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上的現代社交解釋

亞里士多德說:許多人公有的東西總是被關心得最少,因爲所有人對自己東西的關心都大於對其他人共同擁有的東西的關心。

相比於兩千多年前的智者,現代社會基本已經擺脫了溫飽的困擾,隨之而來的是高人口負荷帶來的高速發展及日益增長的需求。

修籬種菊已經成了過去式,它存在於我們的心裏,變成一塊嚮往的神聖之地。但這,只是表面現實。

和過去不同,在基本需求已經得到滿足的情況下,現代社會中開始追逐更能滿足慾望的事物。而錢,則是滿足的基本需求。

年輕人的煩惱、憂愁、大多數是建立在不能滿足心中獵奇的需求而產生的。夢想被反覆提及,甚至失去其意義,成了人們追逐慾望的藉口。慾望帶來了煩惱,也帶來了上升的動力,這是人類文明進步最根本的推動力。無可否認,它不能被定義爲不好的東西。

由於物質上難以得到滿足,年輕人們開始追逐精神上的滿足,親戚、友情、愛情。但往往結果是扭曲了自我的需求,將自己禁錮在自己的世界。用“沒人理解自己、人情虛僞、人心險惡”等作爲藉口。

經濟學將人歸爲“利己”,意爲,面對環境的變遷,人們的行爲傾向總是利己的。中國有句話說:人不爲己,天誅地滅。兩個定論意思相近,爲人們的本性蓋棺定論。

社會主義的根本理論是克服人的本性,達到人人平等,所以它難以實現。從利己的層面出發,每個人都渴望別人的認同和理解,但很難想到,別人也是同樣的情況。而到了精神層面上,無非就是先取還是先予的問題。大家都怕喫虧,所以大家都難以被理解。

不論是交友還是做生意,其根本就是利益,只是汲取利益方式不同罷了。作爲朋友,每個都希望對方多能理解自己,像是要把對方同化,這樣纔是合意的結果。作爲生意夥伴,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多賺一些。對於社會而言,最後的結果是合意的,供需最後總會達到均衡,形成資源有效率地分配。

社會不會讓每個人都滿意,因爲總有人不滿意,總有人不願意喫虧。好比國家給了同樣情況的兩個窮人兩筆錢,一個給三百,一個給五百,這時拿三百認爲自己是喫虧的。實際上對比不給的情況下,他獲得了幫助,最後卻因爲獲得幫助沒有別人多而導致他的狀態還不如不給那時的狀態。

人們面臨權衡取捨,這是經濟學原理的其中一條。而大多數情況是,我們在利益受損時會纔會面臨權衡取捨。社交是空洞的,大多數人都是臨時取意去做暫時性因爲狀態受損而做的抉擇。

​假如要解決這類問題,選擇主動和合作絕對是好的解決辦法。好比貿易總是能帶來好處一般。當然,結果不一定是讓每個人都滿意,因爲不會有每個人都滿意的結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