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雲跨賬號搭建k8s集羣解決方法

隨着大數據,集羣,分佈式的普及,很多公司系統都在集羣上運行,但剛進公司的小白或者正準備進入職場的普通學生黨沒有任何經驗,改如何瞭解集羣呢?方法有很多種:借朋友電腦,多開幾個虛擬機,雲平臺上多買幾臺服務器,按需購買服務器等等。

搭建集羣的利弊分析
  1. 借朋友電腦,或自己多開幾個虛擬機,集羣搭建難度雖然不高,但不是分分鐘就能搭建成功的,所以長時間霸佔着朋友的電腦,畢竟現在人人都有隱私;而多開虛擬機則需要保證自己電腦的性能要足夠的高,否則非常的卡;同時這兩種方案都是在本地搭建的,一旦離開辦公場地就沒有辦法繼續了!簡而言之,方案科興,但靈活性不足。
  2. 雲平臺上多買幾個服務器這種方案雖然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案,但現在各大雲平臺的服務器,除學生、新人特定優惠之外,大多都比較昂貴,且學生黨使用的1核心1G的雲主機,相比2核4G,4核8G的主機在搭建集羣過程中,經常會遇到CPU瓶頸,內存不足等等問題。簡而言之,方案可行,但價格較貴。
  3. 按需購買雲服務器,一個最“省錢”的方案,現在雲平臺基本上都推出了這項服務。之前看招聘測試工程師的招聘要求上寫到一條:至少管理過100臺服務器,哇塞,別說測試,一般的開發,運維或主管級人物都很少能管理到100臺服務器,那豈不是沒戲了。當然不是,即使沒有管理過上百臺服務器,我們也可以在方案准備完善之後,通過按需購買買上幾十臺甚至上百臺服務器,來實踐一些事務,但缺點卻是很隱祕或致命的,因爲在幾個小時實踐結束之後,服務器相關聯的彈性IP等等相關性服務,有些是不能自動釋放的,如果你像我一樣,漏掉了一個彈性IP,過兩天你就會發現你的賬戶裏的餘額被一點點慢慢扣除。
說了這麼多廢話,終於要進入主題,基於上述優缺點,我搭建K8S集羣採用的方式是通過兩個華爲雲賬號下的華爲雲服務器進行進羣搭建。
爲什麼要基於兩個賬號?
  • 經常關注雲的小夥伴應該都會注意到,各大雲廠商經常會有一些優惠力度特別大活動,且每個賬號只能享受一個優惠,但偶爾也會出現,同一個實名用戶,註冊多個賬號,每個賬號都能享受優惠的情況(也許算是漏洞吧)。
搭建K8S問題:
  1. (公網)服務器間的通信問題,不同賬號下服務器沒有經常特殊設置,肯定是不在同一個內網下的,服務器通過公網通信,帶寬必然大大受限,高延遲的集羣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特殊場景除外。另外,如果通過公網進行K8S集羣搭建,涉及到一個內網轉公網,公網轉內網的流量轉發問題,設置比較負責,且很容易出錯。
  2. (內網)上文提到不同賬號下的服務器肯定不在同一局域網內,那麼該怎麼辦呢?
  • 方案一:若不同賬號下的服務器,在同一區域,那麼我們可以通過“對等連接”的方式使兩個賬號下的服務器可以通過內網進行通信。(本文選擇此方案
  • 方案二:若不同賬號下的服務器在不同區域,那麼則只能虛擬專網的方式通信了,簡單瞭解了一下,價格比較昂貴!

對等連接創建的注意事項:

  • 官方文檔: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usermanual-vpc/zh-cn_topic_0046655038.html
  1. 對等連接需要注意本端和對端需要在不同網段之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