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丨你的家庭儀式是什麼?

親愛的孩子:

你聽說過“家庭儀式感”嗎?其實我也是看到這本書纔想到這個詞的,我也不清楚是否在其他地方出現過這個詞。但我十分相信,它們代表了一些我想傳達的。

我以前聽我的老師講過一個我們行業內前輩的故事,前輩和夫人都是專心做教育的人,但是他們沒有孩子,除了做教育,最大的消遣就是旅遊。

他們是臺灣人,住的房子並不大,但是走了世界上很多的地方,據老師說,前輩家裏全是世界各地帶回來的小東西,牆上全是在各地的照片。

每到閒暇便相約旅行,何嘗不是他們這個家裏的儀式感呢?

還有一個故事,一位前輩及其家人都十分喜歡打乒乓球,所以他們家裏客廳沒有電視,而是一張乒乓球檯,是不是挺特別的?但打乒乓球這就是屬於他們這個家庭的特別儀式。

而這本書裏也有很多的家庭儀式,你會覺得身爲他們家裏的一員,一定是十分幸福的。

林海音是一位非常爽朗的女性,這一點和讀《城南舊事》的感受倒是很不一樣,但是你一定可以在這本傳記裏讀到童年對於她的影響,《城南舊事》裏那些關於她父親母親,弟弟妹妹,宋媽,朋友,或者初見的陌生人,在某種程度上奠定了她後來人生的基調。

無論是童年時感受到的溫暖還是未得的圓滿,都在她今後的人生中變得更加溫暖和圓滿。

她在某種程度上真的是“賢妻良母”的代名詞,但同時,即使放在如今的時代,也依然是獨立女性的代名詞。

最打動我的一點,是她對於家庭氛圍的營造。

勤勞地操持家裏家外,即使有時候忙工作或寫作,回到家裏仍要爲家人做上美味的飯菜,讓家成了孩子們心中的溫暖港灣。

她愛好十分廣泛,還爲孩子們設計縫紉漂亮的衣裳。

同時她十分尊重丈夫的飲食習慣,雖然自己並不喜歡那些菜,但是逢年過節,丈夫要依祖上的傳統做相應的菜式,林海音也是全力配合的。

作爲朋友,她十分熱情慷慨,非常注重維繫和朋友之間的關係並且有很多深交,到她家做客的人都有機會在“來客留言簿”上留言。

真的,這是一位非常爽朗有活力且非常有感染力的女性,她的家人,她的朋友都因爲她而覺得幸福快樂。

這一點是非常難得的。當然,我不是說這個家庭變得和睦溫暖就是林海音的功勞,畢竟這個家庭的氛圍其實是家庭成員共同營造的,但是你會發現,本書的作者夏祖麗,也就是林海音的女兒,在寫自己的母親時,尤其是提到她對家庭的奉獻和熱愛,對於子女的熱愛,包括自己的很多愛好,其實都切實地影響到了孩子們。

這些屬於他們這個家庭獨有的互動方式,構成了他們這個家庭的獨特的溫暖和諧氛圍。

“林海音也興趣廣泛,閱讀、旅行、收集小玩意兒(剪紙、手帕、大象、錢幣等)、聽戲、看電影、電視、看錶演、做手工、打打小牌……不分東方西方,不論現代古典,她都能接受。她平日工作要接觸許多書稿,還要開會、講話,因此日常生活儘量讓自己輕鬆,電視節目中的相撲、女子體操、布袋戲、地方戲,她也都有興趣。

早年她學縫紉、學打毛衣,學英文、日文、法文,之後又學開車、畫畫、電子琴……她不是隨便學學玩玩,她認真地去上課,回家還聯繫。早年學縫紉時,她爲幾個女兒設計縫製了好些件漂亮別緻的小花裙。常常一穿上身,引起巷子裏其他小女孩羨慕的眼光,回家要媽媽也照做一件。早年剛到臺灣她學縫紉不只是爲興趣,而是爲省掉買衣服的錢,還爲了補貼家用,她從夕陽學校帶工作回家來做,賺點外快。”

所以,我想,如果你有了自己的家庭,也一定要注意營造這種氛圍,和家庭成員一起去完成一些儀式。

比如,哪怕只是每個週末出去露營,但是如果你足夠有心的話,或許會爲此次出行制定一個特別的攻略,甚至可以和你的孩子一起創作一幅可愛的地圖,又或者把你們每次出行的照片拿來配上文字,成爲你們的家庭簡報,記得張氏兄弟姐妹就曾自己辦了一個自己家庭內部的雜誌。

總之,我說了這麼說,實在是覺得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太深遠了,而我們身爲家庭裏的一份子,要有建設家庭文化的意識,要重視家庭儀式感,當然,這絕不是某個家庭成員可以決定的,但一定是互相影響的。

所以,祝願你的家庭有自己獨特的家庭儀式感,你的家庭成員會因爲是這個家庭的一員而感到幸福。

最後,我把這本書的部分內容摘錄呈上,實在是值得一讀的好書,願你受益~


教育之道

印象中,我們(夏祖麗)幾乎沒有被父母斥責過,更沒有被打過,這倒不是我們特別乖巧或是父母放任不管,由此父親接受訪問時的回答很巧妙:“因爲我從小沒有捱過揍,所以不會揍人。”

正如父親在那次訪問中所說的:“我們傳家並不講道,只是以身作則,不爲無益,努力贍家,子女看了自會受到影響。”

含英和承楹都喜歡孩子,但不寵孩子,他們把養育孩子當成生活的樂趣來看。承楹對家務事一竅不通,卻與含英分工帶孩子。


交友之道

正如格林文化總編輯郝廣才說的:“林海音是在那個時代少數幾個用一己之力支撐改變局面的人。她在那個時代還有這麼大的光芒很不容易,何凡先生也是一樣,他們這一對成就自己,照亮別人,而最重要的是清心寡慾,是我們正面的典範。她真的像紀伯倫所說的,真正的慷慨,不是把別人需要的給他,而是把自己所需要的給了別人。”

海音每次邀人喫飯,總是花些心思去構想,讓大家盡興,她自己也盡興。她交友滿天下,卻不是認識就算了的泛泛之交,她會一直維持着,有一定深厚的經營,聚會看似熱鬧,但卻有着某種超越熱鬧之外的深度。


夫妻相處之道

夏承楹很少下廚房,他把廚房及其他家務全交給太太,從不批評或干預。每月薪水袋也原封不動地交給太太,他專心讀書、看報、寫稿、上班。但每年夏天夏承楹煮酸梅湯,林海音一定全力配合騰出廚房,因爲那是夏承楹從小在北京喝慣的。雖然林海音也會做,說不定做得更利落。每次出酸梅湯待客,她總是不忘加一句:“嚐嚐這是承楹熬了一個早上做出來的酸梅湯。”

“夏先生的酸梅湯”,在當年是有名的。

夏承楹還有一項飲食習慣,就是自制花椒鹽,把花椒烘焙過之後壓碎,加上細鹽,裝在罐子裏,隨時取出,可以用來供炸花生米或炸胗肝蘸着喫。這是他最喜歡的調味品。自制花椒鹽也是家中大事,有時夏承楹親自下廚,有時林海音看瓶子快空了,就主動給做好,她尊重配合丈夫的生活習慣。“夏先生的花椒鹽”也是許多朋友都嘗過的。別小看這罐不起眼、微不足道的花椒鹽,它的背後代表着兩人多年的默契合作與遷就尊重。他們倆一生有許多事就像這罐小小的花椒鹽一樣,相互合作完成的。

以前在北京,每逢過陰曆年,從南京遷到北京的夏家還維持着一些南方的生活習慣,炒“十香菜”就是其中之一。所謂十香菜,是把筍、香菇、金針、木耳、豆乾、胡蘿蔔等十樣素菜切成絲,炒在一起。林海音對“十香菜”的興趣不大,但這是夏家的傳統年菜,即便到了臺灣,也從來沒有一年忽略過,何況夏承楹喜歡喫“十香菜”。


家庭儀式

在美國四個多月,林海音每個星期都有家書。她總是在一天緊湊的訪程後,回到旅館,梳洗,換上睡衣,坐在異鄉客居的燈下好好地給家人寫信。

那些信,不是一張張明信片,短短數語報平安而已。她總是七八頁紙,把幾天來看到的事、見到的人、訪問過的地方,用心地一一寫下,與遠方親愛的家人分享。她一路拍了許多照片和幻燈片,沿途洗好寄回家,她的家書圖文並茂!


鬱風,2002.9《生命的尋根之旅》

人說,林海音家就是臺灣文壇的一半,海音那握筆的手,除了提攜文壇後進,還把照顧先生和擁抱孩子當做天然樂事。她爲老伴兒夏承楹寫了三十多年的專欄及一生的作品六萬字編成《何凡文集》出版,在他倆的影響下,全家三代竟有八位成爲有書出版的作家!我不禁慚愧想到,曾經被我青年時代自以爲革命的思想所鄙夷的“賢妻良母”這個詞兒,已由林海音賦予全新的意義。

貫穿全書的是那數十年來歷經滄桑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的溫馨、開朗、奮發,相親相愛。這個家庭以林海音爲軸心,無論是在順境還是逆境,永遠在快樂中運轉。祖麗說,直到寫母親的傳記時才發現:“我的童年從來沒有丟失過。”她說到父親夏承楹:“他泡的好茶就像他那個人,融入了多少代中國家庭的書香,是要慢慢品味的。如果說母親是太陽,父親就是月亮,他們的光日夜照射着這個家,這家裏的孩子是有福的孩子。”


2002.8,余光中,《另一段城南舊事》

海音爲人,寬厚、果決、豪爽。不論是做主編、出版人或是朋友,她都有海納百川的度量。我不敢說她沒有敵人,但相信她的朋友之多、交情之篤,是罕見的。她處事十分果決,而且決定得很快,我幾乎沒有見過她當場猶豫,或事後後悔。至於豪爽,則來自寬厚與果決:寬厚,才能豪;果決,才能爽。跟海音來往,不用迂迴,跟她交談,也無須客套。

這樣豪爽的人當然好客。海音是最理想的女主人,因爲她喜歡與人共享,所以客人容易與她同樂。她好喫,所以精於廚藝,喜歡下廚,更喜歡陪着大家喫。她好熱鬧,所以愛請滿滿一屋子的朋友聚談,那場合往往是因爲有遠客過境,話談新鮮,談興自濃。她好攝影,主要還是珍惜良會,要留剎那於永恆。她的攝影不但稱職,而且負責。許多朋友風雲際會,當場拍了無數照片,事後船過無紋,或是終於一疊寄來,卻曝光過度,形同遊魂,或陰影深重,疑是衛夫人的墨豬,總之不得保存,卻也不忍心就丟掉。海音的照片不僅拍得好,而且衝得快,不久就收到了,令朋友驚喜加上感佩。

在海音七十大壽的盛會上,我獻給她一首三行短詩,分別是以壽星的名字收句。子敏領着幾位作家,用各自的鄉音朗誦,頗爲叫座。我致詞說:“林海音豈止是常青樹,她簡直是常青林。她植樹成林,我們就在那林蔭深處……常說成功的男人背後必有一位偉大的女性。現在是女強人的時代,照理,成功的女人背後也必有一位偉大的男性。可是何凡和林海音,到底誰在誰的背後呢?還是臺語說得好,夫妻是‘牽手’。這一對伉儷並肩攜手,都站在前面。”

剛纔放映的紀錄片,從稚齡的英子到耋年的林先生,栩栩和形貌還留在眼睫,而放眼臺下,沉思的何凡雖然是坐在衆多家人的中間,卻形單影隻,不,似乎只剩下了一半,令人很不習慣。我長久未流的淚水忽然滿眶,覺悟自己的“城南舊事”,也是祖麗姐妹和珊珊姐妹的“城南舊事”,終於一去不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