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苦難 立地成佛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雜談

新年新氣象!讀書速度也上了個嶄新臺階啊!這不,纔沒幾天“又”讀完了一本嘍……

就是這本號稱影響了幾代人的“神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雖然這是本很“著名”的著作,但我以前是沒有讀過這本書的。可能聽過幾段該書的“小說連續廣播節目”,但是也是沒有完全聽完過。

現在的“新新人類”大概連“小說連續廣播節目”這樣的名稱都沒聽過吧?那其實就是屬於舊時代的“有聲書”。但又有別於更加古老的“評書”、“單口相聲”這樣的藝術形式,而是更加“現代”一些,更加的貼近原著一些,而少很多講述人自己的“添油加醋”、“加料”。

我們小的時候,還沒有網絡這回事,更別提移動網絡了。連電視機都是屬於非常“奢侈”的物件。我記得我家裏的第一臺電視機應該是爸爸爲了看一九八零年那屆世界盃足球賽,下血本花了五百元錢,買的一部10英寸的黑白電視機,還是日立牌的。這五百塊錢在當時每月只有不到一百元總收入的我家來說,真是一筆“鉅款”!

當時我家還是住在平房裏,有點像家屬大院的性質。世界盃期間,每天晚上都有好多鄰居要來我們家裏看電視,好不熱鬧!

後來爲了不影響我和哥哥的學習,平時那電視就放進了一個專門的櫃子裏,上面有門,門上還上了一把好大的鐵鎖。鑰匙當然是在家裏最權威的人——媽媽手裏了。所以,後來開電視的時間越來越少了,來看電視的人也少了。當然也是因爲其他人家裏也都陸續地置買了電視。

而在有電視之前的最主要“娛樂”項目,就是——收音機。

小時候最愛聽的就是兩個節目:小朋友都喜歡的“小喇叭”,還有就是“小說連續廣播”。印象比較深的除了幾個比較著名的傳統評書外,還有《夜幕下的哈爾濱》、《木偶流浪記》、《悲慘世界》等等。《夜幕下的哈爾濱》還是聽的後來演和珅的那位王剛主講的。這是題外話了。

當時這《鋼鐵是怎麼煉成的》應該也有過連載播放的。但在我還是一個少年的時代裏,這本書已經沒那麼“流行”了,或者說沒太多受到教育部門“重視”了。

既然廣播都沒聽過,就更別提書了。我們那個時代的課外讀物是屬於武俠的世界:梁羽生、金庸,再到後來才發現的,我最愛的古龍。

而這次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原因,卻是因爲她成爲了女兒學校的推薦“課外讀物”(後來得知這是教育部的規定……)。另外還有幾本,都沒什麼太深的印象了,只是這本書因爲小時候時就經常的被提及,並且其中一段還入選了初中的語文課本。極富盛名之下兼之我一直都沒有讀過,於是就也推送到了我自己的kindle上,成爲了我的“睡前讀物”了。

說來也是慚愧,這本書其實看了好久好久,大概有好幾個月了,不知道是不是都快半年了……女兒都讀了三遍還是四遍了,而我卻還是在斷斷續續的“苦讀”之中。

這本書還真是很合格的“睡前讀物”,因爲每次打開她,讀不到十分鐘就會“昏昏然”欲尋周公神聊了……

湊巧的是,我恰好在今年的開始這幾天,把她給讀完了,倒是和同樣也是前幾天讀完的,同樣也是“跨年度”閱讀書本:《心外傳奇》一道爲我今年的“閱讀大計”開了個好頭!哈哈哈!

還是說回這本書吧。

小說的大背景是俄國“十月革命”前後,敘述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從一個懵懂少年,成長爲青年的故事,算是一本人物傳記式的小說吧。

讀完後的感覺就是,保爾可是相當的“先進”和“革命”啊!但是那樣的人現在大概是不會再有了吧?

但是,保爾的那種面對困難和人生的困境依然保持的那種無畏的精神,那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卻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和尊敬的。

在小說的最後,保爾由於年輕時在鐵路工地上受到的凍傷以及其他的傷害,最終變成了半身不遂,無法行走。這在其他一般人身上,也是很大的打擊和傷害了,何況保爾又是那種片刻不能停下來休息,永遠需要工作、學習的人。

但“苦難”遠沒有結束,後來保爾的雙眼更是因爲發炎而最終失明。連續的沉痛打擊之下,讀者都難免會產生:“這誰受得了啊!”的感嘆!一般的人在命運如此的“戲弄”之下,恐怕早就繳械投降,苟且餘生了。

然而,保爾並沒有。他並沒有向所謂的命運之神屈服,他仍然綻放出強大的生命力、戰鬥力。失去行動能力、雙目失明的他竟然還經常召集青年人到他的身邊來,領導他們開展學習、談心、小組活動。在此情況下,他竟然還寫了一本小說!這還沒完!這本小說的初稿在他的前同事閱讀期間,竟然被郵局搞丟了!而他並沒有拷貝……他沒有失落、抱怨、放棄自我,而是又寫了一遍!他又重寫了一遍!!!

我的天啊!!這保爾的人生纔是開了掛的人生啊!我當時就給跪了……

這讓我想起了一位中國儒家的聖賢——顏回。年輕的他同樣也是面對各種生活的貧困與命運的捉弄,但是他仍然不改信念,安貧而樂道。喝涼水、食不果腹,仍不改其志,很開心、很用功地學習、求知。連他的老師孔子見了,也不禁讚歎“賢哉,回也!”

我倒是很想高喊一句:“賢哉!保爾!”

同樣是生於遠古的東方的哲人、聖人——佛陀,是很反對“苦修”的。因爲在他早期求道過程中,也曾經歷了各種“嚴酷”的“苦修”,但還是無法解脫。最終他悟到:苦修其實是人自己去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而“苦難”纔是人無法自主選擇的,由客觀原因引發出來的一種打擊與磨難。只有經歷了“苦難”仍然不改初心,勇敢前行的人才能最終得成正果,脫離輪迴。而保爾·柯察金正是這種經歷“苦難”仍能砥礪前行的人,在遠古的印度他就是羅漢,就是佛,在現代他就是英雄,就是我們的榜樣!

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成爲保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