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8181平台本质与应用概述

      随着GB28181应用的深入,以及对各用户的行业应用和使用场景的广泛接触与了解,其实我觉得有必要结合GB28181协议的本质,来谈论一下其应用和扩展。

      总所周知,GB28181协议全称叫《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是一个定义视频联网传输和设备控制标准的白皮书,主要解决了视频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以及设备控制的问题,这个问题从顶层解决了视频信息各自为战的问题,打通了视频联网的信息孤岛。

      对于完整的GB28181解决方案,由前端视音频设备app(android和海思linux)GB28181平台以及客户端(PC客户端android客户端)组成。平台作为GB28181的中枢组织,不仅仅承载着与其他上下级平台的数据共享的任务,也肩负着本级视音频设备和客户端的注册和在线管理与多媒体视音频数据的分发。其技术架构如下图:

     

      从应用场景上讲,第一种应用场景是一种轻量级的应用,就是GB28181的设备连入平台,然后平台把设备的ps流转化为http flv或者直接推送rtmp,直接从平台用html5的flv.js或者video.js进行播放。这种应用场景多为底端的项目应用,这里GB28181平台(或者只叫网关)只是作为一个网关,把GB28181协议的设备和ps流单向转化为了http的私有post/get协议和http flv/rtmp媒体流,这是一种短平快的应用方式,这一种视频延时比较大(我们即使全部自主去从前后端去优化,视频端到端延时也要500ms-1s),对H265也不支持(可以后台服务器转码,但资源成本过高),这种场景是一个初级的应用,除了视频,录像,报警基本功能外,其他国标行业功能都用的很少,比如定位信息,信息订阅,录像按倍速下载等等。如下图:

     第二种就是行业化的系统级的应用。这种应用多是系统解决方案,网络结构复杂,多模块无缝结合并紧密合作,并覆盖所有的GB28181功能,包括录像和下载和设备运维。比如一个典型的在电网应用,需要把GB28181的外网IPC接入到只支持SIP的应急管理平台的内网,那么需要GB28181平台(并支持NAT穿透配置),GB28181转sip网关等相关模块紧密配合。前端设备通过外网由映射的端口接入GB28181平台,国标平台连接sip网关,将GB28181标准协议ps流转化为sip信令和rtp流给应急管理系统的sip平台。如果设备发生故障,还要支持一级级对设备上的录像查询与下载,查看设备最后工作录像。对于4G的移动IPC设备,通过GB28181平台可以实时订阅设备的位置信息,设备定时上报GPS信息,然后通过GB28181平台传给应急平台,显示在应急管理平台的GIS地图上。这一种应用就是标准GB28181的系统化应用,体现了GB28181传输协议的标准性,级联性,灵活性。

     第三种应用是一种升级改造的应用,在GB28181协议出台前,全国各地已经部署了大量的非国标28181IPC,通过使用非GB转GB28181网关,完成对该类设备或系统的升级改造,使其遵循GB28181的标准,完成了GB的联网和数据的共享。这和应用一类似,是一种GB28181局部化应用。比如在某机场T3航站楼,之前使用的是onvif协议的IPC,通过onvif转GB28181网关,可以实现将其批量接入上级的GB28181平台,完成视频数据的全部入网,统一覆盖,及时共享。 

更多信息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l: 13971177602

web:www.founu.co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