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和蘋果是“兩種不同的政府”

谷歌I/O開發者大會上剛閉幕沒幾小時,《紐約時報》網絡版就刊登評論文章對谷歌的野心(Ambitious)予以“揭露”,稱谷歌正在讓自己無處不在,”它想進入你的家中,你的車裏,甚至固定到你的手腕上”。

“無處不在”這個評價是非常恰當的,因爲在這一屆I/O開發者大會上,谷歌一口氣發佈了八大新品,遍及各個領域,它包括面對低價手機的AndroidOne平臺,按谷歌的說法,該平臺可以將目前Android手機的價格降低到100美元左右,針對的是那些尚在使用功能手機的用戶(下一個10億);新一代操作系統AndroidL亮相;AndroidWear智能手錶系統;車載系統Android Auto;AndroidTV應用程序,GoogleFit健康管理平臺,同時還更新了Chromecast電視棒和Chromebook。

這些操作系統以及硬件遍及各個領域,幾乎包括所有稱得上智能硬件的產品,橫跨手機、汽車、穿戴、家電、筆記本等,谷歌通過Android把它們互通互聯,把自己的標籤貼到人類科技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如果谷歌的世界最終建成,通過這些設備,谷歌將會通過不同的設備捕捉到用戶一天24小時的作息規律,“知道你現在的狀態,是在開車,還是在看錶,還是在家裏看電視”,這種世界盡在掌握的感覺,難道不是無數企業的最高願望?

在通過智能設備安排人類未來生活這個企業願景上,谷歌不是沒有競爭對手,蘋果與三星也正在試圖這麼做(其實還有中國的百度,它提出了類似的baiduinsider計劃),與它們相比,前兩者在硬件生產上可稱登峯造極,而谷歌雖然自己基本上不生產硬件,它卻通過Android召喚來大批業界擁躉圍繞四周,貼着蘋果標籤的智能手機只有兩款,但以Android爲標誌的卻高達數千種。

在昨天的2014年度谷歌I/O大會上,谷歌宣佈Android已經擁有超過10億月度活躍用戶,全球Android手機季度出貨量達3.15億臺,對這些驚人數字人們似乎已經習以爲常,認爲對谷歌來說他本來就應該這樣,但事實上,十年以前,作爲搜索引擎公司的谷歌,如果沿着正常的發展邏輯它本來不應該是這樣,一切因爲之後谷歌推出了gmail郵箱而改變,當時的業界,大容量郵箱是互聯網公司用來賺錢的,谷歌卻推出1G的免費郵箱,並借“邀請制”發起了互聯網史上最成功的一次“飢餓營銷”,實現了瞬間崛起,而在本質上,谷歌敢於推出1G的免費郵箱,還是因爲它對存儲器價格會持續下降的精準判斷。在沒有gmail郵箱之前,用戶只是谷歌搜索的用戶,但當用戶通過gmail註冊之後,就成了谷歌的用戶。

四年之後的2008年,GoogleI/O大會上,谷歌推出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谷歌又通過谷歌賬戶把無數Android用戶控制在手心,從而從一個在PC端稱雄的搜索公司,躍成爲移動互聯網的王者。

爲什麼是一個搜索公司在移動時代做成了這番霸業?這其中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爲喬布斯的iOS系統通過蘋果手機的熱銷曾經一度在智能手機時代初期居統治地位,當時Android還異常弱小,但喬布斯在二十年前在IBM、微軟手裏吃了開放的大虧後依舊堅持他的封閉原則,從而給了Android崛起機會。如果喬布斯把iOS系統開放呢?對蘋果的利弊不好說,但Android肯定不是現在這番模樣,如果iOS能夠成爲移動時代的微軟,至少喬布斯身後的蘋果會輕鬆很多,不用在每年新品發佈的時候絞盡腦汁去憋硬件,能夠在硬件層面每次都打動消費者,或許只有喬布斯這樣的天才才能做到。而喬布斯死後的蘋果,其走向充滿不確定性。

是“開放”成就了谷歌在移動時代的事業。谷歌的Android業務主管桑達爾·皮採甚至將“開放”提升到世界觀的高度,他在接受彭博商業週刊採訪時說到谷歌與蘋果的區別:“這就像是兩種類型的政府。一些政府能更快地推動工作,因爲他們獨斷,能確保事情完成。不過,你也可以實行不太和諧的民主,從長期來看這是有利的。這是兩種不同的世界觀”。

你認爲在蘋果與谷歌之間誰能成爲最後的勝利者?基於個人的價值觀,我會投票給谷歌。
 
同時刊爲今日《21世紀經濟報道》專欄文章  2014年6月28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