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给你一个理由,就会毫不犹豫的爱上

对于未来,我们从来都是充满好奇的,而对于过去,我们又何尝不是。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只要是相对于我们来说是未知的新天地,我们就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好奇。对新奇事物的兴趣,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原动力,这才是我们对于历史的本心。同一段历史,同一个历史人物,不同的角度去看,不同的人去说,不同的年代去讲,都是不一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不仅仅是看山的感受,也是看历史的感受。


历史,我们往往不喜欢循规蹈矩,总喜欢看奇景,越是意外越有看头。历史没有如果和假设,但是我们就喜欢另辟蹊径,看出点儿新奇来。如果一个人是正人君子,我们偏偏喜欢看别人爆他的黑料,如果一个人是大奸大恶之徒,我们又特别希望有人会说出些犯案的道道来。

读历史人物有时候就像朝圣,本来只为一人而来,进了庙才发现,除了这个大仙儿,还会扯出若干个小仙儿来,一个大仙儿不会太热闹,众人参与才会更加有趣儿,有料,有故事!

写历史类书籍的人,大多数选择的人物都是你我耳熟能详的名字,当然,我们也只是对这种历史人物知道名字而已,稍微涉猎的多一点儿的人,可能了解的更多一些。而写历史的服务的受众肯定是那部分知道名人却很少知道其中事却又想知道这些名人的很多事的人。


读历史又像逛植物园,本为着几种花去的,结果到了植物园才发现,那儿的树也不错,草也可以,藤蔓也还不错,里面的建筑物也很好,就连里面的湖泊也水光潋滟,奇美无比。突然你会觉得,原来,世界的美不只那几朵花,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生物可以观赏。历史人物也是如此,看似就那么几个人,只因为如雷贯耳,我们心神往之。受阅读限制,好多人物我们是因为从教科书、视频网络、电影电视中、小说等等中略知一二,等真正的去看历史相关书籍时才觉得,越了解越发现好多人物挺好玩,越觉得读书很有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们看历史,主要是看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仅对于我而言,首先是看故事,历史也好,小说也好,故事性总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好多不喜欢历史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回答:历史太枯燥。真的是他们一点儿都不喜欢历史么,也不见得。于丹讲的历史他们就看,易中天品三国他们就爱,明朝那些事儿他们就读。中国史籍浩如烟海,没有耐性是看不下去的,即使学历史的专业人士也不见得都能深埋进去。有些史书之所以流传很广,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故事性很强。


其次,历史类书籍的文学性,一本好书,只有具备这个特点才能留存下来。我们通常所说的的二十五史,真正耳熟能详的书籍并不多,为什么,就是文学性太弱。《史记》为什么那么被推崇,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文学性极强。所以鲁迅才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畅销历史书很多,真正能够流传下去的很少,汗牛充栋畅销,凤毛麟角留存。

再次,被关注度或者说曝光率也很重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没错。但是有没有人认为它是金子更重要。所以说,现在大部分书上都会写着谁谁谁等名人强烈推荐的书,某某某读了都爱不释手。名人效应就是光环所在。

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九年义务教育的正影响与反影响。正影响很简单,我们历史教科书中说这个人好或坏,他基本在你的脑海里就定型了,除了教科书,我们也很少知道某些历史人物。对于知道的,有一些是我们特别感兴趣的,而历史课本中讲的东西又太少不解渴,导致我们必须找其他书来补充。还有一种情况,这个历史人物在课本中是这样的,但是在其他学者那里却是另一个样子,而且人家说的有凭有据不容置疑,你也会感兴趣,比如说大家熟悉的康有为,历史课本中说他是改革家,但是现实中却有另一面坏的形象,好色,贪财,古板,还组织“黑社会”等等。还有那些被叫嚣着要平反的、要修正的等等。

如果一个人死了,我们喜欢用盖棺定论来评价他的一生。看似合情合理,人死了,一切都结束了,无论好坏,都可以几句话说清楚。真的是这样么,还真不是。人死的时候一个样,同时代一个样,现在可能是另一个样子。比如说明朝大将袁崇焕。在崇祯朝,绝对的大奸大恶之人,最后被处以极刑。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就给他平反了,说他中了反间计,其实他是一个民族英雄,世人都误解了他。现在呢,又有不同的看法,你说哪种是对的,哪种是错的,说不清楚。想要盖棺定论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种特殊受众,他们对故事不那么感兴趣,对文学性也没有太多要求,读历史只是为了听道理,吸取教训。有一句古话说得好: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前人崎岖的道路,我们再次走过,总会平坦一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他们读历史的目的。

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历史还有其他理由,只要你愿意读,就是最好的理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