩演奏其中的幽默曲。雅沙·海菲茨随后请求韦克斯曼将这首幻想曲扩展为能够在电台广播的音乐会作品。于是,韦克斯曼依照比才旋律优美的歌剧《卡门》为基础创作了一部华丽而具有内聚力的组曲。这首作品很适合斯特恩和海菲茨的技术特点,并且充满了吉普赛的风格和绚丽的色彩。作品对技巧要求极高,只有小提琴大师才能够很好的把握它。

全曲由不间断的六个部分所构成,在第一部分之前有一段序奏。
第一段来自于歌剧第四幕群众欢呼斗牛士上场的音乐
第二段是卡门表达爱情观念的著名唱段“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用“哈巴涅拉”舞曲节奏写作
第三段是“阿拉贡舞曲”,是西班牙东部一种活跃的三拍子舞曲
第四段采用第一幕卡门把一朵鲜花扔给唐·何塞时描写爱情的音乐
第五段是卡门为引/诱唐·何塞边歌边舞的“塞吉迪亚”舞曲

第六段采用了歌剧第二幕的吉普赛舞曲。


第二个版本

Pablo Martín Melitón de Sarasate y Navascués 巴勃罗·德·萨拉萨蒂(1844年3月10日-1908年9月20日)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

萨拉萨蒂1844年生于西班牙潘普洛纳的一个贫苦家庭。5岁师时从父亲学琴,8岁首次公演,被视为神童。1854年到马德里师从赛斯学艺,并有机会为西班牙皇室演奏,超越小孩的成熟演技,使他获赐一把名贵的“斯特拉迪瓦里”琴,并获资助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成名后常年在世界各地演出。一些作曲大师也纷纷为他创作乐曲,如拉罗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和维尼亚夫斯基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等,皆为萨拉萨蒂度身定造。史上还没有任何其他小提琴家享有如此荣耀。

萨拉萨蒂自己也作曲,所作《流浪者之歌》、《西班牙舞曲》、《引子与塔兰泰拉舞曲》以及这首《卡门主题幻想曲》,都是脍炙人口的音乐会保留曲目。他精通演奏技术,作品不仅旋律优美,还有很大的炫技成分。最能体现萨拉萨蒂艺术特点的是他自己创作的具有西班牙特色和吉普赛风情的一些小提琴独奏曲目,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流浪者之歌》。

萨拉萨蒂的《卡门主题幻想曲》旋律取自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主要唱段,由一个引子和4段音乐组成,全曲采用了很多小提琴技巧。这些技巧的合理运用,令这首幻想曲显得绚丽多姿,光彩夺目,富有表现力,成为小提琴家的最爱,灌制的CD不计其数。


萨拉萨蒂的《卡门幻想曲》和韦克斯曼的《卡门幻想曲》有较大区别,例如一开始不是戏剧性的哈巴涅拉舞曲,而是欢快的歌剧序曲。在改编乐曲时,韦克斯曼更注重原曲的歌唱性,突出了一些深沉厚实的段落,而在小提琴技巧的运用上不如萨拉萨蒂那样丰富。但他们的作品毕竟取材于同一个《卡门》,使用的是同样乐器,因此相似之处难以避免,有些段落在旋律、技巧、结构上几乎完全一致。以歌剧《卡门》音乐写作的几部《卡门幻想曲》里,韦克斯曼的是流传最广泛的,受到海菲兹等小提琴大师的推崇。


《穆特-卡门幻想曲》

穆特演奏的萨拉萨蒂《卡门幻想曲》是非常出色的一张专辑,小提琴公认靓碟之一,音色通透艳丽,细节传神,爆棚片段动态凌厉,所选曲目均为较通俗易懂的小提琴曲目。

这是一张炫耀技巧的专辑,典型的showpieces,CD中大部分作品难度相当高,也被当作小提琴家的试金石。穆特的演奏体现出非凡的气势,如骤雨暴风,摧枯拉朽,而细腻之处,又委婉曲迂,飘若游丝。 穆特在演奏中充分显示出对乐曲的驾御能力,各种演奏技巧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张CD“是典范中的典范”,“天碟级录音”。穆特冷峻而又不失女性柔情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提琴的质感及音质、音色亦至真至美。伴奏也非常出色,列文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当时处于最佳状态。录音方面,全频相当平均,充满生气,动能对比强,独奏乐器与乐团的比例亦佳;4D是DG公司当时发展的新技术,很好地保留了小提琴的丰润和韵味,音乐的张力十足,棱角分明,声场定位均为一流。还给人以一格外松和透的感觉,所有的细节都纤毫毕现,小提琴的“松香味”足到了十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