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教授是如何閱讀論文的?

本文整理自斯坦福大學David R. Cheriton教授[1]的論文How to Read a Paper[2],筆者對其編譯提煉,用於指導自己閱讀論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乾貨馬上來襲

“3遍”閱讀法

核心思想是一篇論文至少閱讀3遍,每一階段都要達到特定的目標,併爲下一個階段奠定基礎:

1.第一階段你要能知道論文的整體想法2.第二階段你要能抓住論文的主要內容,但不要考慮細節3.第三階段你要能夠深入理解論文

第1遍

花5-10分鐘快速閱讀論文,初步判斷這篇論文是否值得閱讀。注意論文以下部分:

標題、摘要和簡介子標題結論引用

下面的問題用來檢驗自己的閱讀效果:

1.論文屬於哪個類別2.中心思想是啥3.論文的假設或者方法是正確的嗎4.論文做了哪些貢獻?(解決了什麼問題?)5.文章是否排版清晰、結構合理?

上面的點也可以用來指導自己撰寫論文,一般盲審時是按照這個步驟審覈的~

第2遍

這一遍要更仔細閱讀了,但是忽略掉證明等細節。你需要:

1.仔細閱讀文中的圖表、示意圖和說明,注意圖中的座標軸以及是否有錯誤、結論是否符合統計數據2.標記下重要的、你沒有讀過的引用文章

第2遍大概需要1小時,此時你應該能總結論文的重點和論據。

當然,有時讀完第二遍你還是看不懂。這有很多原因,比如論文的方向你不熟悉、有一些你不認識的術語和字母縮寫等。

如果你實在讀不下去或者理解不了,那就放棄吧,論文那麼多,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呢。畢竟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第3遍

如果要完全理解一篇論文,你就需要閱讀第三遍了。

這一遍讀完你要能夠獨立把論文重寫一遍:即假設你就是作者,把作者的工作再做一遍,然後寫論文。

你需要特別注意細節,甄別出作者的創新點、假設和優缺點。同時,你要思考如何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創新點

初學者可能需要4到5小時,經驗豐富大概要1小時。

文獻調查

“文獻調查”是一種有效訓練論文閱讀技巧的方法,選定一個你不熟悉的領域,然後閱讀該領域10篇論文,記得使用“3遍閱讀法”:

1.使用Google Scholar、CiteSeer或者中國知網搜索該領域近期的論文。快速閱讀一遍,對論文做的工作進行簡短總結。如果你足夠幸運找到了調查性質的論文,那你的文獻調查就做完了,讀這篇論文就行。2.找到這10篇論文中重複的引用和重讀的文獻作者,看看他們都發布在哪些會議上,一般這些會議就是頂會3.到頂會網站查看近期會議記錄,快讀查找近期被高質量引用的作品,這些作品組成你的文獻調查

總結

讀者可能覺得工程師不需要讀論文,這是一種偏見。在進行一些前沿領域的開發時是需要閱讀論文的,從別人的研究成果裏汲取營養和靈感,向tidb、etcd等開源軟件都學習、借鑑了論文中的思想。希望大家重視,成長爲真正的研發工程師。

References

[1] David R. Cheriton教授: http://web.stanford.edu/~cheriton/
[2] How to Read a Paper: https://web.stanford.edu/class/ee384m/Handouts/HowtoReadPaper.pdf
[3] S. Peyton Jones, "Research Skills":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people/simonpj/
[4] H. Schulzrinne, “Writing Technical Articles”: http://www.cs.columbia.edu/hgs/etc/writingstyle.html


推薦閱讀

  1.  爲了面試,頭條的美女師姐推薦了幾本計算機硬核神書

  2. 研究了美國四大計算機名校的培養方案,核心課程都在這了

  3. UC Berkeley EECS系是如何培養計算機學生的

  4. 2019研究生考試的經驗和教訓

專注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開發者認知、學習、成長記錄

點贊和分享支持我繼續創作

題圖來自pixabay.co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