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风雨天一阁》,品文化传承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立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明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

从余秋雨先生的《风雨天一阁》中,我们可以看出范家几代人对于藏书,对于文化传承的坚守。

范钦做官游走各地,总是非常留意搜集当地的公私刻本,特别是搜集其他藏书家不甚重视、或无力获得的各种地方志、正书、实录以及历科试士录,明代各地仕人刻印的诗文集等等,他已经把收集图书变成了人生的首要任务。

范钦离开人世后,他的儿子范大冲继承了天一阁,和父亲一样致力于文化管理事业。

范家长辈一个又一个离开,后人们又一个又一个接手天一阁,藏书事业代代相传。

为了保证藏书楼不受到任何风险,他们制定苛刻的处罚,同时他们也陷入了迷茫,不知道天一阁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直到黄宗羲先生的拜访,他们有了一条可以向真正的大学者开放的新规矩。这样一来,天一阁终于显现本身的存在意义,虽然还是微不足道。

乾隆决定编纂《四库全书》时,天一阁进呈珍贵古籍六万余种,其中有九十六种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有三万七十余种列入存目。

范钦和后人们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藏书得以广泛传播,家族性的收藏变成了一种行政性的播扬。

近代的天一阁经历了盗窃、焚毁,但仍然有许多人愿意保护它,不断的修缮、充实。

天一阁经历了风风雨雨,依然存在于世,我们可以看出几代人对于文化传承的不断努力。

文化的传承,我们从不曾停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