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研究生考試的經驗和教訓

背景

本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6年6月畢業,工作兩年於2018.7.20辭職考研,目標專業是計算機技術專業碩士,一戰上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複習前諮詢了兩位考過研的同學,然後自己買資料獨立複習,期間沒有報輔導班和網課。

內容目錄

以下內容總結於自己高考[1]、北理工同學、上交學弟以及自己上岸的經驗,按權值(重要程度)先後排列如下:

1.學校和專業選擇2.生活起居3.複習計劃4.複試準備

1. 學校和專業選擇

報考學校不僅涉及考試的難易程度,還影響未來的職業發展機會、城市定居等。筆者以城市學校性質考試科目(難易程度)三個維度來選擇學校:

本科學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考慮就業和實習,城市優先選擇北京或上海。985高校,至少也得是211。我的三位同學都考上了985,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學碩難度高於專碩,筆者最終選擇考數二、英二、專業課只考一門的計算機技術專業。(PS:其實我最初是想考北理工的,但是我去北京出差,那邊氣候太乾燥,不是很宜居,想想還是放棄了。)

現在回過頭看自己的選擇很明智,2019年考生290萬,競爭很激烈,如果報考的學校和專業難度很大,筆者的複習會很喫力,上岸機率很小。

2. 生活起居

因爲是往屆生,不能享受應屆生在校複習的便利,所以我格外重視這一點。在辭職前我把住處搬到南京大學鼓樓校區附近,步行到南大隻要10分鐘,周邊有醫院、餐飲、超市等便利設施,十分方便複習。

事後發現這個決策非常正確!在南大複習,每天接觸優秀學生的概率很大,學生們精神面貌也很好,這對我是很好的正向激勵。這裏要特別感謝南大的開放和包容(南大鼓樓校區對外開放)。

複習結束拍的南大教學樓

3. 複習計劃

每天覆習8小時,一週休息1天。在科目的時間安排上,初期上午數學、下午專業課、晚上英語,政治準備等9月份大綱出來後再說。如果你報考專業難度較大,考察科目多,那麼就需要適當提前和增加複習時間如果像我這樣難度低些,暑假開始複習時間絕對夠!

數學

非常重要,它有難度、考察抽象和思辨能力,能反映一個學生的學習、研究能力,在複試中有的老師很看中數學。

實際複習過程中我發現數學知識基本遺忘,於是調整計劃,上午下午都複習數學,晚上英語、專業課交替複習。

資料使用張宇老師的高數18講、線代8講。後來發現線代看不懂,就回去快進看了李永樂老師的線代視頻,跟着做視頻裏的例題。8月底把基礎知識過了一遍。

9-10月二刷資料,10-11月一刷真題。11月份開始把錯題重新做一遍,就這樣到了初試。

結果我數學考得不好,這裏我總結了原因:

題目做少了,1000題、660都沒做。沒有做模擬題,聽說李林老師的模擬題很好,有原題或類似思路的題目。

學弟學妹們不要犯我這樣的錯誤。

專業課

專業課的複習要根據自己報考的學校來,不同的學校複習策略是不一樣的。

由於我只考數據結構和C語言程序設計,資料用的是王道數據結構、K&R C語言書和報考學校的課本。2005-2016年的原題做了3遍。

英語

因爲我之前總結了高考的經驗與教訓[2],工作過程中看了大量英文文檔,並且翻譯了一些英語文章[3]所以我的複習策略不是以應試爲目的,而是迴歸到英語的應用中。我做了以下幾件事:

每天堅持背單詞練習英語書寫(英語書寫比較慢或者字難看要多練練)做閱讀理解真題並抄寫、翻譯、背誦

使用《考研英語高分寫作》,這本書很重要,強推!!!

政治

跟着肖秀榮老師的節奏走就行了。考前一定要背誦肖四!!!

4. 複試準備

很多考生看到初試成績後認爲自己沒有希望進複試,沒有準備,結果報考院校擴招了!所以初試分數低依然有希望,考生不確定能否進複試就打電話問下招生辦的老師,她們的信息是最權威可信的

複試要好好準備。自我介紹、簡歷、服裝等都要用心。複試過程中以下幾點我做得不好:

專業面試和老師搶話,現在回想起來有點後怕。回答前要弄明白老師問你的問題,不要亂答。筆者英語面有個問題沒聽懂,就自作主張回答了,被老師提醒才發現問題。複試過程中有點鬆懈。

總結

買一套A4紙,用做演草紙,相信我,很有用。複習效率高於複習時間,不建議熬夜複習,努力提高效率纔是王道。複習要有連慣性。筆者中秋節回家了,結果導致半個月都沒調整好複習狀態,影響了數學複習。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狀態,這點很重要,休息不好複習效率也會降低。報班不是必須的,自己用心專注複習最重要。考研最重要的是靠自己,過分相信、依賴輔導機構是捨本逐末。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特別感謝一路上支持和幫助我的家人、朋友們!

References

[1] 高考: https://blog.adolphlwq.xyz/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experience-and-lessons/
[2] 高考的經驗與教訓: https://blog.adolphlwq.xyz/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experience-and-lessons/
[3] 翻譯了一些英語文章: https://adolphlwq.xyz/translat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