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時節話植樹

植樹時節話植樹

3月12日植樹節,這個日子也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紀念日,孫中山生前特別重視植樹造林,所以在1928年,國民政府爲了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把原來定在清明節爲植樹節,改爲3月12日。新中國成立後,1979年,經過鄧小平提議,人大常委會通過,將每年3月12日定爲中國植樹節。

其實在中國古代,政府和老百姓在清明前後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中國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的是西魏北周時期的韋孝寬,這個人應該被我們記住。

關於植樹造林的詩歌也有很多,中國人和花草樹木有着不解之緣。

在《詩經》中有:“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故鄉也被稱爲“桑梓”。

《孟子》中說:“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事在春天植樹造林,可是最大的道德行爲啊!

陶淵明的詩:“榆柳蔭後園,桃李羅堂前”,“縈縈窗下蘭,密密堂前柳”,陶淵明又稱“五柳先生”,看得出來陶淵明對柳樹情有獨鍾。

白居易也說:“白頭種松桂,早晚見成林。不及栽楊柳,明年便有陰。”

古代人植樹,固然有美化環境的意識,但更多是賦予自己的精神情懷。

現在我們國家大力提倡植樹造林,毛主席認爲森林事很寶貴的資源,在上世紀50年代就號召:“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並且吟詩作對:“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周總理也對植樹造林特別重視,強調“植樹造林是百年大計。”鄧小平提倡:“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建設社會主義、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事業,要堅持20年,堅持100年,堅持1000年,要一代代地永遠幹下去。”

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已融入我們偉大的“中國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