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別人在黑暗中看見你,首先得照亮自己!

我該從哪兒談起自己即將要堅持做下去的這件事呢?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是一名中文系學生,和所有心懷夢想的大家一樣渴望着一種肯定,哪怕前途渺茫,未來遙遙無期。

時至今日,“溦蘭”這個名字似乎已經陪伴了我許多年,大概是一個十分青澀的年齡,某一天在字典裏偶然翻到“溦”字,後來看見《說文》裏解釋:溦,小雨也,於是索性在後面加上了我尤愛的“蘭”字,便有了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名字。

在我資歷尚淺,從未以這個筆名發表東西以前,我就漸漸把我的QQ、微信以及各種社交軟件的網名都換成了它,這總讓我想起我的古漢語老師說我們的網名其實在古代都能算一個人的“號”,於是他提起他女兒便一本正經地在QQ上號了個“朱一龍老婆”令他十分崩潰,引得我們鬨堂大笑。

常有朋友問這個名字什麼意思,我總是照着自己淺薄的理解,把它解釋爲“雨中幽蘭”,也就是現在這個將要陪伴我,也或許有幸能夠陪伴你的公衆號,一個遺世獨立,卻又無時無刻不在聯繫着一羣人的地方。

我始終弄不清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偶爾嘰嘰喳喳,在熟識的朋友面前有着說不完的話,但更多時候常常是一個人感受着年齡以及生活的各種變化,在自己的世界裏掙扎。當決定建立這個地方的時候我正好20歲,一個對我來說剛剛好的年紀,一個95後的中文系學生,專心致志啃課本的同時也在恰如其分地關注着自己。

在我剛開始我的大學生活時有過那麼一段時光,我也總是和我的室友們一起,逛街,喫喝,追星,互推化妝品,然而沒過多久,我開始覺得有些不自在,因爲大家興趣愛好總會有些不同,總是在遷就別人或者讓別人遷就自己。漸漸地,我開始意識到身邊的人變得人云亦云,譬如如果不知道某位稍顯小衆的明星便會被認爲寡聞,人人都閒在寢室追劇而你積極去參加活動便會被背地裏冷嘲……

我們無法反駁這是一個很普遍的集羣現象,只是身處人羣的我們,往往會漸漸習慣,繼而迷失自我。

我絕不是揚言特立獨行有多好,只是有些時候我們真的應當給自己留一片“私人領域”,趁着夜深人靜時品味一首歌、一本書、一部電影,卸下白日裏的種種附和,用心傾聽自己所感受到的生活的寧靜與美好,跟着自己的心獨自去感悟,去成長,而不再人云亦云。

在我創建“雨中幽蘭”這個公衆號以前,我也有過那麼一段時間過分焦躁,隨大流般功利化,常常在沒有開始一件事以前就追問所得到的價值,急切渴望着名與利,直到後來經歷了越來越多的不如意,才明白要想別人在黑暗中看見你,首先得照亮自己。正如這個公衆號的名字一樣,我希望自己能在這個不是那麼“寧靜”的現實中堅守一顆詩意的心,享受當下,享受每一首隻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歌,一部電影,一本書……無論生活如何給予我們痛或不痛,我們總算還擁有自己,擁有一顆不懼風霜的詩意之心。

我想這就是它存在的價值,不一味追求功利,不譁衆取寵,只專注內容,營造一片淨土,然後迎接那個正在歷經生活苦辣酸甜的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