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發現:自律,纔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在《都挺好》中,情場失意的蘇大強,自殺未遂,被送到警局,蘇明玉在警局裏直接開罵:

“你就是個窩囊廢,你就不配有家,不配有兒女。”

蘇大強聽到這裏,猶如看到了蘇母一樣,“趙美蘭,你就是趙美蘭。”然後暈倒被送進醫院。

那一刻,明玉才意識到,“趙美蘭是我媽。我居然變成了我最恨的人。”

尼采說:“與惡龍顫抖過久,自身亦成爲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明玉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努力的擺脫這個人,卻成爲了這個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有着重要的作用。許多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的實驗得出,那些自律的父母能夠教育出更加優秀的孩子,而那些自由散漫的父母,孩子往往也會自由散漫,人生也過的一團糟

談起自律,你肯定會想到許多諸如“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的文章,那麼究竟什麼是自律?

簡單地說,自律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承受痛苦,解決問題。當你面對艱難的工作時,是先把工作完成?還是先刷一會兒視頻?當你無聊時,是選擇學習一項技能?還是玩遊戲?從人的主觀來看,後者往往可以給人即時的滿足感,而前者面對的更多是暫時的痛苦,把時間線拉長,往往會獲得更大的滿足感。

因此,自律的首要原則就是“先喫苦,後享受”。

 01

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

早在童年時,從5歲開始,孩子就可以學會並運用這個原則:先承受痛苦,再享受快樂,避免眼前安逸帶來的不利。例如,如果一個5歲的男孩多一點耐心,讓同伴先玩遊戲,自己等到最後,就可以在沒有人催促的情況下,享受到更多的樂趣。

讓上了小學的孩子正確對待家庭作業,是培養“先苦後甜”原則的最佳時期。當孩子滿12歲時,已經無須父母敦促,就可以先做功課,再去看電視。到十五六歲,他們就會把這個原則內化爲一個習慣,成爲自己的常態。

但是,根據教育工作者的經驗,很多青少年都缺少這種健康的習慣,沒有體會到推遲滿足感的好處。不少孩子長到十五六歲,仍然不懂“先喫苦,後享受“的原則,而是將次序顛倒過來。

所以,很容易成爲“問題學生”。這些孩子智商與別人比毫不遜色,但是卻不肯用功學習,成績遠遠落後於別人。

他們不願思考,缺乏耐心,對待任何事情都是得過且過,對待有難度的事情,會習慣性地拖延,而沉迷於那些能夠帶來即使快感的事情。

而造成這些的,並不是因爲父母管教不嚴。相反,很多人會受到嚴厲的責罵和體罰,即便小有過錯,父母也會怒不可遏,希望通過辱罵、威脅、恐嚇、打罵等方式,讓孩子快速改變錯誤。可是這樣的教育方法只會起到負面作用,因爲它本身就違背了自律的原則。

總是希望依靠快速的方式去解決孩子的問題,而不是耐心地教育孩子改變錯誤的責任。沒有自律原則作爲後盾的管教,不會起到任何積極的作用。

 02

父母是如何影響孩子的

在稚嫩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們的上帝,神聖而威嚴。孩子缺乏其他的模仿對象,自然會把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全盤接受下來。

如果父母懂得自律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會把這樣的生活視爲理所當然。而如果父母的生活混亂不堪,一塌糊塗,對待孩子背信棄義。這些父母的生活毫無自律,卻強迫孩子有條不紊的生活,那麼結果可想而知。

培養孩子自律,需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不是挑起擔子,而是不耐煩地說道:“我沒時間管你們,你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當孩子犯下錯誤逼父母不得不採取行動的時候,就會把怒火發泄到他們頭上,不是打,就是罵。

在《十三邀》裏有一期,“硬漢”姜文在被問到:你的人生有什麼失敗嗎?

姜文說:有啊,我和我媽的關係。

在他考上中戲後,拿着通知書興沖沖地去告訴母親,母親卻把通知書扔在一邊說:你那一盆衣服還沒洗呢。

正是受到母親的影響,姜文坦言自己是一個不自信,不會生活的人。

也是這個原因,導致姜文在我們眼中,多是自大、狂妄、專制的樣子。

因此,聰明的父母,善於審視孩子的需要,並做出理性的判斷。孩子面臨痛苦抉擇時,他們會真心實意與孩子一塊兒去經受痛苦,孩子也能體會到父母的這篇苦心。他們會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媽媽願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見得那麼可怕,而且也未必是太壞的事。我也應該承擔責任,面對屬於自己的痛苦。

03

父母的自律能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感

那些沐浴着父母的愛而成長起來的孩子,心靈可以得到健康的發展。父母的珍視讓他們懂得珍惜自己,懂得追求幸福而不是自暴自棄。在他們的潛意識裏,會認爲我是個有價值的人。

像這樣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也是培養自律的根基。這種自信必須從小培養,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只能事倍功半。

如果孩子從幼年起就能享受父母的愛,成年後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根基堅固的自信也會讓他們鼓足勇氣,勇敢戰勝困難,而不是選擇放棄或者逃避。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很有價值的時候,就會認爲自己的時間很有價值,如此有價值的時間必須要加以善用。因此,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是自律的基礎。

04

父母的自律能讓孩子有安全感

孩子在童年時期能得到父母的愛和照顧,長大後內心就會擁有安全感。

所有的孩子都害怕被遺棄。嬰兒在出生最初的六個月裏,還無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界限。當他揮舞自己的小胳膊小腿的時候,感覺整個世界都跟着他一起移動;當他感覺飢腸轆轆的時候,以爲整個世界都在與他一塊捱餓;當他看到母親和他一同運動的時候,以爲自己也跟着母親一同運動。

隨着嬰兒慢慢成長,認知和經驗不斷增加,他會逐漸發現自己和世界並不是一回事:他感到飢餓時,母親未必會立刻過來餵養他;他想要玩耍時,母親未必會願意跟他一起玩耍。他的意願和母親的行爲,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他們知道依靠父母的養育才能生存,遭到遺棄就會死亡,所以,孩子害怕任何形式的遺棄。而父母耐心地指導和愛,會讓孩子到了青春期,潛在的恐懼就會消失。他們不會只貪圖一時的安逸,犧牲掉長期的幸福,而是甘願以某種方式推遲暫時的滿足感。

他們知道,只要有耐心,他們的需求最終都會實現,就像父母做出的保證一樣。

而孩子如果從幼年起就遭受父母的遺棄、忽略、毆打乃至威脅,他們會因爲沒有得到父母愛的保證,而生活在恐懼的陰影中。有的父母貪圖省事,缺乏耐心,動不動就要求孩子:”照我的話做,不然就怎麼樣。“

這使得孩子對未來充滿恐懼,他們覺得世界是不安全的,甚至把世界看成地域,這種恐懼會一直保留到成年以後。因此,他們寧願提前透支將來的快樂和滿足,也不願意推遲滿足感。

在他們眼裏,將來太遙遠、太渺茫、太不可靠。所以,即便將來比現在好過許多倍,他們也不願意等待,只願意得過且過。

 05

父母的自律讓孩子勇於承擔責任

在心理學上,不願意承擔原本屬於自己的責任稱之爲人格失調症。與外界發生矛盾時,人格失調症患者則把錯誤歸咎於別人。

在某種意義上,所有的孩子都患有人格失調症,都會本能地逃避責任。兄弟姐妹打架,大人追究起來,大多數孩子都會忙不迭地推卸責任。

而父母很多時候會助長這種本能。當孩子的學習出現問題時,父母從不自我檢討,而是歸咎於教育制度,或者指責老師或者別的孩子,認爲他們“帶壞”了自己的孩子。他們經常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推卸責任的話語或行爲,孩子再面對這些問題就會自然想到父母,所以推卸責任也就成爲了習慣。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能夠遵守“先喫苦,後享受”的原則,自律和自尊,那麼孩子也會有更強的自我價值感、安全感以及勇於承擔責任,而這本身就是在人生中解決問題的基礎。

這樣的孩子,往往會更加懂得自律,更能控制自己的人生。

正如吉姆·羅恩所說:我們都得承受兩種痛苦中的其中一種,紀律的痛苦或後悔的痛苦。差別在於紀律感覺幾盎司重而後悔幾頓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