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正念》讀書筆記

【序】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爲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

                            ——林語堂

《圖解正念》藍梅著

上架時間:2019-09-29

來自OPPO“書城”APP

    2500年前,佛陀開示了成就正道的單一道路——四念處。

    四念處即正念,爲佛教八正道之一。是活在當下的智慧。是念茲在茲,念念分明。

    正念在現代心理學上的應用。正念修行

    傳說佛陀在悟道之時,生出了這樣的想法:“使衆生得以淨化,消除悲傷和憂愁,減少痛苦和憂慮,成就正道,證得涅槃,單一的道路就是四念處。

    《大念處經》成爲當代心理治療界最有影響力的佛教經典。

    正念即不眷戀過去,也不攀緣未來,繫念於當下,時刻保持清醒的覺知。佛法講:“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爲緣長六粗。”如果我們能安住於正念上,身心就會很安定,人的一生也一定是愉快光明的。

    古詩云:“盡日尋香不見香,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笑捻梅花嗅,香在枝頭已十分。”

    如果能秉持正念,保持內心的覺知,像水底的一塊卵石一樣靜觀風生水起、千帆過盡,把所有的妄念、誘惑擋在心門之外,心就不會被散亂和失念所佔據。

    正念就如一個盡忠職守的看門人,給心以妥善的保護,活在當下纔是心靈平靜樣和、煩惱痛苦得以去除的源頭。

    念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就是注意力,簡單地說,就是把心或意識放在某一件事物之上。

£關注和覺知

£記憶和憶念:記憶和經驗往往會受到感情或智力的影響,形成某些偏見甚至與事實相悖的體驗。我們的意識永遠不可能像機器那樣,將感情與理智釘是釘、鉚是鉚地分開,因此即使摻入了極少的錯誤因素,也可能導致記憶的扭曲,所以我們要修念,要修正念,這是認知事物的基礎。

£念茲在茲

    保持覺照,清清楚楚地覺察當下的存在狀態,專注子於當下,這就是念茲在茲。走路時便把走路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喫飯時便專心於碗中的食物,不要使心意四處飄走,一心覺察喫飯這件事情,這就是正念。

£念念分明

    正念還意味着要進行“有意識地覺察”,我們要主動地感覺事物的過程。

    “覺”就是覺悟、智慧的意思,在佛教中又稱爲菩提。

    我們經常處於一種身心分離、思緒紛亂的狀態,手裏做着一件事,心裏卻想着另外一件事。喫飯的時候想工作,工作的時候想下班去休閒,身心無法達到統一,這樣便不是正念的狀態,要在這樣的狀態中修定自然是很困難的。如果心中的念頭與手邊所做之事達到統一,正念相繼,修定就會變得容易些。

£當下的法

    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情,瞭解我們的內心狀態,對周遭發生的事情和環境有清醒的認識,這就是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對正在經歷的事情麻木不仁,視而不見,或者對日常生活沒有清楚的覺照,那麼我們只會讓生命的美好從身邊悄然溜走,而那些痛苦的折磨倒像是洪水猛獸般吞噬我們的身心。

    比如我們喝茶,我們保有正念,把心放在喝茶這件事上,認真地覺察喝茶的動作、茶的味道,就會體味茶香,感受苦盡甘來的餘韻,體會喝茶帶給我們的喜悅。但是如果我們不能保有正念,一任思緒起伏,忽而想着工作上的煩擾,忽而生起出外旅行的念頭,完全忽略了當下正在做的喝茶這件事,那麼恐怕到杯乾茶盡之時,我們也無法真正體味其中的快樂。

£正念不是無念

    比如我們在喝茶,心中也沒有想着其他不相關的一切事宜,但也沒有體會喝茶的動作、過程,整個人陷入吊滯的狀態中,又怎麼能夠體驗喝茶的樂趣呢?

£體驗生命每一刻

    修行不是呆板的、呆滯的,而是充滿樂趣的事情。喫飯時想着喫飯,是要體驗喫飯的美好;走路時想着走路,是要感受走路的快樂。活在當下,就是去體驗生命中的每一刻。我們生命的每一刻都曾被認真地體驗,這就是禪的境界。

£正念體驗生命的美好

    正念帶給我們的是健康的心態以及對生活的體驗,只有隨正念而行,才能真正體會生命的美好。

£正念保護自心

    當我們被悲傷、焦慮、嗔恨等困擾的時候,我們需要具有一定的定力來克服這些情緒。不是去抵制它們,而要用正念的覺知來認識它們,看清它們的本性。這種定力也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在觀察和辨認一切正在發生的事物的過程中獲得的,也就是從日常的正念修習中獲得的。在這樣的定力培養過程中,正念就像是一個老師,教導我們遠離煩惱和痛苦的情緒,使我們的身心變得安詳和徹底放鬆。

£頂竿雜技的啓示

    從前,有一對在竹竿上表演特技的師徒,師傅用肩膀頂着一根長竹竿,而徒弟則要在竹竿上作表演。開始表演前,師傅對徒弟說:“你在竹竿上面表演的時候,要時時向下留意我、護着我,我在下面也會隨時留意你、護着你,這樣,我們上下彼此留意,彼此護着對方,在互相扶持之下,我們的表演必定萬無一失。”

    但是徒弟卻對師傅說:“師傅,這樣不對!你應當專心護着你自己,將你應當做的做好,而我也應當專心護着我自己,做好我應當做的,我們各自做好自己的動作,這樣表演才能完美。”

    師傅聽了,覺得徒弟講的也有道理,便說:“你說我們應當各自護着自己,我同意,但我的意思也是這樣,因爲護着自己,就不會妨礙別人,這就等於護着他人,如果他人都能自護,就不會來妨礙我,也等於是護着我。”

£獲得正念的奇妙工具——禪修

    坐禪,盤坐或散坐,要點:(1)胸部要保持平正,背脊要直挺,不可彎腰駝背。無論採取什麼坐姿,背部均不可倚靠他物。(2)放鬆全身的肌肉。(3)充沛的精力。

£什麼是我執?

    我執包括我癡、我見、我慢、我愛,被稱爲四種根本煩惱。

    “自我”只是一種感覺,比如一本書,本身並不存在你我的差別,但我們將這本書買來之後,就會在其上附加“我”的標籤。一旦確定這種感覺,這本書的損壞或丟失就會影響到我們。但在此之前,不論它發生什麼變故,都不會對我們構成傷害。將這樣的情況推而廣之,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災難發生,有很多人會遭遇挫折或離開人世,但我們只是感嘆一下。但如果這些體驗涉及切身的利益,如遭遇挫折的是“我”,離開人世的是“我”的親人,那麼痛苦和悲傷就會佔據我們的心。

【終】《當我心量足夠廣大》

當我心量足夠廣大

你指責我

我感受到你的受傷

你討好我

我看到你需要認可

你超理性

我體會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

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當我心量足夠廣大

我的心沒有防衛

所有力量

在我們之間自由流動

委屈,沮喪,內疚,悲傷,憤怒,痛苦

當他們自由流淌時

我在悲傷裏感到溫暖

在憤怒裏發現力量

在痛苦裏看到希望

當我心量足夠廣大

我的心沒有攻擊

我知道

當我不再傷害自己

便沒有人

可以傷害我

我放下武器

敞開心

當我的心柔軟起來

便在愛和慈悲裏

與你明亮而溫暖地相遇

原來,讓心量廣大

我只需要

看到我自己

我接納我還不能做的

我欣賞我已經做到的

並且相信

走過這個歷程

終究可以活出自己,

綻放自己。。。

                ——維吉尼亞·薩提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