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得到,从未失去:从逝去的台湾偶像剧说起

自从10月去了贰婶的Live,就养成了洗澡时听歌的习惯。足足循环了一个多月贰婶的成名曲,《石楠小札》《长安遥想》《悟空》《三藏》《出塞》《春昼短》……十多首歌来来回回地放。某个运动过后的夜晚,因为想要听一听我的大初心、金在中唱的《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于是打开网易云音乐继续循环。
喜欢金在中已经11年了,其中各种曲折与辛酸难以为外人道,可是那个当下,我想起了一个粉丝做过的视频:《起步走》。在以往种种不堪现实一击的所谓“兄弟情”和“美好”面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为了避免伤害,许多粉丝选择与过往全然地决裂,认为那一切不过是表面的粉饰,是受到利益驱使的虚情假意。可是,隔着这10多年的岁月回望,我也愿意相信,彼此曾经确实付出过真心,但为着不同的追求,所以走到了分岔路口。《起步走》在我看来,就是记录了这些真心、与怨怼和解的视频。“到这里,也许不得不分离,但所有美好的风景,我们都经过,一定会继续,走下去的力气。”
(本来以为找不到了,但互联网果真是有记忆的,视频戳这里:http://compaign.tudou.com/v/522123878.html?f=42828503)

这个视频的BGM,吴忠明的《起步走》,就是一首来自台湾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的歌曲。那天晚上,我把这首歌和蓝又时的《孤单心事》(台湾偶像剧《终极一班》插曲)加进了自己的歌单,也由此展开了一段跨越13年的、与我同龄的女生们都曾有过的台湾偶像剧回忆。

我开始看台湾偶像剧,完全是因为2006年的时候入了飞轮海的坑。而在此之前大火的《流星花园》《战神》《斗鱼》等,我并没有补,倒是之后陆陆续续补过一些《爱情魔发师》《王子变青蛙》《天国的嫁衣》等,还有一些没补完的如《放羊的星星》《微笑pasta》等。大家经常说“全网三百追星姐妹”诚不欺我,无论后来进了哪个圈,里面必有曾经的飞轮海姐妹,也足以证明那段时间他们的知名度和在两岸三地的走红程度,他们的成名作《终极一班》就是我的台剧启蒙。

现在回头看,似乎那些偶像剧讲的都是俗套的故事,却不知为何有着神奇的魔力。《终极一班》是校园架构下的玄幻故事,各种KO榜和战力指数让我们一度着迷,喜欢最后两集才出现的田弘光(吴尊)的与喜欢汪大东(汪东城)王亚瑟(辰亦儒)丁小雨(炎亚纶)的平分秋色,雷克斯(唐禹哲)也是榜单上的大热门。而靠着这个IP继续推出的《终极一家》《终极三国》等,因为加入了一系列过于跳脱的时空设定,反而不为我所爱;近年来推出的演员换光了的续集就更不必说了。
《终极一班》爆红之后,飞轮海正式出道,一系列由他们参演的台湾偶像剧也顺势获得了诸多关注:《东方茱丽叶》(女主林依晨)《花样少年少女》(女主Ella)《公主小妹》(女主张韶涵)都有不错的口碑;后来炎亚纶又演了《死神少女》《霹雳MIT》等,相较于其他人更快地走上了演员的道路。说来很惭愧,当年只是因为颜和音入了他的坑(说炎亚纶是飞轮海的唱功担当并不为过),翻过他的每一篇无名部落格,自己也开了无名,只觉得他是个感性又细腻的少年,有点叛逆,有点个性;他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消失在我的视野里,却在这两年重回我的视线。“出柜”传闻爆出时,我就发过一篇感叹,主题词是“怜惜”;后来他上《演员请就位》,我也想为他的勇气喝彩;再到今天,他接受的一段访谈中讲到“争番位很蠢”和其他大胆发言,我就明白这些年来,他其实一直还是当初模样,心中有一团火,脑后有反骨,做自己认为值得的事,不问世人对不对。“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2008年开始喜欢金在中之后,台湾娱乐圈的种种渐渐淡出了我的视野,但台湾偶像剧却一直在闲暇时光占有一席位置。《恶作剧之吻》和《恶作剧2吻》应该算是台剧当中最知名的IP之一,江直树和袁湘琴的爱情故事,乍看怎么都不配,却又以细节让人感动着。两人之间典型的“女弱男强”的模式,江直树总是臭着一张脸打击袁湘琴,袁湘琴总是唯唯诺诺地顺从,经常让我气不打一处来。最后两人和解了、甜蜜了、Happy Ending了,留下我们这些观众辗转多年,依然在找寻爱情真正的样子。
《斗牛要不要》(2007),Hebe和贺军翔的合作算是比较难得,以篮球为题材,原声带中就有表达男二暗恋心情的《背影》,由林宥嘉演唱;此外S.H.E的《最近还好吗》也是相当不错的一首歌。
《命中注定我爱你》(2008)是陈乔恩和阮经天的大爆之作,而剧中的“便利贴女孩”陈欣怡,何尝不是当代社畜的写照呢?多少人在职场中就是这样一个“便利贴”啊……各种打杂琐事一手包办,职位最低经验最少于是谁都可以使唤,如同便利贴一样“方便”,随手贴,也随手被丢弃。陈欣怡命运的转折在于遇到纪存希,意料之外的孩子成为两人之间的纽带,而当这个“纪念品”消逝,陈欣怡皤然醒悟,重新投入事业,而纪存希则开始了漫漫追妻火葬场之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情节就是孩子没了的时候,两人演技爆发,令人动容。这个剧情套路其实还是不错的,现在挺多网文都还在用。
《下一站幸福》(2009)当中,任光晞(吴建豪)和梁慕橙(安以轩)则用的是失忆梗和家族阻挠梗,梁慕橙受任母的威胁,为了让任光晞好好治病,狠心离开了他,后来发现自己有孕,于是在花拓也的陪伴下,一直独自抚养孩子,直到偶然与病愈且失忆的任光晞再次相遇,才揭开了过往种种,最后Happy Ending。这部剧的原声带相当不错,丁当其实就是那时候唱了《我爱他》开始火的,品冠的《我以为》也是特别棒的一首歌。
《痞子英雄》(2009)应当说是台湾警匪片一个很不错的尝试,演员也是数一数二:周渝民、赵又廷、陈意涵、张钧宁,故事情节也超好的,但是之后衍生的电影和电视剧有点让我看不懂……
《华丽的挑战》(2011)是一部比较特殊的片子,走的是中韩合拍的路数,因为SJ-M当时正在台湾发展,所以崔始源、李东海跟陈意涵一起合作了这部日漫改编剧。我2010年开始追Super Junior,09年看《痞子英雄》的时候就蛮喜欢陈意涵,所以还挺期待的,然而剧情实在是过于Drama又很尬,看点应该就是主演颜值在线吧……

对我产生最大影响的一部台湾偶像剧,当属《我可能不会爱你》(2013),也是我多年来会反复回看的电视剧之一。如此看来,我和林依晨的缘分是真的不浅……(笑)现在想来,之所以那么喜欢这部剧,很关键的就是林依晨终于演了一个我喜欢的女强人角色,程又青。同为狮子女,同样倔强不服输,我们的处事态度、工作方式、人生哲学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我跟她的共情很强,也懂得她的矛盾、脆弱和挣扎。程又青曾经被Nic欺骗过,也为丁立威妥协过,但后来她不愿,更是不能,因为狮子座从来学不会苟且,也学不会将就,这给我的触动很深。所幸,程又青回头的时候看到了李大仁的爱,于是两人修成正果。

对剧集的热爱,让我第一次去台湾自由行的时候(2014年)打卡了好几个拍摄地,比如大安森林公园的舞台、101旁边的竹村居酒屋、象山夜景。这是我第一次拍摄地打卡,之后就是2019年打卡《一把青》了,我们后面再提~
当年剧集播出的时候,我身边也有一个“李大仁”,懂我所有的不安和迷惘,我们曾经无话不谈,也开玩笑提过如果到了30岁都还没有着落就跟彼此在一起,但最终还是渐行渐远。我并不为不在一起而遗憾,因为从始至终我们之间没有男女之情;有时候想起来觉得遗憾的,无非是时间的冲刷后各自有了际遇和生活,偶遇时也只能被介绍为“老同学”,甚至不是“老朋友”。

近年来,台湾偶像剧的市场似乎式微了,但是有深度、有洞见的台湾剧集却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在这个时期,我看且仅仅看过的两部台剧是《我们与恶的距离》和《一把青》。很巧的是,这两部剧的主演都是一个老朋友——《下一站幸福》中的男二花拓也的扮演者,吴慷仁。
先说《与恶》吧,由台湾公视与HBO合拍,主要讲述的是死刑辩护律师的故事,以及在事件当中不同身份的人(加害者、加害者家属、死刑辩护律师、受害者、媒体)的反应及其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剧集的英文译名为The World Between Us,“恶”,就是我们所处的世界。我认为这部电视剧最有价值之处就是呈现了不同的视角,引起社会的反思:“没有父母会花二十年的时间,只为了培养一个杀人犯”,当我们同情受害者、谴责加害者,并对加害者的家庭口诛笔伐之时,更重要的是找到源头,遏制下一个事件的发生。这不意味着我们要为杀人犯脱罪——犯罪就是犯罪,无可辩驳,毋庸置疑,年龄和精神状况都不是脱罪的理由;但是,我们能做什么切实有效的“防御”?我们如何消除下一个“杀人犯”?这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永远无权要求受害者家属“原谅”,但我们希望以后可以减少、甚至没有受害者,希望以后不需要“原谅”。而在披露真相的过程中,媒体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挖加害者的祖宗十八代,或是大肆宣扬受害者的伤痛与仇恨?这也对新闻从业者和舆论导向的指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下两篇评论《与恶》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https://mp.weixin.qq.com/s/7LWojICgO-SBQAsOu0PxGA
https://mp.weixin.qq.com/s/vd8mTsLkG7-gtMQtT6VyPA

看《一把青》则完全是职业当中的机缘巧合。从去年开始,我们语文课程的整本阅读部分加入了白先勇的小说集《台北人》,其中主讲的篇目就是《一把青》和《花桥荣记》。为了增强教学过程中的情景感,我去找《一把青》的电视剧和cut,以期其辅助教学。虽然很快就发现电视剧的情节与原文有不少出入,最终影像资料没怎么用在教学当中,但这也并不妨碍我认为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
《一把青》原文的故事架构背景是抗战结束后的南京及国共内战之后的台湾,时间跨度大致在1945-1955,主要情节发生在国共内战时期,以国民党空军飞行员以及他们的遗孀的经历作为故事主线;电视剧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内战时期的两方对抗以及后期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情节,这些或许都是大陆没有引进的原因。国共内战时期是目前影视及文学作品中较少触及的时间段,实打实的敏感地带;导演曹瑞原曾翻拍过多部白先勇的作品,这次选择《一把青》,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个故事如果我们不讲,以后也没有人讲了。”

空军飞行员和女学生相爱、又在战争时期生离死别的故事,哪怕在我十六七岁的学生看来,都是既浪漫又令人扼腕;这种脱胎于真实经历的惨烈几近虚幻。但正因为我心下深知,哪怕没有郭轸和朱青,那个时代也有千千万万个真实发生过的生离死别不曾被记述,白先勇只不过写下了一个虚构的真实故事,所以我始终无法只把它当轻飘飘的“故事”看。在不被个人意志改变的命运前,每个人都太渺小了,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在时代的巨轮之下,个体只能身不由己地接受那些安排,只能独自承担所有的苦痛与悲剧。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越来越少,我们离那个时代越来越远,但我们必须为后来者留下些什么,我们必须为没来得及说话的先行者发出他们的声音。

找配图的时候,看到了一篇写得不错的《一把青》电视剧观后感,也在此分享:
https://www.douban.com/note/685540290/?cid=57271412

之所以想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网易云音乐给我推送了一个歌单:那些逝去的台湾偶像剧金曲,里面是我十几年前听过的那些歌和故事。整个学生时代,我的感情经历都不太顺利,于是我看了很多别人的爱情,听了很多符合自己心境的歌曲。这些回忆并非一无是处,它永远都是我的一部分,值得认真地回顾和面对。
“爱你是孤单的心事。……只能像一朵向日葵,在夜里默默地坚持。”
“我们的爱是唱一半的歌。”
“我爱他轰轰烈烈最疯狂,我的梦狠狠碎过却不会忘。”
“感谢我不可以,住进你的眼睛,所以才能拥抱你的背影。”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其实从未“得到”;但是另一方面,我其实“得到”了,且从未“失去”。台湾偶像剧并不总是言情烂俗,这其中有各种形态的爱情和相处模式,主角的人生中会遭遇各种意外和变故,没有人能拥有一切,也没有一个结局对所有人都完美。它们反映人性、反映社会、反映我们的失落和期待,关照过去、现在和未来。于是,我们才能够在这真实与虚幻交错的逆流之中,踽踽前行。

“我在等一个人,在等我的永恒,告诉我爱不单行,相信他。”


PS:文中所有配图来源于网络;文字除引号部分外,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感谢您对原创作者的尊重与保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