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班主任家长沟通术(二)

昨天讲了作为乡村教师和家长沟通首要是热情诚恳。今天讲一讲耐心倾听、适时共情以及方法指导。

耐心倾听非常好理解,就是认真的听一听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和苦恼。这些家长愿意和老师交流就为我们的家长工作打开了一扇大门。做家长工作那么久,我发现这些家长可以分为四类。

一类是重视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成绩要求比较严格,但教育方法不得当,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这类家长比较好处理,为他们推荐一些小学教育相关的公众号,或者常在群里发一些育儿方法、阶段性注意事项等他们都会关注。如果机会合适,可以介绍家长们互相交流经验(尽量慎用此法,使用不当会引起学生家长的互相攀比,导致班级工作不好做)。

第二类家长对孩子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但关注度较低。往往以自己文化程度低或者平时的工作太忙碌没时间管孩子来逃避对孩子学习任务的监督和指导。班主任老师在倾听这类家长诉说自己文化程度和工作的问题时,要仔细耐心,寻求突破点。例如,一位穿着时髦的妈妈说自己文化程度低时,老师可以表示惊讶,点赞这位家长的审美以及比较厉害的化妆技术,并且为家长超强的学习能力表示钦佩,当家长为你的夸赞表示开心时,给家长安排监督任务(您看,您审美观这么棒,孩子的作业写得好坏您一定看的出来。您这么注重形象的人,肯定不喜欢孩子写得乱七八糟作业)。

有的家长说自己大字不识一个,教师表示惊讶,(大娘,怎么会呢?您看,这不机会来了,您孙子/孙女这么聪明,学得也挺快,每天回去,让他教教您,身边这么好的老师不用。他教您的同时,自己不得先学会,您不仅没花钱学了知识,还促进孩子的学习进步,您觉得这方法好不好?)

有的家长说,自己太忙没时间。作为老师就需要问的详细点,看看家长一日三餐能否有一餐和孩子一起吃的,寻求孩子和家长的时间对接点。在这个对接点上,要求家长一周查1-2次作业。一次性不要要求太多,太多的要求,家长做不到等于白要求。

第三类家长就是平时对孩子不管不问,老师一有点小举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对孩子一顿暴揍,目前这样的家长少了,但也有。面对这类家长,老师要格外小心,一旦发现,要做及时的记录,如果要和这类家长相处,给家长沟通的时候一定先用好消息做切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