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不回的童年生活,抹不去的童年記憶

我的童年粗獷豪放—

我是幸運的山裏孩子,

三年級前都是走讀生,

和一羣男孩子奔跑在

學校和家之間的鄉間小路:

早晨隨手抓一點冷飯,

再加一點鹹菜,

偶爾打包個蛋炒飯;

起早的夥伴扯開嗓子喊還沒聚集的懶蟲,

一個來了一個喊,好幾個來了就齊聲喊,

那聲音簡直可以把一寨子的人搖醒,

不過我們小夥伴可是很撒歡的;

聚集完畢,齊刷刷出發,

路上嘰嘰喳喳,

分享從自家帶來的“美食”,

美味、夥伴讓路程變得沒有距離感。

雨天是我們狂歡的日子,

雨鞋更是我們樂此不疲的玩具:

往鞋裏灌入雨水,

使勁一跺,看誰濺起的水花高,

看誰跑的更快,

我們簡直大愛雨天;

有時候興致來了,

脫了鞋,光着腳丫,

看誰撒的快一點。

路上全是我們的打鬧歡笑聲。


我的童年慌亂又有序—

四年級我開始了住宿生活:

每個週日從家裏帶去柴米油鹽,

再捎點小菜小肉,

囤足一週的口糧;

一到喫飯時間 ,

大家火速衝往大廚房,

噼裏啪啦,叮叮鐺鐺,

大廚房容納有四到六年級的簡易竈,

每人一個大箱子承載一週的口糧,

大廚房擠擠攘攘,

但絲毫阻擋不住大夥兒大秀“廚藝”。

百十個小竈一塊生活,

廚房裏瀰漫的全是煙火氣,

一個個都薰紅了眼睛,

一把鼻涕一把“淚”,

有的甚至抹着柴火上的小黑炭,

活脫脫就是個“小日本”,

做飯時間緊張,

一片慌亂後,

大家都各自端上熱騰騰的飯菜,

喫飯時候還可以順便看看一個個“化妝小鬼”。

做飯真的是一把汗水一把歡喜。


我的童年是糖果色的—

最喜歡過六一兒童節了,

六一前就排練各種節目,

唱歌、跳舞、打鼓、小品等節目;

兒童節那天,

學校裝飾得五顏六色,

老師還會請好友給我們化漂亮的妝,

然後穿上老師不知道從哪弄來的“盛裝”;

老師在我們心裏簡直無所不能!

六一兒童節的遊園活動,

趣味遊戲還能贏得糖果喫,

都是些平常見不着喫不到的,

那會兒做遊戲可賣勁了,

恨不得老師手裏的糖果都跑到自己兜裏。

兒童節是繽紛的糖果色,

老師是和顏悅色的,

同學們掛着甜甜的笑。


童年生活已遙遠,

童年記憶卻新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