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公開課 第一章 心理學概論 第二章 心理學的歷史和流派 第三章 行爲背後的目的

主講人:田媛(華中師範大學)

內容:網易公開課

第一章 心理學概論

1. 學前的話

        在美國,通常認爲:“沒有學過心理學,就不算受過完整的教育”。那麼心理學究竟是什麼?

        心理學首先是一種研究它在探索心理與行爲的一般規律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它可以幫助你認識甚至改變自我,卻不能替你做任何的決定。

2. 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英文是psychology,它是由psycho和logy兩個拉丁文合併而成的,意爲“關於靈魂的學問”。

        那麼心理學究竟研究什麼?它是研究心理與行爲的科學。

1)不只是研究人,也研究動物,當然主要是研究人。

2)心理與行爲是內在和外在的兩個方面,二者之間有着複雜的交互關係。

3)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具有客觀性、驗證性、系統性

        心理學的對象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系統。它研究心理、行爲、身體、環境、生物、社會之間的複雜關係。

兩項有關攻擊行爲的心理學研究:

1)氣溫的升高會導致攻擊行爲的增加。

2)攻擊行爲與媒體的影響有關。

3. 爲什麼要學習心理學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待問題可以提供不一樣的思考和方向,而不僅僅是抱怨。

例如:

旁觀者效應:旁觀者越多,每個人提供幫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從衆心理:人們更傾向於盲目模仿大多數人的行爲,而不管對錯。

第二章 心理學的歷史和流派

赫爾曼·艾賓浩斯:“心理學有一個漫長的過去,但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

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

羅傑斯(美國):“成爲你自己”

        心理學起源於19世紀,近代科學的長足進步,特別是生物學、生理學、近代醫學的迅速發展,並與哲學結合起來促成了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1879年馮特(德國萊比錫大學教授)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着心理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

        科學心理學發展史上主要有六個流派,分別是結構主義功能主義完形主義精神分析行爲主義人本主義

1. 結構主義

2. 功能主義

3. 完形主義

4. 精神分析

5. 行爲主義

6. 人本主義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第三章 行爲背後的目的

動機: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做一些事的主觀原因。它是指能夠引起維持個體活動並使活動朝着某一目標進行內在動力

動機的三大功能:

1)始動功能

2)引導功能

3)維持和調節功能

        應當保持適當的動機強度:當動機很弱時,做事情提不起興趣;當動機很強時,易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簡單的工作,適當動機的動機水平較高;困難的工作,適當動機的動機水平較低。


動機水平:追求成就的個體傾向,穩定的個人特點。

- 追求成功的動機水平,簡稱Ms

- 避免失敗的動機水平,簡稱Maf

期望:對任務的成功或失敗概率的主觀評估。

- 成功期望值,簡稱Ps

- 失敗期望值,簡稱Pf

誘因值:成功帶來的滿足感或失敗帶來的挫敗感。

- 成功誘因值,簡稱Is

- 失敗誘因值,簡稱If

成就動機 = 追求成功的趨向 - 避免失敗的趨向

成就動機的公式:Ta = Ts - Taf = Ms * Ps * Is - Maf * Pf * If

而 Is = 1 - Ps,  If = 1- Pf,  Pf = 1 - Ps

化簡得:Ta = (Ma - Maf)* Ps * (1 - P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