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被拒絕後善待自己

前幾日,看到一條娛樂新聞。

陳喬恩更新了動態,她寫到“願你善其身,願你遇良人,暖色浮餘生,有好人相伴。”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解析:“你是個好人,但我們彼此並不適合,暖色浮餘生、有好人相伴的意思是希望未來伴着溫暖和關懷度過剩下的一生。”

相聚離散,被拒絕或接受很多時候是生活的常態。

生活中很多人總想趨樂避苦,習慣了擁有,不想失去,習慣了接受,害怕被拒絕,習慣了享受幸福,不想承擔痛苦。

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斯科特·派克對愛給的定義是: 愛,是爲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

如果我們害怕痛苦,迴避問題,我們的心智得不到鍛鍊,永遠停留在嬰兒期,我們就會體會不到真正的愛。

爲什麼被拒絕的我們會如此痛苦呢?

把拒絕等同於傷害

朋友和我吐槽她的相親經歷,她痛斥男方的各種毛病,長篇大論說了好久,最後給男方貼了“超級無敵奇葩男”的標籤,憤怒到要爆發的節奏,原本以爲她找我聊天只是想發泄一下憤怒的情緒。


後來我才明白,這不是她的初衷,被拒絕的她沮喪難過,被拒絕的她負能量爆棚,她內心控訴着上天的不公平,更多的是不甘心,爲什麼要用這樣的方式讓她承受這一切。

她一路情路坎坷,總是遇人不淑,隨着年齡越越大,面對現實的壓力,她在要不要將就搖擺不定的時候,對方先按下了暫停鍵,提前結束這段關係。

每一個選擇背後就是拒絕,選擇和拒絕相伴相生。

拒絕並不等於傷害,只是告訴你這條路暫時走不通,曲徑通幽或柳暗花明,只是道路不同而已,被拒絕不是悲劇,也許是重新洗牌的機會。

事實上,她滋生的羞辱和憤怒,是因爲她認爲只有優秀才握拒絕的主動權。她內在有一個聲音暗示,活得卑微纔會承受被拒絕的傷害。

在她的生活中,選擇就是二元對立的選擇,沒有中間道路,非黑即白,畫地爲牢。

把拒絕歸因爲不值得

愛情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人際關係,怎麼和外界相處,怎麼和自己相處。遭遇失敗,心智成熟的人,能夠客觀看待這件事,並得到成長,反之錯誤歸因讓他們意志消沉,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貶低,認爲自己不值得。

普度大學教授Kip williams說,當人們日復一日地遭到拒絕,慢慢的,他們重新獲得歸屬感的能力會徹底缺失。他們會表現出更多的憤怒、抑鬱、嫉妒以及悲傷,感到自己不被渴望、不被需要。

其實,拒絕的發生是有很大的隨機性的。社會中的羣體是盲目的,個體也是複雜的,所以拒絕的發生並不是因爲你“不值得的、不好的”。對自己的太多的苛責,會增加對未來人際關係的恐懼和憤怒,把自己封閉起來,變得自暴自棄。

在《被嫌棄松子的一生》裏,松子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感情創傷,她寫下了“生而爲人我很抱歉”她慢慢放縱自己,虛無度日,慘淡昏暗燈光下,日漸臃腫的身材,當她最後一次燃起對生活的熱情,寫信給自己喜歡的明星,渴望着他能回信,遲遲沒有等到回信的松子絕望了,這個拒絕對她的宣判促成了她放棄自我,直至卑微地死去。


李誕在《吐槽大會》上說道,“人間不值得,是不值得你爲它付出任何感情,也不值得你不爲它付出任何情感。”

不要在意它,不要較勁,要麼跳過,要麼行動,不要糾纏。”越是在意越容易失去,越是重視越得不到。

面對被拒絕,坦然一些,人間值得你做更有意義的事。

把拒絕當成不想成長的藉口

誰沒有被拒絕的經歷呢?

馬雲最初創立阿里巴巴時,尋融資無門,屢次碰壁,如今成爲阿里成爲互聯網巨頭之一;海爾的張瑞敏當年拒絕馬化騰不止一次,然而,現在的騰訊市值是海爾的十幾倍。

拒絕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拒絕後一蹶不振。

換個角度想,被拒絕也不一定是壞事,想想他拒絕我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是因爲對方的眼界、格局問題,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如果被拒絕後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及時總結和覆盤,在拒絕中提升自己是一次難得的歷練。

積極心理學之父賽裏格曼早年做過一個實驗,把狗關籠子裏,只要喇叭一響,就施加電擊,籠子是封閉的,因此電擊是無法逃避的。多次實驗後,喇叭響時,即使把籠門打開,狗也不會逃跑,反而直接倒在地上絕望地等待電擊,這種現象被命名爲習得性無助。

頻頻遭遇拒絕,如果不及時調整自己,正確看待拒絕,就會重複習得性無助模式,被心理機制禁錮。

如果接納自己被拒絕的事實,認清自己,那些心裏沒有癒合的傷痛,陰影,記憶,都在潛移默化的,一點點的雕琢着我們的未來。

提升內在,重新定義拒絕

很多人被拒絕後不甘心,每天纏着對方,追問爲什麼要拒絕他,得不到答案不罷休,他想要的不是真正的答案,往往是尋求自己不夠好的證明。

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裏說到,當我們的身體層面或大腦層面產生某種情緒感受時,我們的下丘腦就會馬上組裝一種化學物質,叫做胜肽,隨着血液跑到我們的身體每一個細胞,被每一個細胞的上千個感受器所接受,久而久之,感受器對某種胜肽就有了特定的胃口會產生飢餓感。所以,有了胜肽的需求,我們的大腦就會自動過濾,篩選出我們細胞想要的信息、思想和念頭,把同樣的東西吸引過來。

胜肽會像一塊磁鐵吸引你不想要的負能量,而你卻全然不知。

認清自己內在心理模式,打破胜肽的自由鏈接,才能跳出這個怪圈,不再把拒絕等同於自己不夠好。

提升內在的力量,重新營造積極能量場。

允許自己傷心難過,傷心過後,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重新定義拒絕,讓拒絕成爲你成長的催化劑。

列夫托爾斯果說過:“不要以委屈自己的方式取悅他人,更不要以一味妥協的方式維持社交,否則便失去了交友的真正意義。因爲被拒絕或反目或離開的都是不愛你的人罷了。”

既然不愛,何必糾纏。

瀟灑地離開,才能更好的開始。

你是獨一無二的,一定有自己的閃光點,遇到那個能欣賞你的人,他纔是你的良配。

生活要繼續,感情只是你的一部分,當你努力生活,做自己,那個有着獨特魅力的你會有一片絢爛的天空,充滿陽光的田野。

就像《親愛的熱愛的》裏面,鄭輝向佟年表白,但是被拒了,生活每天都在上演失戀熱戀,而愛情像苦咖啡那樣,在苦澀中尋找着甜蜜,愛情不是你喜歡我我就一定喜歡你,而是找到彼此適合的那一個。

揮手作別那無可奈何的漸行漸遠,大步向前,生活會給你想要的答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