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拖延是种病?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做事缓慢,拖拉时,我们会下意识地说这个人有“拖延症”。

但拖延真的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吗?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如果拖延没有一点儿好处,那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自称为“拖延症”患者呢?

(一)发现内心想法

仔细回想自己的拖延行为,你是在所有事情上都拖延,还是只在某些事情上拖延呢?

一个编辑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说,“我觉得自己有拖延症,不知道怎么办。”

朋友问编辑为什么会这么想,编辑说他现在在编一组稿子,觉得这组稿子很难,经常不想去动。

朋友又问:“你觉得难在哪里?如果做得不好,谁会评价你呢?”、

编辑想了想说,是这个稿子的作者。

原来这个稿子的作者是个很有名的学者,但性格不太好,编辑一提意见这个作者就会生气。

编辑是担心这个作者会反驳他的修改意见,所以一直拖延着。

拖延其实只是一种现象,如果你认真观察它、感受它,你会发觉它只是把你内心真正的想法传达了出来。

拖延让自己发现内心的想法。

(二)找到更重要的事情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如果每件事都能按时按量的完成,那我们就不是人而是机器人了。

当你在内心抗拒做一件事而开始拖延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事情其实根本没必要做。

我很不喜欢整理房间,因为每次整理都要花大半天的时间,扫地、擦灰、拖地、整理物品,忙完之后一看房间,并没有感觉有多大的变化,所以对这件事我的兴趣很低,一般都会拖延。

但总被催着整理房间,我也有些颓废,于是我就想着有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方法呢?

结果我真的发现有这种方法!

我拖延着不去整理房间,把时间花在了学习整理房间一劳永逸的方法上。

看完这个方法,我意识到以前我做的整理就是在做无用功。

运用了新学习到的整理房间的方法后,我不再需要经常整理房间,彻底从这件事中脱离出来了。

(三)提高抗压力

总是赶在截止时间线上完成任务是一件很刺激心脏的事情。

刚开始我在一个社群进行每日打卡和录音时,临到截止时间我就很焦虑,很着急,担心自己会超时。

在工作中,我也做过在截止时间前一晚上熬夜把事情做完的经历。

在这两件事上拖延当然不算好,但是我发现屡次经历这样像过山车一样的踩点事件,我的抗压能力变得极强。

一次学校突然给老师布置了大量的工作,要老师们在2天内完成。这些工作量哪怕是两天什么都不做,都不一定做的完,而我们当时还要边上课边抽出时间去完成。

很多老师都感到压力很大,觉得这些事情根本做不完,在办公室生气、愤怒。

而我却很淡定,因为我知道只是焦虑、着急事情不会解决,只有去做,事情才能被解决。

在焦虑中久了,自然就会生出一套应对焦虑的方法,抗压力自然而然地也提升了。

在拖延这件事上,我不会再一味地让自己不再拖延,而是去感受自己为什么拖延,发现真正的原因,对症下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