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區塊鏈+安全技術指南》雜記

一、應用與智能合約層的安全控制
1、web與移動客戶端應用安全

  • 注入;
  • 失效的身份認證與會話管理;
  • 跨站腳本漏洞;
  • 不安全的直接對象引用;
  • 安全配置錯誤;
  • 敏感數據泄露;
  • 功能機訪問控制缺失;
  • 跨站請求僞造;
  • 使用已知易攻擊組件;
  • 未驗證的重定向和轉發。

2、智能合約的安全
(1)智能合約簡介;
(2)ZNHY安全編碼的最佳實踐;
(3)ZNHY的幾個安全漏洞;

  • 開源工具;
  • 形式化驗證;
  • 虛擬機安全;
  • 安全開發過程;
  • 開發須知。

3、ZNHY中的身份管理和控制

  • 傳統身份管理與訪問控制系統問題;
  • 身份鏈的定義和國內典型身份鏈的分析;
  • 身份鏈的生態系統;
  • 身份智能合約;
  • 區塊鏈落地的身份管理與訪問控制考慮。

二、激勵層的安全機制
1、激勵的產生和分析
(1)激勵機制的價值

  • 比特幣激勵;
  • 以太幣激勵;
  • 其他通證激勵;

2、激勵層安全分析
通證激勵模式的安全隱患;
TZJL安全事件分析、反思、法律風險、安全措施。

三、網絡層安全與控制
1、P2P加密:

  • 區塊鏈與P2P網絡的關係;
  • 區塊鏈上的P2P應用與加密;

2、客戶端與節點通信加密:

  • 惡意客戶端作惡方式及後果;
  • P2P網絡安全機制;
  • 聯盟鏈如何確保客戶端和節點的可信任;
  • 主流聯盟鏈通信安全實現剖析。

3、防禦DDOS攻擊

四、數據層共識與安全
1、數據加密技術的應用;
2、數據傳輸;
3、區塊鏈的交易簽名;
4、共識攻擊;
5、區塊鏈安全性考慮。

五、私鑰的安全
1、私鑰的安全性;
2、主流區塊鏈私鑰的使用方法和問題分析;
3、私鑰保護的正確“姿勢”;
4、硬件錢包介紹;
5、移動錢包如何提升安全性;
6、淺析私鑰更新、找回、吊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