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疑心

        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陳宮救了他。陳宮自以爲遇到了良主,想輔佐曹操匡扶漢室。於是棄官加入曹操的陣營。兩人一路逃,半路投奔了呂伯奢家。呂伯奢囑咐下人殺豬相待,自己出村沽酒。曹操下榻休息,聽屋後有人說:“綁起來殺了”,疑心一起,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呂伯奢一家全給殺了。

        有人說殺害呂伯奢一家,發現一點苗頭不對,爲什麼不問清楚呢?如果真的是要殺曹操,那曹操怎麼可能還去反問他們是對是錯呢?但是這種“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做法令陳宮寒心,最終陳宮離曹操而去,只留下一柄想殺無義之人的劍。

      曹操多疑是遠近聞名。可是每次疑心一認定,就快刀斬亂麻,也因此錯殺過很多人。可是這樣決斷的君王,在三國時期怕就曹操這麼一位統帥吧。疑心沒有讓曹操失掉江山,相反三國演義裏的曹操身邊能臣武將不在少數。這當然歸功於他愛才的好名聲。

      君王的特性,獨斷專行,這一點我覺得曹操就是如此。能知道時代所需,知道自己所需。他自然也知道自己的缺點,但是他自私,允許這種多疑,只要能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反思一下,爲何這麼性格鮮明的一位人物功過被後人說得那麼多,那麼透。拋開好壞,只看思維,多疑讓曹操多了很多看事情的角度,來保證他的下一步利益。生逢亂世,疑心確實能讓人規避掉一些風險。但曹操也因此錯殺過許多人。有好也必然有壞。

        赤壁之戰曹操聽信蔣幹之言,斬了蔡瑁張允,以致水師無良將。最後兵敗而逃。這一戰可是讓曹操一統天下的步伐給推了回去。這裏不看歷史的必然性。只看疑心對曹操的影響,對三國演義裏面被錯殺之人的影響,對他個人事業發展的影響。

        單純懷疑不至於有這樣的效果。懷疑之後這種僅靠自己判斷出來而沒有充分驗證的做法不可取。即便確實得到充分驗證,利和弊的選擇也並簡單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