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考试、排名的学生时代

提起学生时代,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最常讲述的大概就是纯纯的爱恋或者新近兴起的校园霸凌现象,然而这些都不是我的校园生活。

因为我的校园生活就是由学习学习学习、考试考试考试、排名排名排名这三件事情组成,看不到尽头并进行无限循环。

我生长在北方小城,从上初一开始,我们学校所有学生就开始了这个循环,我们一整个年级共计2300多人,5个重点班,25个普通班,每月举行一次全年级统一考试,在学的6-8门科目全部参与考试,无论你成绩好坏,每次考试后你除了能看到自己的每一门成绩和总分外,还要给你一个数字,那就是你在全年级2300人中的总排名。与此同时,当一个学年结束时学校还会根据每个学生在此学年的平均成绩进行重新分班,进入重点班的学生固然高兴,可走出重点班的学生却压力山大。课堂上老师的偏爱、校园橱窗里的荣誉榜处处都能感受到那无形的压力。这些对于正处于青春年少、自信心和上进心都爆棚的年纪的学生来说,都是是无形的压力和最有力的鞭策。

所以我到现在还能准确地想起我初一第一、第二次月考在全年级的总排名——16、34。现在看来,其实成绩排名变化并不大,但是当时候却觉得自己退步了很多,在同学们面前有些丢脸,然后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得更好,然后我就又开始了投入下一轮的学习中。

每一次的考试排名后,2300个人都要在心里默默地做一次心理建设,考得好了就觉得兴奋无比,高兴过后还要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戒骄戒躁、继续脚踏实地地学习,因为你一不留神别人就超过了你;考得不如意了,听到成绩和排名的那一刻,灰色的心沉沉坠落,内心充满委屈、不解和对自己深深浅浅的怀疑和厌恶,“为什么”是心底最多的声音,为什么我那么努力考得还是这样差?为什么别人比我考得好?为什么我又退步了?难道我比别人笨吗?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为什么呢?其实我们那时是想不出来答案的,一方面是年龄尚小,另一方面你舍不得拿出大把的时间去想一个对你的成绩和排名毫无益处的、虚无缥缈的问题,大不了我们就哭一场,然后就抓紧时间通过试卷去分析自己得失对错、反思自己,投入到下一段的学习当中。

我们从初一到高三都是这样走过来,6年,对于年少的我们来说真的不知道它有多长,因为那太长了,就像一个不可跨越的鸿沟,你觉得你这辈子都不会到达对岸。尤其在初三和高三,竞争激烈已经到达白热化,整个心都被学习、考试、分数填得满满的,超出得部分就一直往上面压、一直压。

沉闷的空气中有时候也会折射出小小的彩虹。其实都是特别不起眼的小事,但是不知为何却也能记住好多年。

记得上初三时,班级里有一个学习特别好的男生,每次都是年级前十。然后,竟然有一天下午整个班级都在上自习课的时候,他的妈妈过来帮他向老师请假,说要带他去放风筝。那位男同学一整个下午都没来教室,连着晚上的自习课也没有来,我们全班都特别羡慕,觉得有这样的妈妈真好,一到课间就能听到好多同学在讨论这件事,“他是去附小的操场上去放风筝的”、“这也太爽了,我也想去”、“吃晚饭的时候我看到他和他妈妈了”……

记得初中的一个寒假,我们只有10天假期,白天就做老师布置下来的一沓沓试卷,晚上8点之后被妈妈允许可以和她一起看韩剧《浪漫满屋》,每天2集,一直看到10点多才去洗漱睡觉。那段光阴简直美妙至极,就像鹅黄色的月光轻洒在河流上,你撑着小船在其中随水流慢慢飘荡,舒缓轻松,飘向星光。想想整个中学时代被我完完整整地看完的影视剧就只有《浪漫满屋》和《薰衣草》,再无其他。我每天晚上上完自习课回到家中,经常看到的一幕就是妈妈看电视看到睡着,当时真是羡慕得不得了,心里想,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过上这样幸福的生活呢?看电视看到睡着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记得高三的时候,我的同桌每次考完模拟考都要大哭一场,然后就向老师请假回家,后来发展到经常晚自习请假回家,每次老师都是允许的,但我一点都不羡慕,因为老师会允许就说明这个假是非请不可的,可能她经常晚上失眠吧,也可能她心理上出了问题,可能……总之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后来有一天老师找我谈话,问我平时写字的声音是不是特别大,因为我的同桌每次做试卷的时候都被我沙沙的写字声所困扰。回来之后,我每次写字的时候都都小心翼翼,并且在纸张的下面垫上一本厚厚的书,我想这样应该就不影响她了,可是没过几天她就自己把课桌搬到讲台旁边去了,一个人坐着,我找她道歉,她笑笑说不关我的事,其实我也知道这和我没什么关系,因为我自己也开始有点能听到别人笔尖写字的沙沙声了……

后来,我的同桌高考考得不错,但是我又复读了,那是比高三更让人讨厌的一段时间……

山川异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