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你知道多少?

前些天,有幾個外地朋友相約過來看望我,可把我高興壞了。按理說一個大老爺們,有什麼好看的,可對於一個獨居深山的人來說,在淡忘的歲月中依然有人記起你,不遠千里來尋你,那已不是一般的情誼。

有道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整理一下環境,準備一些綠色食品,一番忙碌自不在話下。

我“慷慨”的拿出最後的一點自制的雲夢山茶招待他們。說到這茶,那是有一次我在半山腰找藥材時無意中發現的,這裏海拔800多米,半山腰以上經常雲霧繚繞,我於是給它起名雲夢山茶。可惜數量不多,採一次也就兩斤左右,就算這兩斤我也留不住,被聞訊趕來的幾個“土匪”瓜分了,他們寧願用上好的龍井,精裝鐵觀音交換。

在簡陋的茶桌前,我正給他們倒茶,其中一個卻指着我院子邊上的一棵荔枝樹問是什麼品種。我轉頭一看,那是兩年前種下的妃子笑,樹冠雖然還不是多大,卻已開始掛果了。

等我回過頭來時,茶水已溢了出來!那朋友卻大聲怪叫道:不歡迎我們過來你就直說嘛,用不着這樣拐彎抹角的,我們走吧!

我知道他們是開玩笑的,但還是誠懇的給他道歉了。

倒茶不能倒滿,那是欺客。抖音上經常見到有人就是拿這個來編段子的。客人落座後給主人遞煙,主人不接,主人給客人倒茶水時溢滿出來。客人見此已明白主人態度,於是端起茶水舔一舔,示意來過,然後將整杯茶水倒掉,將茶杯倒放,表示以後再也不會過來喝茶了(有斷交之意)。

其實在茶桌上還有很多細節,如果稍不注意,碰上講究的人可能就容易產生誤會了。

比如主人給客人倒茶,洗茶後的頭漏茶,要看客人有幾位,如果人多就要掂量一下茶水量,務必所有落座的客人都倒上。

泡茶不過三,同一泡茶泡三遍就要換茶了。繼續泡已沒有茶味,倒給客人喝的相當於白開水了。

主人給客人倒茶,客人通常都會屈指叩擊桌面三下,以示感謝。如果主客之間是朋友,平輩,通常是食指和中指,如果客人輩分比主人低,或主人是比較尊敬的人,那就是五指叩擊了。

傳說這叩指禮是當年乾隆微服私訪,侍衛不便叩謝,以屈指代替而流傳下來的,也不知道真假?

華夏的茶文化源遠流長,我所知有限,歡迎各位老師指點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