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作文》摘记1(1—16页)

《怎样作文》作者 张中行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一 缘起

1.开场白中约法二章:(1)教师讲的是教师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学生容许有自己的看法,甚至应该有自己的看法。(2)教师非全知全能,也会讲错了;如果错了,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平淡视之,不要觉得不好意思。p2

二 什么是作文

1.文,目的不同,体裁不同,篇幅不同,写法不同,自然有难易的分别。却不当因此而分高下。一张便条,写得简练、明白、得体,在便条的范围内说,同样是优秀的。P5

2.所谓作文,不过是把经过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话写为书面形式的一种活动。

这样认识有什么好处呢?好处至少有两方面:一是有较大的可能把课堂去变为随时随地学,因而会收效快,收效大;二是有较大的可能把命题作文有关的种种胶柱鼓瑟的信条忘掉,这就会比较容易地做到思路灵活,文笔奔放。总之,为了化敬畏为亲近,易教易学,把作文由“象牙之塔”拉到“十字街头”是有利无害的。P6

三 为什么要作文

1.文所传的不只是话,而远远超过话。

一精确。又可以分作三个方面。(1)简练。(2)有条理。(3)确切。

二是深远。(1)难明之理。(2)难表之情。

三是优美。

它(文)是表情达意的更好的工具,学会使用它就会有大成就才能有大成就,这样人生上寿不及百年,柴米油盐杂事无数,还要不惮烦而用力作文,其原因就是非常明显的了。P8-10

四 言为心声

1.分高低,主要看两个方面:(1)内容,也就是所表达的是什么事实、什么知识、什么思想感情等;(2)怎么表达的,也就是用什么体裁,行文能不能确切、简练、优美、有条理等。P11

2.评价内容的好坏,可以从四个方面衡量:

一看是否“真实”。就是说,无论是外写内,都真实就好,虚假就不好。 二看是否“通达”,就是说文中如果有自己的什么思想认识,这思想认识即使够不上什么惊人的创见,也总要用现时的知识水平衡量,绝不含有陈腐愚昧,至于使人齿冷的成分。见识正确,才谈得到通达。

见识是学而思,思而学,逐渐增长的,未可一蹴而就;但作文要重视见识,写见识,却是由一执笔就应该长记于心的。

三看是否肯定“恳挚”,通达主要是就见识说,恳挚主要是就感情说。写文章,目的是让看到的人信服,求人信服,自己先要有可取的见识;还要让看到的人感动,求人感动,自己先要有恳挚的感情。

3.四看是否“高尚”。就是说,所表现的知识、思想感情等能不能引导人,促使人求好、求向前、求向上,能是好的,不能是坏的。p12-16

感悟:

作文,课堂之外的写作,大于课堂之内。它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教学习作,从执笔之初,就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真实、通达、恳挚、高尚。这是应该长记于心的。“通达”“高尚”,对小孩子来说,要求可能高一些,这是一个方向,朝着这个方向走,就是对的。这四点,也是我今后评价学生习作的一个标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