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美美下架視頻:網友們不想看到的,可能正是他父母所樂見的

初二學生鍾美美,因爲在自拍的視頻裏對老師惟妙惟肖的模仿,火(出名)了。

與此同時,他所在的學校和當地的教育局,也“火”(發火)了,據說還約談了鍾美美,讓他“拍一些正能量作品”。

很快,鍾美美下架了模仿老師的視頻。

看了不少微信公衆號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對教育局的“約談”進行批評的,作者們不約而同的認爲:教育局和學校施予的壓力,是鍾美美下架視頻的根本原因。

如果是以往,我會毫不猶豫的和這些公號的作者一起,指責教育局動用行政權力,粗野蠻橫的去幹涉一個孩子的創作自由,扼殺一個孩子的純真天性。

但是,作爲家裏有孩子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家長,我隱約覺得,把屎盆子全部扣到學校和教育局頭上,可能並不恰當。

要說明這點,需要先來玩玩角色扮演:如果你是鍾美美的父母,面對孩子的突然爆紅,你心裏是開心多一點還是擔心多一點?

坦率的說,如果我是鍾美美的家長,我心裏的擔心會多過開心。

一個初二的孩子,馬上就要進入初三,一年後就要參加中考。

有孩子在讀書的家長都明白,中考的重要性其實一點也不亞於高考——考上一個好高中,基本上就等同於拿到了重點大學的門票。

在這種時刻,家長最關心的是什麼?不用說,肯定是孩子的學習。

作爲鍾美美的家長,在孩子模仿老師的視頻沒有引起太大關注的時候,他們可能很開心——畢竟,誰不希望自家孩子多才多藝啊。

一旦他突然爆紅,網友和周圍人都開始關注他、討論他,走到大路上都可能遇到狗仔隊或是索要簽名的崇拜者。

而只有十多歲,心智還很不成熟的孩子,完全可能被這些議論和崇拜搞亂心思、無心學習——如果你是鍾美美的家長,再去看孩子的那些視頻,你還能像網友一樣被逗得哈哈大笑嗎?

更何況,藝術來源於生活,鍾美美的視頻,很可能來自他對學校某位或某幾位任課老師的模仿——如果你是鍾美美的家長,會不會擔心這些老師發現鍾美美在模仿他們後,對他心生怨怒,甚至偷偷的給他穿小鞋?

有人可能會說,他家孩子那麼有才,怕什麼呀,讀不了大學還可以去演戲嘛,不知道有多少演藝公司排隊準備籤他呢。

這樣的說法看起來很有道理,卻根本無法撫慰家長那顆“一切爲了孩子,爲了孩子一切”的心,他們仍然會有無數的擔憂和考量:

這些演藝公司現在想簽下我的孩子,是不是看到他現在很火呢?

等這波網絡熱度過去了,他們還會對我的孩子這麼熱心嗎?

另外,我的孩子畢竟沒有經過專業的表演訓練,他如果進入這行,到底能走多遠呢?

然後,他們就會做出如下決定:爲了不浪費孩子的表演天賦,讓他走得更遠、更好,我要把他送到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進行深造。

可是,你知道的,這些都需要參加高考,需要孩子有很好的學習環境和一羣至少不給他穿小鞋的老師。

寫到這裏,我覺得可以說出我的結論了:

就算沒有教育局的“約談”,爲了孩子有更好的未來,鍾美美的家長,也很可能會主動撤下鍾美美那些模仿老師的視頻。

別誤會,我得出這樣的結論,絕不是想說,鍾美美下架視頻,教育局和學校完全沒有責任——畢竟,對鍾美美(肯定還包括他的家長)的約談,是當地教育局自己也承認的事實。

我想說的其實是:鍾美美下架視頻是網友們不願意看到的,卻很可能正是家長主動去做的。

作爲家長,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孩子的未來;而在當下中國的現實裏,一個孩子的未來,還離不開升學、學校和老師。

當地學校和教育局的約談,可能並不是鍾美美及其家長做出決定的根本原因,說得嚴重點,它可能只是鍾美美家長在百般糾結、舉棋不定時,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當然,這個事件有價值的地方,還在於它給所有學校,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門提了一個醒:

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處理一定要慎之又慎,最好連“約談”之類的事情也不要幹——否則,就算駱駝是自己垮下去的,人們也會說,你的“約談”,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別怪人們會這麼想,誰讓你們總是那麼強大,以前還老是那麼蠻橫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