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基小學堂| 01.基金價格越低,越值得買嗎?

如何挑選一隻基金:淨值,累積淨值,基金分紅與份額拆分

我們知道,挑選一隻基金需要綜合考慮諸多要素,比如:基金公司,基金評級成立時長,基金規模,申贖費率 ......

但有一個問題可能會困擾很多人:

挑選基金時需要考慮基金淨值麼?如何考慮?是不是淨值越低,越值得買?

日常購物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區分一件商品是貴還是便宜,只需看價格高低就可以了。很多人在面對金融產品的時候也習慣性的採用這種衡量方式,比如遇到淨值(價格)高的基金,就認爲它太貴了,捨不得買。各項指標都非常接近的兩隻基金,一隻5元,一隻1元,該買那個?

很多初學者想當然的認爲,高淨值基金不划算,成本高;低淨值的基金下跌空間小;高淨值的基金經理特別摳門,不分紅。其實這都是對高淨值基金的誤解。至於怎麼個誤解法,相信看完本文你就會了然於胸。

1.什麼是基金淨值?

基金淨值分爲兩種,一種是單位淨值;一種是累積淨值;

單位淨值是指,基金擁有的全部資產(在每個營業日根據市場收盤價計算出的總資產價值),在扣除基金當日各類成本和費用後得到的淨資產除以基金份額。

即,基金單位淨值=基金資產淨值/基金份額

那什麼是基金累積淨值呢?

我們知道,有些基金是會不定期進行分紅的,每次分紅的資金都會從現有的基金淨資產中扣除,而累積淨值就是指,自基金成立以來,沒有扣除分紅的淨值。在沒有份額拆分的情況下:

累積淨值=單位淨值+累積分紅金額

2.單位淨值和累積淨值的關係

僅從數學層面講,單位淨值和累積淨值可以存在下面三種關係:

單位淨值 = 累積淨值

單位淨值 < 累積淨值

單位淨值 > 累積淨值

那事實上,會存在這三種關係麼?

答案是,是的!

我們分別來看:

單位淨值 = 累積淨值

這種情況很普遍,很多自成立以來一值沒有分紅的基金都是這種關係,

比如:廣發中證500ETF

單位淨值和累積淨值都是1.5130,說明該基金沒分紅,也沒拆分過。

單位淨值 < 累積淨值

這種情況也很普遍,很多分紅過的基金都是這種關係,

比如,富國中證500LOF

單位淨值 = 1.7480

累積淨值 =2.1170

那麼累積分紅了多少呢?如果沒進行過份額拆分的話,累積分紅=累積淨值-單位淨值=2.1170-1.7480=0.369

查找分紅記錄發現:該基金總共分紅兩次,加起來剛好等於0.369元

3. 單位淨值 > 累積淨值

這種情況在大多數基金裏比較少見,但在某些類基金(指數ETF,分級基金,定開式基金)中卻很常見,通常原因是進行了份額拆分。

比如,南方中證500ETF

單位淨值:5.7037;

累積淨值:1.5989

原因是什麼呢?大概率是進行了份額拆分

3.基金爲什麼要分紅和份額拆分?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分紅和份額的拆分都可以影響基金的淨值,那你可能就有疑問了,基金公司爲啥要搞這麼一套東西出來呢?

3.1 基金爲什麼要分紅?

關於基金分紅很多投資新手對此也有很大的誤解,

很多基民認爲基金分紅和股票分紅一樣,多多益善,分紅多的比少的好,少的比不分紅的少。甚至有些基金在挑選基金的時候將”分紅“作爲重要的篩選條件,只買分紅多的基金,然而這種做法是沒有道理的。

基金分紅並不會增加收益。

基金分紅,是將已實現收益的一部分派發給基金投資人,拿來分紅的金額本身就是基金的一部分,所以並不會增加收益。

舉個例子,

小閒持有A基金1000份,現在A基金的單位淨值爲1.5元。現在這隻基金要分紅了,每份額分紅0.5元。

分紅前:

小閒持有的基金A的資產爲:1000份*1.5=1500元

分紅後:

基金的單位淨值將降至:1.5-0.5=1元

小閒持有的基金A的資產爲:1000份*1=1000元

紅利爲:1000份*0.5=500元

所以,總值爲:1000+500=1500元,和分紅前的總資產一樣。

那麼問題來了,分紅只是對已實現的基金收益的一種重新調整分配,相當於是”左口袋挪到右口袋“,

那麼,分紅的意義何在?

其實,分紅還是有意義的,

首先,一隻基金能夠分紅,起碼說明基金是盈利的。

其次,分紅相當於是給投資者提供了一次選擇的機會。賺錢了,你是希望繼續放在基金裏賺錢呢?還是選擇落袋爲安,並且這部分落袋爲安的錢還會免贖回費。

3.2基金爲什麼要份額拆分?

在網上搜索一下你會發現,絕大部分關於”份額拆分“的內容都是關於分級基金的。而且,絕大部分的拆分講的都是向下拆分,也就是將單位淨值給降下來。這個好理解,如文章開頭所說,很多投資者有恐高心理,單位淨值太高,會影響基金的銷售情況。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指數ETF爲啥要進行拆分,而且是上拆,即拆分後的基金單位淨值比拆分前的還要高?

這個問題我查了一晚上,終於被我找了原因。

~~~嗚嗷。。。哈哈哈

爲什麼ETF基金要拆分折算呢?

這首先要從ETF的特徵說起,ETF有幾個重要特徵:

1.緊密跟蹤相關指數;

2.可以用一籃子股票進行申購贖回;

3.可以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

也就是說,

哪些喜歡做指數趨勢投資的參與者,可以利用ETF緊跟指數的特點來進行操作。

哪些喜歡做套利的投資者,也可以利用ETF一,二級市場的價格差異進行套利。

指數基金進行份額這算以後,基金淨值與指數掛鉤,是的投資者可以更直觀地瞭解ETF的表現,甚至可以直接從盤中指數的變化來估算ETF淨值的變化,從而可以更方便地進行趨勢投資或者套利操作。

舉個例子,南方中證500ETF

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它在2015/4/14,進行了份額折算。折算前一日4/13,淨值爲2.2770,然後每份額折算成0.28032483份,

所以,折算後每份的淨值就變爲:2.2770/ 0.2803=8.1227 (毛估估約等於 4/14日的單位淨值:8.1198)

問題是,

爲啥將單位淨值折算成這麼古怪的一個數字呢?

因爲,它所跟蹤的指數,中證500,在2015/4/14日的收盤點數是:8119.9

這個指數點數除以100,毛估估就等於基金的單位淨值:8.1198

通過這樣折算的方式,保持了和指數最大程度上的同步性。

比如,我們現在想看一下這個基金到底跟蹤指數的效果如何呢?

我們就可以從現在基金和指數的關係上迅速做出判斷。

比如,現在2020/4/16, 指數:5316.8點;基金單位淨值:5.7536;可以看出基金現在是跑贏指數的,跟蹤效果還不錯。

4.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基金淨值?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分紅和拆分都會影響基金淨值。

那麼,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基金淨值呢?

最重要的,當然是基金的投資業績了,這個沒的說,不斷掙錢,淨值自然就上去了。

但還有一點容易弄混的就是,

基金成立的時間。

比如,基金A在熊市2000點成立,成立時淨值爲1;現在指數4000點,不分紅不拆分的話,緊跟指數的話,現在單位淨值爲2;

比如,基金B在牛市8000點成立, 成立時淨值爲1;現在指數4000點,不分紅不拆分的話,緊跟指數的話,現在單位淨值爲0.5;

A,B兩隻基金都能夠完全複製相同的指數,可以說投資能力一樣,僅僅是因爲基金成立的時間不同,就能夠導致基金淨值相差懸殊。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基金淨值(不管是單位淨值,還是累積淨值)的大小,存在者多種可能性,很難直觀的作爲選擇基金的標準之一。

當然了,要是弄懂了導致淨值變化的各種因素,淨值也可作爲選基的好幫手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