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文科生的工程師之路

 

本文來自http://blog.csdn.net/liuxian13183/ ,引用必須註明出處!


什麼樣的人適合成爲“程序員”?先來看兩張圖。

      

此圖一出,立即有人調侃:這位同學,看來你很適合做“程序員”啊,畢業記得來華爲報到!


實際上,程序員真的是這樣嗎?對此,博主要說NO,畢業多年,接觸的程序員上百人,這樣的人有沒有,有,但極少。爲什麼“程序員”會被黑?因爲他們沉默、低調、悶騷,不擅長辯解,薪資水平略高,容易成爲被黑對象。而從業人員基本出自理工科,該科男多女少,比例失調,“基佬“衆多,解悶打趣,久而久之,走入社會,接觸女性漸多,容易出現一些失禮情況;這就說到了情商,沒人是天生的高手,都是後期通過不斷學習和修正達到的,難道其他行業沒有這樣的人嗎?


工程師被戲稱爲”程序員“,且分”男猿“和”女猿“(人類的祖先也是猿,是不是有點造物主的意思),一般認爲來自理工科,其實非科班出身的、生物、化學專業的也不少,博主雖然是科班出身,但實際上卻是一名文科生,而非通常認爲的理科生,至於怎麼走上這條”不歸路“,話休煩絮,且聽接下來分解。


初中開始接觸政、史、地和理、化、生:初一政治、歷史、地理,初二生物、物理,初三化學,懵懂少年的求學時代,不知道什麼叫喜好,只聽得老師講”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勤能補拙“,死學硬背,外加理解,政治、歷史、地理成績都還不錯,而生物、化學略有興趣,物理一上課就被”催眠“,效果不要太好!尤其初二時覺得物理這麼難學,以後如果選科可以不讀物理最好了,事實證明,如果這個想法一直堅持就對了。由於其他科成績不錯,物理分數佔比很小,也以一分之差中考志願二中(市排名第三,不算差),結果調劑成功,似乎報了點僥倖的心理。高考會不會也這樣呢?


高一開始,文綜、理綜一起考,總分850能考720,班主任是數學老師,所以引導大家都去報理科,一個口號”能讀理科,不讀文科,文科出來找不到工作“。爲什麼要說引導,班主任的獎金跟考上本科和重點的學生數量來算,除了老師之外,其他一些認同觀念的同學也推波助瀾,結果80%以上同學都讀了理科;然而一到高二,物(物理、生物)效馬上出現,原來可以輕鬆前10名,現在要很努力才能保持15名左右,後來實在聽不懂、弄不會,時間一長,就真的放棄了,專注語、數、外和化學,高三全部複習一遍,結果高考離志願差11分,這個時候才真的意識到,如果自己沒興趣,真的不要勉強!至於什麼叫興趣,怎麼看出來,接下來,我們可以舉個例子:


歷史三道考題,”黃花崗起義的第一槍是誰開的,第二槍是誰開的,第三槍是誰開的,選項是A宋教仁B孫中山C黃興D徐錫麟“,如果你是個文科生,讀過這段歷史,記得黃興連開三槍,揭開黃花崗起義序幕,那麼這題必須是送分題,三題分數全到手,信心十足!相反,如果你是個理科生,對歷史不感興趣,那麼你會想到底是誰開的呢,都像啊,至少也記得一個徐錫麟連開三槍刺殺恩銘,要不一個A,一個B,一個C,至少能對一個呀!對的,不感興趣你就是這樣答題的,博主答物理題就類型讓理科生答文科題,你根據就沒辦法開啓大腦存儲功能!感興趣的有沒有必要你都會記下來,遇到問題會舉一反三,不感興趣打死都想不起來,興趣就是這麼神奇,別不信!至於老師前面說的格言對不對,對肯定的對的,老師說的能錯嗎?關鍵是說的對就一定要聽嗎,聽了就要一定去做嗎?這個很考驗自我決策能力,對於一直依賴家庭成長的小孩來說,做決策都是作文寫記敘文還是議論文,課餘時間複習數學還是英語,關於興趣這個認知問題,小孩做這樣的決定相對來說,是稚嫩的,不成熟的。


   同樣,物理考題也是如此,電路問題,一根電線通過多少電壓,電線會變成電阻、電感、電容?從小對電路不感冒的博主,你說常識性的東西,重力、向心力、電磁力、行星引力等方面瞭解,簡單的題會做,但題目一變種,就像上面的歷史題一樣,懵了是常有的事,這也就是上面講初二時的一次感悟:能不學自己不感興趣的就千萬不要學呀,影響重要關口;事實就是這樣,第1年高考是這麼被影響的,馬上覆讀進入培優班(本來要進兩三百人的復讀班,結果被接下來的班主任忽悠,說復讀班已滿-由此也可以看出,老師們的急功近利心;感言:市排名第1的中學確實好,關注學生的方向,第2壓力大,第3可以說有些扭曲《學校有復讀4年,每年高考600多分的同學》),可以說將物理、生物上在高二落下的知識全部學懂,然而考試仍然考不好,這就是興趣的神奇所在!


也許有人會問,博主你就那麼容易被影響嗎?這樣你以後的人生道路上,能做出成就嗎?今天就好好回答一下你這個問題,選擇理科,當時確實還有個小私心:讀了理科之後,文科方面的東西想學很容易,但讀了文科之後,理科方面東西沒有壓力就不會去學了;然而並沒有過分關注後果,導致高中4年,3年興趣壓抑,加上家裏做米麪生意-靜電引起的灰塵較多,學習環境不好,壓力山大,精神衰弱,幾乎崩潰,能想到的勤奮和苦學都用上,然而效果接近於0,本着專業優先、學校第二的原則,結果第2年離志願又以1分之差。而高考這件事,嚴重教會博主一件事:順勢而爲。


中間小插曲,高考結果,在家無事,天天去附近操場打籃球,家裏本着”藝多不壓身“的理念,給我報了一個計算機班,學習五筆、辦公三劍客、上網。說起來汗顏,中學會用電腦玩遊戲,做flash,高中申請QQ,直到畢業,才真正學會電腦都做些有意思的事情。


接着第3年踏上覆讀之路,去的是市排名第1的中學,校園環境跟大學無異,老師開放,下課教室空無一人,全去操場(與市第3名的下課後,教室仍舊人頭攢動大相徑庭),於是下決心,要努力爭取讀文科,結果一而二,再而三的被班主任拒絕,於是兩週時間,晚自習睡覺不想學,被約談家長,看他實在不想再讀,要不就去讀個本市理工大學的計算機吧,男孩子動手能力強,父親征求我的意見後,考慮到英文和計算機這個兩個優勢,於是再次補錄,以絕對優勢進入軟件學院的計算機專業。


這就是我的”程序員“之路,把選擇的心路歷程公佈出來,希望大家能多關注中學生的心理和選擇問題,幫助他們做出屬於自己的正確選擇,減少”背篙攆船“的事情發生,最後祝每位讀者都成爲棟樑之才!



FAQ

問題1:什麼樣的人可以當程序員?

對計算機感興趣,或者科班出身,計算機學習的是編程語言,屬於高級語言,課程設置如右: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只要操作能力強、邏輯思維可以,不反感數學均可。


問題2:程序員就業好嗎?

據專家介紹,人才缺口幾百萬,大家眼裏的高薪就是最好證明。

我人數據人才缺口約150萬

前程無憂顯示全國IT人才缺口大 加薪幅度領先

報告顯示互聯網人才缺口大 近半爲碩士


問題3:本科可以,還是需要碩士?

君不見,BAT年年提高面試標準,一般考個碩士更好,癡迷計算機者除外,211/985尤佳,其次本科(注意不分一、二、三本),重要!重要!重要!本科即可,不要求幾本((高的畢業pack20萬)),除非985/211外,接着碩士(高的畢業pack30萬)、博士(高的畢業pack50萬),以上數字均作參考;其次學校重要於專業,你可以讀雙學位或者自學均可,求職不怎麼看重專業。


問題4:怎樣切入職場?

學好大學課程,主要是基本知識和大局觀,注意網申和實習機會,提前準備面試;另外算法、安全類大賽也幫助很大,排名靠前直接錄用的也不在少數;如果不幸畢業才找工作,往往畢業即失業,被當作社招,競爭力顯弱,只能靠運氣。



再上幾張程序員日常

             


如下代碼用來實現評論中的url超鏈接。
[url=http://blog.csdn.net/reboot123/article/details/73266776]一個文科生的工程師之路[/url]


謝謝大家,歡迎拍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