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給你一個理由,就會毫不猶豫的愛上

對於未來,我們從來都是充滿好奇的,而對於過去,我們又何嘗不是。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只要是相對於我們來說是未知的新天地,我們就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好奇。對新奇事物的興趣,是我們內心深處的原動力,這纔是我們對於歷史的本心。同一段歷史,同一個歷史人物,不同的角度去看,不同的人去說,不同的年代去講,都是不一樣的。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這不僅僅是看山的感受,也是看歷史的感受。


歷史,我們往往不喜歡循規蹈矩,總喜歡看奇景,越是意外越有看頭。歷史沒有如果和假設,但是我們就喜歡另闢蹊徑,看出點兒新奇來。如果一個人是正人君子,我們偏偏喜歡看別人爆他的黑料,如果一個人是大奸大惡之徒,我們又特別希望有人會說出些犯案的道道來。

讀歷史人物有時候就像朝聖,本來只爲一人而來,進了廟才發現,除了這個大仙兒,還會扯出若干個小仙兒來,一個大仙兒不會太熱鬧,衆人蔘與纔會更加有趣兒,有料,有故事!

寫歷史類書籍的人,大多數選擇的人物都是你我耳熟能詳的名字,當然,我們也只是對這種歷史人物知道名字而已,稍微涉獵的多一點兒的人,可能瞭解的更多一些。而寫歷史的服務的受衆肯定是那部分知道名人卻很少知道其中事卻又想知道這些名人的很多事的人。


讀歷史又像逛植物園,本爲着幾種花去的,結果到了植物園才發現,那兒的樹也不錯,草也可以,藤蔓也還不錯,裏面的建築物也很好,就連裏面的湖泊也水光瀲灩,奇美無比。突然你會覺得,原來,世界的美不只那幾朵花,還有其他形形色色的生物可以觀賞。歷史人物也是如此,看似就那麼幾個人,只因爲如雷貫耳,我們心神往之。受閱讀限制,好多人物我們是因爲從教科書、視頻網絡、電影電視中、小說等等中略知一二,等真正的去看歷史相關書籍時才覺得,越瞭解越發現好多人物挺好玩,越覺得讀書很有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我們看歷史,主要是看什麼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僅對於我而言,首先是看故事,歷史也好,小說也好,故事性總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好多不喜歡歷史的朋友都有一個共同的回答:歷史太枯燥。真的是他們一點兒都不喜歡歷史麼,也不見得。于丹講的歷史他們就看,易中天品三國他們就愛,明朝那些事兒他們就讀。中國史籍浩如煙海,沒有耐性是看不下去的,即使學歷史的專業人士也不見得都能深埋進去。有些史書之所以流傳很廣,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爲它的故事性很強。


其次,歷史類書籍的文學性,一本好書,只有具備這個特點才能留存下來。我們通常所說的的二十五史,真正耳熟能詳的書籍並不多,爲什麼,就是文學性太弱。《史記》爲什麼那麼被推崇,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文學性極強。所以魯迅才說: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暢銷歷史書很多,真正能夠流傳下去的很少,汗牛充棟暢銷,鳳毛麟角留存。

再次,被關注度或者說曝光率也很重要。是金子總會發光,沒錯。但是有沒有人認爲它是金子更重要。所以說,現在大部分書上都會寫着誰誰誰等名人強烈推薦的書,某某某讀了都愛不釋手。名人效應就是光環所在。

還有一個原因,我們九年義務教育的正影響與反影響。正影響很簡單,我們歷史教科書中說這個人好或壞,他基本在你的腦海裏就定型了,除了教科書,我們也很少知道某些歷史人物。對於知道的,有一些是我們特別感興趣的,而歷史課本中講的東西又太少不解渴,導致我們必須找其他書來補充。還有一種情況,這個歷史人物在課本中是這樣的,但是在其他學者那裏卻是另一個樣子,而且人家說的有憑有據不容置疑,你也會感興趣,比如說大家熟悉的康有爲,歷史課本中說他是改革家,但是現實中卻有另一面壞的形象,好色,貪財,古板,還組織“黑社會”等等。還有那些被叫囂着要平反的、要修正的等等。

如果一個人死了,我們喜歡用蓋棺定論來評價他的一生。看似合情合理,人死了,一切都結束了,無論好壞,都可以幾句話說清楚。真的是這樣麼,還真不是。人死的時候一個樣,同時代一個樣,現在可能是另一個樣子。比如說明朝大將袁崇煥。在崇禎朝,絕對的大奸大惡之人,最後被處以極刑。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就給他平反了,說他中了反間計,其實他是一個民族英雄,世人都誤解了他。現在呢,又有不同的看法,你說哪種是對的,哪種是錯的,說不清楚。想要蓋棺定論是不可能的。

還有一種特殊受衆,他們對故事不那麼感興趣,對文學性也沒有太多要求,讀歷史只是爲了聽道理,吸取教訓。有一句古話說得好: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鑑今。前人崎嶇的道路,我們再次走過,總會平坦一些。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是他們讀歷史的目的。

當然,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歷史還有其他理由,只要你願意讀,就是最好的理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