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走向未來人的川藏之旅(十七)

                驚心鹽井村

        話說我把車停在除了緊挨着的山體、前面左面只能看見黃昏時分暗藍的天空,確實有點緊張了!下車四處查看了路況:向前1米右轉30度下坡可以繞過右側山體,但是剛夠一輛車通過的“崎嶇”土路,視野極差的情況下,太容易開到“進退兩難”的狀態,一個不留神還可能掉進左邊湍急洶湧的瀾滄江!更困難的是,即便我開過去了,夜幕下,一個人開回來的難度更是不好估量!帥歐巴的電話還一直不在服務區!

        權衡再三,我還是把車倒回了土路的起點位置,並趁能見度還夠的時候調轉車頭,停靠在路邊,然後帶上頭燈、登山杖(防野狗之類)等,揹着相機,走進鹽井村採風……

        鹽井村屬於西藏昌都芒康縣納西民族鄉,位於瀾滄江東西兩岸,鹽田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是西藏茶馬古道的起點。鹽井鹽田也是世界上獨有的人文景觀,有人說這道人文景觀現在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曬鹽風景線。

        鹽井村據說分上下鹽井村。

        資料顯示,東岸的上鹽井村有一座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想必信徒們使用的全世界唯一的一套藏文版《聖經》與聖母瑪麗亞像前敬獻的哈達,定會使得這裏擁有其獨特的文化風情。

        下鹽井村,我查了地圖與百度,最終我的理解應該是加達村——鹽田歷史文化展覽館的所在地,它的位置比隔江相望的上鹽井村低了好幾百米!也就是說,我去的地方是古鹽田的加達村。

      一篇遊記裏說,這裏目前有鹽田3454 塊,從事製鹽勞動的純鹽民有 64 人,農牧勞動和製鹽兼營勞動的人有 2013 人 。 鹽的生產方式是 世界上唯一的、 最古老和最原始的 。 人從梯子向下深入到洞底幾米至十幾米的深處,將滷水背上來倒在鹽田裏,經過強烈的日光照射,水份逐步蒸發,完後就是鹽粒,曬乾運入市場 進行 商品交易。每塊鹽田產鹽約十幾斤,三至五天掃一次,天氣不好的時候十五天左右掃一次,桃花盛開的季節也就是農曆二、三月份時的鹽(也叫“桃花鹽”)產量最高,質量最好,價格也比平常高。年產鹽量約 300 萬斤,收入 100 萬至 130 萬左右。鹽的銷路比較廣,除銷往西藏昌都的貢覺縣、察雅縣、左貢縣、八宿縣、芒康縣、林芝的察隅縣外,還銷往四川的巴塘縣、理塘縣、康定縣,雲南的德欽縣、香格裏拉縣、維西縣等地。主要是以鹽、糧交換的方式爲主,特別是牧區最喜歡鹽井的鹽,說牲畜吃了此鹽身體長的較爲結實、肉多。

        比較奇特的是,同取一江水,江東產的是白鹽,而江西岸產的則是紅鹽!

        我沿土路往村裏的方向走了幾百米,只遇到鹽田裏有一個女人在操勞,我心裏掛掛着原計劃帶我沿江邊山路過來拍片的帥歐巴,這種黑夜裏他一個人沒有頭燈走在山路上、手機還沒有信號、一個不慎……等各種畫面在我腦海裏浮現,還有全團人已經到了譚姐他們找到的飯店等我們(他們也沒聯繫到帥歐巴!)一起喫飯,匆忙拍着照片,也一直沒有聽懂鹽田裏那個女人對我高聲喊着什麼……便拍了兩張長曝,就急忙趕回了酒店。

        前臺服務員告訴我:這裏除了移動,其他都沒有信號,帥歐巴“剛回來,去飯店了”,我才帶着一顆石頭落地的心,與剛好下課的TT找飯店去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