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古村落 徽派建築彰顯餘氏智慧 耕讀文化傳承百年

有人鍾情於自然山水,有人偏愛歷史文化,我則對古村古鎮情有獨鍾。總覺得古村古鎮有一種魔力,它能讓時光慢下來,也能讓心靜下來。建築或許會被歲月斑駁了顏色,但透過一磚一瓦、一梁一柱,又分明感受得到那或典雅或大氣的古風遺韻。當然,古村古鎮的魅力遠不止於此,它們背後所折射出的種種文化同樣讓人着迷 。

當我第一眼看到大餘灣照片的時候,我就知道,那是心動的感覺。當我的腳步終於抵達大餘灣的時候,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它是余姓聚居地,是武漢十大魅力鄉村之一,它還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它低調,它靜謐,它美好,它宛若五柳先生筆下的世外桃源。我想,用“寶藏古村落”來形容大餘灣也不爲過吧?

青山綠水石板路,白牆黛瓦馬頭牆。但凡到過大餘灣的人,相信都會對那裏的古建築留下深刻印象,我亦如此。我奇怪的是,武漢的這個小山村怎麼會有這麼多徽派建築呢?帶着疑問我走進了村莊。當遊覽完村子並且聽了導遊小姐姐的講解方瞭解到,原來這背後還有一段故事呢。

據說,明朝洪武年間江西有一官宦——餘秀三,他到武漢黃陂遊玩之際,偶然間發現了大餘灣“左邊青龍游,右邊白虎守,前面雙龜朝北斗,後面金線吊葫蘆,中間懷抱太極圖”的風水格局,這一風水寶地不禁令他欣喜萬分。後來,在朱元璋詔令贛湖大移民之時,餘秀三便帶領家族從江西婺源、德興一帶遷至此地。這一點,在餘氏宗譜上也有明確的記載。他們在大餘灣紮根,也將徽派建築藝術帶到了這裏,所以也就不難理解大餘灣的建築風格爲何跟婺源如此相似了。

細心觀察的話不難發現,大餘灣的建築是非常考究的。我國的傳統建築講究坐北朝南,大餘灣卻並非如此。大餘灣有些建築是坐西朝東的格局,寓意紫氣東來,代表着一種和諧。外寬裏窄的大門則傳達着餘氏家族“寬進窄出、勤儉節約”的思想理念。滴水線石牆避免了雨水滲透到宅內的同時,也打造出古樸、美觀的風格。

大餘灣的建築也是非常精美的。“頂有飛琉瓦,檐伸鳥獸狀,室內多雕刻,門前畫檐廊”,不管是飛琉瓦屋頂、鳥獸狀的屋檐,亦或是出檐式門楣、精美木刻木雕,無不處處彰顯着餘氏匠人的用心。最有意思的是房屋外牆上的手繪彩色壁畫。幾乎每一棟房屋大門的外牆上都有彩色的壁畫,這些清代的壁畫歷經數百年的風吹日曬雨淋早已褪去了當初的顏色,但它們背後的故事是時光無論如何都打磨不掉的,那這一幅幅壁畫講述的故事依然等待着人們去探尋……

大餘灣的建築與婺源一脈相承,當然,餘氏族人也將荊楚建築的特色巧妙地融入其中。比如,將徽派建築裏設在房屋兩側的馬頭牆改建在正門之上,像守護宅院的神獸一樣,稱之爲獸頭牆。又比如,就地取材,採用黃陂獨有的“木蘭幹砌法”築造。磚瓦之間,都彰顯着餘氏族人的智慧。

青石板鋪就的道路延伸着向前,七十多棟明清古建築遺韻猶存,滿滿都是舊時光的味道。這個600多歲的古村,見證了大餘灣過往的繁華,也將餘氏家族的耕讀文化發酵得濃厚醇香。

所謂耕讀,其實並不難理解,也就是一邊從事農耕一邊讀書學習。“耕以自給自足,讀則入仕榮身”,自古以來,耕讀就是農村人的一種生活模式,許行、賈思勰、曾國藩等均是耕讀文化的實踐者和傳播者。如果說我國的耕讀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書,那麼大餘灣無疑是這本書中最精彩的一個篇章。

大餘灣人勤耕苦讀,重禮好學,歷史上人才輩出,“代代出才子、世世聞書香”的佳話廣爲傳頌。古代,餘氏先祖有過“一門三太守,五代四尚書”的輝煌歷史。明清時期,大餘灣還走出了100多位秀才進士;近現代,從大餘灣走出的專家多達100餘位,例如鐵路專家餘傳典、棉花專家餘傳斌、教育家餘家菊等。就連考上大學的人數也比周邊村莊要多。他們甚至還成立了餘氏家族助學基金會,以幫助村裏的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

數百年來,餘氏族人秉承着“勤儉能創千秋業,耕讀尚開富貴花”的祖訓,不遺餘力地保護和傳承着耕讀文化,而耕讀文化也成了大餘灣獨特的文化符號。

這個古樸寧靜的村莊,空氣裏洋溢着慵懶閒適的氣息。村民們或是湊在一起打麻將,或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話家常。一隻異瞳貓咪在角落裏覓食,乖巧的模樣惹人喜歡。陽光從屋檐上灑落下來,我伸出手,陽光從指縫滑落,將我的身影折射到建築上,也將大餘灣的記憶折射到了我的腦海之中。微風拂過髮梢,我深吸一口氣,嗅到了大餘灣濃濃的書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