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生物學

 

長久以來,軟件的建築學隱喻已經深入人心,可始終無法達到建築學那樣的成熟程度,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可是有一點是應該注意的,就是一座建築在完成後基本不可以也不需要進行修改,來增加新的樓層,新的門廳等;即使沒有任何修改,建築也可以很長時間的生存下去,除了用發酵的大豆蓋的樓

可軟件要生存,就需要不斷的增加新的功能、層次,甚至修改原來的結構,因此,確切的說,軟件要生存,必須學會生長,成長,軟件要更像生物、生命,而不是建築

建築也可以像生命那樣逐漸成長起來的,就像建築的永恆之道裏面的觀點,可那主要說的是社區,是建築羣落

基因的奧祕尚未破譯,軟件如何才能生長也各有各方,就像對Framework的定義:一組基礎設施,一組擴展機制,一套管理工具便構成了Framework,這裏的擴展機制便是軟件生長的基因

 

一切皆無定論,就像廣義對象論那樣無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