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取消了2000多人的offer,特殊时期如何应对裁员?

就在刚刚,CNBC报道,科技大厂谷歌有上千人饭碗保不住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片来自NBC,版权属于原作者

谷歌缩减招聘

据悉这部分人主要是谷歌的合同工和临时工。

《纽约时报》报道,谷歌取消了2000多人的工作录取。

上个月,谷歌首席执行官劈柴君向员工承认,由于新冠肺炎给各行业带来巨大影响,公司的招聘和投资将会放缓。而目前,谷歌决定取消一大批合同工和临时工的工作机会,这再次引起业界关注。

1、互联网企业裁员

互联网企业每次裁员都能成为社会新闻,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企业自身属性,只要有负面消息流出就会引来各方关注。

另一方面就是互联网行业风口变化太快,比如小黄车,2017年还在投资市场上风风火火,现在则是负债累累。

何况在经历低谷之后,必然会应该下一个高峰。

在10年前,2008年同样有一次裁员潮,叫做:

2008全球金融危机。

当时总资产高达1.5万亿美元的世界两大顶级投行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继爆出问题,前者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后者被美国银行收购。

接着美国金融危机爆发,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等实体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实体产业危在旦夕。

没多久涉及全球,影响到全世界,中国也没有幸免。感受到那次危机的就是外企员工了,同样也是大规模裁员。

当然冬天来了,春天也不会远了。

08年金融危机没过多久,国内大部分企业又开始大量接单,加紧人员招聘。

而且那几年也是中国互联网崛起的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

2008年,第一部Android手机发布,雷军特意去香港买了一部。从此他坚信,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将会以手机为核心,而手机也将替代PC成为下一个中心。

十年之后,小米上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09年,新浪参照Twitter,推出了新浪微博,从此成为新浪旗下的标杆产品,并对中国互联网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百度因此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

而淘宝成为阿里新的增长点,腾讯则宣布QQ同时在线超1亿人,从此BAT响彻天下。

此外,微信、美团、爱奇艺等也都在这一年相继成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然对于作为求职者的大家来说,特别是2020年应届生,每逢这样的裁员新闻出现,都会引起一阵恐慌,也会有人吐槽说:

我怎么这么倒霉啊,开始找工作了,结果遇到疫情。

看到这样的抱怨,让小千想到一位前辈曾跟我说的,按照过往每十年一次寒冬季,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终归要至少遭遇四到五次职业危机。

而且有一位长者也说过: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寒冬是不可避免的,晚遇不如早遇,况且对95后的同学来说,职场生涯才刚刚开始。

再加上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之间竞争更为激烈,想想美团和饿了么之间的外卖服务大战,字节跳动各路开花和BAT等大厂竞争不断,你还会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坐的住的时代吗?

所以为了随时能够拥抱变化,提高自身竞争力,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真理。

2、特殊时期如何应对裁员?

正好昨天我也跟一位待过腾讯、阿里等大厂的前辈聊过在特殊时期该如何应对这个话题,他根据这几年来自身的发展经历,给出了3点建议:

1.投资自己,强化能力

要想得到真正的稳定,不是在一家公司有饭吃,而是到哪都有饭吃,这就需要你有过硬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是专业的技能,比如会编程,比如会英语,比如会设计图纸;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软实力,比如人脉、口才、情商、思维和格局。

很多人觉得自己学不了,其实根本没下定决心,没静下心去学,20多岁的年纪,有什么学不了的。

2.争取有一项稳定的经济来源

李嘉诚曾透露他的赚钱秘诀,做生意,手中永远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你也能挣钱的。

有人反驳道: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买卖。

其实这是在传输一个理念:不要将鸡蛋全都放一个篮子里,篮子摔了,一切都没了。

你要有一个相对稳定而安全的经济来源,即使有一天你失业了,你不工作了,你的生活还能正常过下去,生活品质还不受影响。

3.常问自己两个问题

如果你现在生活很安逸,工作很清闲,你应该有所警觉,可以静下心来问一下自己:

如果我现在被裁员了,怎么办?

我的资产,够不够让我应对未来的变故?

当你问自己这些问题,你就会知道自己在目前的情况下需要去学习什么,或做些什么。

好的人生,一般都有B计划。

切记,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盒饭,请别在本该为未来蓄力的年纪浑浑噩噩的荒废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