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 2. 除了打新“喫肉”,還有何種方法“喝湯”?

文/ 財米學堂

大家都知道,可轉債打新基本上都能喫到肉,問題是隨着打新人數的增加,中籤率越來越低(2020年平均中籤率 萬分之2.33),半年才能開張一次,一次也不能飽半年啊。

那麼問題來了,沒有肉喫的日子裏,有沒有什麼方法掙點蠅頭微利喝口湯呢?

答案是,有的。

你以爲我說的是搶權配售麼?No. 那可是一門虧錢的手藝。

我說的是,可轉債“攤大餅”。

什麼是可轉債的“攤大餅”呢?

“攤大餅”是投資可轉債的一種策略。

整體而言就是把市面上所有的可轉債攤開,然後通過一定的指標,篩選出一些滿足條件的可轉債,每個攤買一點,然後慢慢等價格上漲或者強制贖回等,誰滿足條件就賣出誰,俗稱,起鍋。這是一大策略,大方向,具體到實操層面,則可演化成不同的操作風格。

舉一例如下,攤大餅策略:

1.溢價率:<30% 

2.到期收益率:>0.5%

3.可轉債價格:<120

經過前面三個條件篩選,只剩下12只了。既然是攤大餅,攤的數量不能太少,太少就無法充分分散風險,所以,我們重設一下條件。

新設條件如下:

1.溢價率:<30% 

2.到期收益率:>0%

3.可轉債價格:<120

ok,篩選出21只,可以全買了。

那什麼時候起鍋賣出呢?

設置一個賣出條件:

價格:>130

當然這個價格可以是 125,也可以是135,自己定就好,但也不能太離譜,定個200,你的大餅總是不熟起不了鍋也賺不了錢哈。130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價格,風險不大且遲早能達到。

最後一步,將賣餅的錢,重新買入低價的繼續攤。

另外,攤大餅正如上面說的,實操起來還有很多細節可改動。比如,同樣的是低價策略,買入時也可以做如下改進。

1.攤20份,

2.依據條件,先攤10份

3.先攤的10份,如果有價格低於100的,則再買入1份,跌破90的再加2份(就是越跌越買)。

賣出時,也可改成,每週進行一次篩選,選出價格最高的若干份(比如,5份)賣出(區別於價格滿足後賣出),然後買入價格最低的,進行輪動。

最後,說一點,現在市場上操作可轉債的風氣比較大,你從上面也可以看出來,我已經設了很寬鬆的條件了,滿足條件的還是沒多少,整體溢價率很高,大於130%的溢價率基本上風險就很大了,屬於擊鼓傳花擡轎子了,失去了可轉債的安全性,已經不能屬於低風險品種了。但只要攤得薄,攤得久,不貪得無厭,總能起鍋,總能喝口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