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聽孩子的聲音,不要急着替孩子做決定 靜下心,多聽聽孩子的聲音 鼓勵孩子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你小時候有經常不情願的接受父母的一些決定的經歷嗎?讓你做他們眼中可能對你有好處的事情,但你內心卻特別排斥。我相信多多少少很多人都有過,而且不止是在幼兒時期,包括後來的青春期、成年期還都活在父母的一條龍服務中。

靜下心,多聽聽孩子的聲音

孩子跟父母之間的聯結真是非常的奇妙,以血緣爲紐帶建立的情感,有時候感覺真是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好像一句“聽我的,我是爲你好”就可以像控制木偶一樣控制孩子的行爲和想法。

最典型的就是孩子喫飯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多喫胡蘿蔔青椒對身體好,就算有的孩子不喜歡喫,家長也能用各種辦法讓他喫下去。總是覺得他還小,懂什麼,不喫飯就是偏食,卻從沒過問過孩子真正想喫什麼,或者耐心的告訴孩子不喜歡喫這個菜,可以給他換一個菜。

還有一種情況也是非常的普遍,“媽媽喊你回家穿秋褲”,這也是許多人都特別無奈的一件事。天氣剛開始轉涼了,父母就開始敏感起來了,各種秋衣秋褲準備起來了。不管孩子覺得冷不冷,早上一起牀,二話不說先盯着他們把秋褲穿上。但實際上,每個孩子的體質都是不同的,特別是處在幼兒期的孩子穿衣服更是一門學問,弄不好的話很容易導致孩子生病。

不止這些,生活中還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看出家長有時候總不知不覺的過度的去主宰孩子的想法。他們知道自己曾經當孩子的時候也不喜歡什麼都被父母管着,什麼都讓父母決定,但自己成爲父母的時候又不知不覺得控制不住的去幹涉自己的孩子。也許這就是很多父母普遍的一種通病,生怕自己忽視了哪一點就會給孩子的未來造成影響。

到再長大一點上幼兒園上小學了,又各種的給孩子報補習班、興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少上一節培訓補習課就會被其他孩子甩掉幾十條街。什麼奧數、圍棋、鋼琴、畫畫等,都沒等問孩子喜歡哪樣,就先把自認爲市面上最火爆家長口口相傳的最有發展潛能的那一類培訓班給孩子火速報上。

什麼都幫孩子決定好了,讓孩子照做就行,這種做法看似讓孩子少走些彎路爲孩子好。實則不然,父母總是替孩子決定一些本來他們自己可以決定的事,會減少孩子自己體驗生活的很多機會,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應該給他們自己做決定的權利,也許孩子不一定做的多好,但是父母應該做的是引導着改正


鼓勵孩子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有個小外甥,今年有七八歲了,他的媽媽就是典型的什麼都要幫孩子安排的好好的,包括現在要學些什麼,連將來他要當什麼都給孩子設想好了。

每次我去他家裏跟他玩的時候,他就老跟我吐槽說:“阿姨,你看我媽又給我報少兒圍棋班了”

我問他:“那你喜歡圍棋嘛?”

他怯怯的說了聲:“我可以說我不喜歡嗎?可是媽媽告訴我聽她的就對了”。

這回答聽的我簡直哭笑不得,最後我跟她媽聊起這事問她媽:“你每次給孩子做決定前有先問問孩子的真實想法嗎?

她媽說:“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他知道什麼跟什麼

那你知道你每次都這麼強勢的替孩子做決定,告訴他只要聽你的就對了,要是有一天他長大了,你們都不在他身邊的時候,他聽誰的纔是對的呢?他以後還會有自己的主見嘛?”我再一次對她發出疑問,這回她陷入了沉思,回答不上來了。

學會放手是每個父母都要學習的一個過程,多聽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讓孩子在幼小的時候就要培養他們自己能爲自己生活做主的能力。也許他們會走一些彎路,會喫一些苦頭,這不正是成長的一個過程嘛?

如果父母太多的干涉孩子,從來不聽聽孩子的聲音。久而久之,孩子很慢慢的被消磨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找不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會在到了人生做決定的時候變的猶猶豫豫,這無疑對孩子以後的成長和生活非常的不利

還有父母對孩子生活上什麼都事無鉅細,慢慢的就會讓孩子對大人產生依賴,以後發生什麼事情要是沒有大人在身邊就會變得手忙腳亂、無所適從。

有遠見的父母,在關於孩子的每件事情上都會讓他們參與,鼓勵他們大膽的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哪怕想法不是很好,如果過多的忽略孩子的想法,幫孩子做決定,有可能孩子以後還會怪你,如果你讓他們自己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再去判斷哪些對自己好,哪些對自己不好,再好好引導,這樣的方式能讓孩子更加的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也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和對自己未來負責任的態度。

龍應臺寫過一本書叫《孩子你慢慢來》,小編特別的想告訴很多的家長,孩子在幼兒階段的時候,“寶爸寶媽們,你們也可以慢慢來”,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周圍的各種競爭環境可能會讓你不自覺的加快的腳步,但是孩子的成長是急不得的,就像澆灌一朵花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