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總是給我發語音信息,我慢慢疏遠了她

文:玲  瓏

昨天,正在家追劇呢,微信傳來一個信息,點開一看,又是她,發的仍然是語音,我默默地關閉了對話框,連聽都不想聽,更不想回。

她是我的舊同事,以前我倆在一個辦公室上班,關係不錯,經常互訴衷腸。

自從我調離了原單位後,我們倆一直還有聯繫,經常打電話,說說八卦。

但是她有一個壞習慣,就是微信消息喜歡發語音。

說實話,比起語音信息,我更願意打電話,儘管我們聊的是些瑣碎,但也是一種心靈上的交流。

有空的時候,我會和她煲電話粥,但對於語音,我比較抗拒。

比如說,我正在上班的時候,辦公室還有其他同事,她的語音發過來,我怎麼聽?

一點開,辦公室人全聽到了,誰知道她講的是什麼?即使不是什麼隱祕的事情,我也感覺自己的對話沒有了隱私性,在辦公室全公開。

或者說,有時候我正在路上,外界聲音很嘈雜,她發來的語音我根本聽不清,就算是聽清了,身邊的路人也全聽清了。

對此,我很直接地告訴她,不要給我發語音,發文字更好一些,更直白。

但她依然我行我素,理由是她懶得打字。

漸漸地,我和她聯繫得越來越少,也沒興趣再和她煲電話粥,因爲我決定,把她剔出我的朋友圈。

我得出一個結論:這個舊同事,完全是我無效社交的一部分,應該剔出我的朋友圈。

因爲她根本不懂得尊重別人。

首先,她只考慮自己。

她懶得打字,是節省了時間,但浪費了別人的時間。

有人做過測試,一條100字的信息,看文字只需消耗兩秒的時間,但聽語音,就要消耗10秒。

文字比說話更簡潔,人在說話的時候,會很容易帶一些“嗯”、“啊”的語氣詞,而且人說話的時候,比較隨意,很容易說一些無關的話。

本來只需二十個字表達的文字,說出來可能就會有三四十個字。

時間上的消耗事小,重要的是,她在說語音的時候,沒考慮到別人當時的場景。

或者在學習?或者在開會?或者在趕一個策劃稿?或者在和客戶溝通?

她有空的時候,別人不一定有空。

這個時候,她語音過來,別人不聽,又怕誤了什麼事,聽,又耽誤了別人的事,讓人左右爲難。

之前有一次開會,她給我發語音,連續發來好幾段,我以爲有什麼重要的事,只好拿着手機出去聽,還調小了音量,努力在聽她說什麼。

聽完了幾段長篇大論,才知道毫無可用信息,只好煩躁地回到會場座位上。

我已經委婉地提出了我的意見,她卻沒有改變的意思,如此不尊重我的人,不值得當我的朋友。

其次,沒有界限感。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的家人給我發語音的話,我最多就提醒一下他們,上班時間不要發語音,免得打擾工作。

但是這位舊同事,與我的關係還沒有好到我家人的這種境地,老是給我這麼發語音,真的好嗎?

我在接受她文字的同時,還得接受她的語氣和情緒。

雖然語音只是信息傳遞的一種方式,但這種介質是一種更爲私密的途徑。

對於那些才認識幾天或是羣裏認識的網友,如果他們一來就給我發語音的話,我根本理都不會理他們。

雖然有的人會說,這是微信交流的一種便捷方式,但不管怎麼說,我收到消息的瞬間,還是會反感,內心有一種抗拒。

說到底,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種界限,這種界限可能是感性的,但它還是規範和左右着我們生活的安全感和舒適感。

第三,個人修養不足

我把她剔出我的朋友圈,不是要把她刪除拉黑,而是從心底不認可她做爲我的朋友了。

交朋友一定要交有素質、有修養的人,這樣纔會不斷地提升自己。

通過這件小事,我明顯地感覺到,她的格局、修養不足。

我很少給人發語音,除非在已經和別人聊了一會兒,肯定對方目前所處的環境方便發語音,或是已經得到了別人許可的情況下,纔會發。

語音對別人是一種打擾, 尤其是突然地給別人發語音,讓人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

我反思了一下,我和她之前的交流大部分都是些口水、八卦消息,而且她的消極情緒也較多。

這些對我毫無作用,我爲什麼還要浪費時間呢?

人這一生就是個不斷成長的過程,及時把不合適的朋友剔出你的朋友圈,也是成長路上的必修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