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蒙克:为现代人焦虑“呐喊”的挪威表现主义画家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 1944年1月23日),挪威画家。他的作品《呐喊》已经成为世界艺术最具标志性的形象之一。

画家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独树一帜的艺术形象,与画家的成长与生活经历高度相关。

疾病、丧亲之痛,以及对家族精神病史的恐惧给他的童年蒙上了阴影。

在奥斯陆皇家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蒙克在汉斯·杰格尔(Hans Jæger,挪威作家、哲学家和无政府主义政治活动家)的虚无主义影响下,进入了挪威的波希米亚群体,开始了他的“灵魂绘画”阶段,深入挖掘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进行创作。

于此,形成了他独特鲜明的风格。

旅行以及社交给蒙克带来了新的影响和灵感。

在巴黎,他从保罗·高更(Paul Gauguin)、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和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他们对色彩的运用。

在柏林,他遇到了瑞典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并给剧作家创作了肖像画。而当时蒙克正在着手创作他的重要组画《生命的饰带》(The Frieze of Life),描绘了一系列深刻的主题,比如充满爱、焦虑、嫉妒和背叛。作品包括深深地沉浸于自然的主题《风暴》、《月光》和《星夜》,以及揭示爱的阴暗面的《玫瑰与阿美莉》和《吸血鬼》。

《呐喊》是在克里斯蒂亚尼亚(奥斯陆旧名)构思的。

据蒙克说,他在日落时分外出散步,“听到了大自然发出的巨大的、无限的尖叫”。

这幅画痛苦的表情被广泛认为是现代人的焦虑。

随着他的声名鹊起,以及财富的增长,他的情绪状态并没有保持稳定。

1908年的一次精神崩溃,迫使他戒酒。

好消息是,克里斯蒂亚尼亚的居民越来越喜欢这位天才画家。

于是,他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克里斯蒂亚尼亚的博物馆里,心情也有所好转。

他的晚年是在平静和隐秘的工作中度过的。

尽管他的作品在纳粹德国被禁,但大部分作品在二战中幸存下来,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666”,免费下载《袁腾飞讲历史》视频全集。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555”,免费下载《娱乐圈演义》1000页+epub格式电子文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