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野蒜篇

     

        已是三月底,气温陡然上升,棉袄已是穿不住了。想想,该是挖野菜的时候了。

        家乡有一种野菜,我们叫它“大脑菇儿(音)”,学名叫“野蒜”。从茎到根,都与大蒜极像——绿的叶,白的茎,也似蒜的辛辣。春日的"大脑菇儿",茎叶要比家蒜纤细柔嫩得多。通常一拃左右长的叶,可食用的鳞茎大的不过大拇指指甲长的直径。它的茎多是扎在土里的,鳞茎越大,扎得越深。很多时候,你看地面上细细的叶,以为土皮之下就是你要的美食。谁知,一铲,两铲,三铲,还是看不到它现身。一不留心,就可能把茎拦腰斩断。可是,它确是最“早起”的小家伙。当春寒刚刚退却,它就悄悄地探出头来了。它生长迅速,很快,田地里,草甸上,到处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的生命力又极强,将它的根须埋到地里,它就会重新生长。

        野蒜的吃法也是多样的。洗净,蘸着酱生吃,这是原滋原味的吃法。野蒜的辛香,配上酱的豆香,吃进嘴里,满口的春的清香。还有将它放在蛋液里、摊成蛋饼的,不仅多了几分蛋香,又是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还有一种更"高大上"的吃法:包饺子。馅料是咸白菜、豆腐,将"大脑菇儿"切碎,再配上点儿虾皮。饺子皮一定要是秫面的。东北的大咸白菜,东北的卤水豆腐,还有东北的秫米粗面。包出来的饺子长长大大的,像东北的人,质朴粗犷。咬一口,心里不禁感慨:真是一种美味呀——一种蕴着野趣的美味,一种只属于春天的美味!

        为了这美味,是时候拿起小铲子、小锄头,到田野里去,把它们采回家了!

        也把春天采回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