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師有畫說】用思維導圖撬開智慧大門

緣起

曾經,我以爲自己是一個“學習障礙者”。

初中時,因爲沒考上重點高中,父母將我送到了包頭師範學校,一箇中專學校。

一年後,父母又讓我輟學重新上了高中。

高中時,揹負着父母的期望,費盡了所有力氣,終於考上了國內知名美術學院。

對當時的我來說——學習是痛苦的。

但是,真的是這樣的嗎?

難道沒有什麼辦法能讓學習簡單點,快樂點嗎?

帶着這樣的疑問,我探索了很久,終於在學習的道路上遇到了思維導圖。他幫助我重新拾起了學習的信心和熱情。

2017年,我參加了世界思維導圖大賽,併成功闖進半決賽(中國區比賽)。在比賽的道路上,我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時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我要成爲一位“學習力講師”,用思維導圖幫助更多的人撬開智慧的大門。

一、思維導圖怎麼發明的?

1.發明人—東尼•博贊

博贊先生是一位偉大的導師,他幫助成千上萬的“閱讀障礙者”解決了閱讀和記憶問題。

他還是詩人、作家、演講家、社會活動家和運動健將。

2.發明過程



  





這個發明過程是我編的。

但是總結出了思維導圖的3個特點,就是東尼獲得的3把鑰匙,你看懂了嗎?

二、思維導圖是什麼?


託尼•博贊稱他爲“大腦的瑞士軍刀”,還有一種說法是“大腦地圖”。

而它的官方定義是:思維導圖是一種記錄發散思維的筆記工具。它結合了全腦的概念,增強思維能力,啓發聯想力和創造力。

在我看來,簡單說它是一種圖形+文字的筆記方法。

複雜說它是一種思考模型,可以將它比喻成“智慧之樹”。

中心圖就是樹幹,每個分支可以代表一個概念、一種方法、一個段落。


通過上圖我們還可以看出,他的2個特點:

1.發散思考。

2.水平思考。

通過發散思考,我們可以產生很多想法,擴展思維的廣度;通過水平思考,我們可以深入觀察細節,擴展思維的深度。

三、學習思維導圖的好處是什麼?

1.節約時間

在整理筆記方面,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們節約50%的精力。在複習時,它再幫你節約50%的閱讀精力。怎麼樣?裏外算算,學習它是不是一筆劃算的投資?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學習經歷,爲了完成一項考試,我們開始奮發圖強,事無鉅細的做筆記。

文字密密麻麻的寫了一整本,心中痛哭着說:“不想看啊~不想看啊~”但是,爲了某些莫名的壓力又不得不強迫自己複習。

如果使用思維導圖來做筆記呢?


可能厚厚的筆記用幾頁就可以代替了。更甚者,“一張圖一本書”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2.平衡左右腦。

例如:我有一個男性朋友,他是做財會出身,邏輯性好、對數字敏感;但是,他的審美能力、色彩感受力都很差。通過思維導圖進行訓練,他開始主動學習繪畫,並且漸漸對色彩產生興趣,進而在穿衣品味方面有所提高。

還有個例子,我有一位隊友,她是一位小學英語老師。她通思維導圖的訓練,開發出了比較強的邏輯能力,現在她對物理感興趣。

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邏輯分類、同階級同屬性概念”屬於左腦的心智能力,“圖像”、“色彩”屬於右腦的心智能力。經常訓練,可以幫助我們平衡邏輯與創意、科學與藝術、感性與理性的發展。

即使我們是成年人,通過刻意練習,我們都可以突破自身極限,開發未知潛能。

2.超強記憶力。

對大腦來說,讀書、聽書、看視頻相當於“輸入”,繪製思維導圖、寫作等等相當於“輸出”,你需要結合自身的經驗,將文字、圖片、聲音等信息進行編碼、轉化,完成了這個過程,別人的知識才能轉化成你的智慧。

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研究,如果將信息歸納總結並且形成層級,記憶會更快、更牢固。

舉個例子:我請老公幫忙去菜市場買東西,蘋果、牛奶、菠菜、櫻桃、針織衫、玻璃飯盒、橘子、雞蛋、襪子、黃油。這些看起來特別混亂,而且不容易記住,如果我使用思維導圖做個分類呢?是不是更加容易記住?

2017年,我在參加世界思維導圖大賽時,第一個比賽項目就是聽記,前30分鐘邊聽邊畫導圖,後30分鐘用回憶重現前一張導圖。

這個項目是不是聽起來難度很大?他操作起來難度更大!

能在這個項目得到高分的祕訣就是:歸納和關鍵圖記憶。

通過不斷的訓練思維導圖,我們人人都可以擁有“最強大腦”。

3.激發創意。

管理大師彼得 德魯克曾經說:“不創新,即死亡。”擁有了創造力,我們才能夠在這個多變的時代保持戰鬥力。

博贊先生在《創意智商的力量》一書中指出,影響創造力的要素包括下列七項:

a.運用左右腦技能的能力。

b.將內心想法轉換成書面數據,並增補細節的能力。

c.思緒的流暢性

d.彈性與變通能力

e.原創性

f.擴散思考能力

g.聯想的能力

從這七點我們可以發現,思維導圖繪製的原則遵從了創造力的基本規律,例如:調動左右腦繪製中心圖、關鍵圖,總結歸納關鍵字;從一個創意點出發,激發其他創意點,並且將他們細化、形成網絡等等。

四、思維導圖的規則是什麼?

思維導圖的主要核心是“關鍵詞”(Keyword)、“放射思考圖解結構”(Radiant Thinking)、“色彩”(Color)與“關鍵圖”。

1. 關鍵詞。名詞爲主,動詞次之,輔助必要的形容詞、副詞等;顏色以黑色爲主,部分創意導圖可以和線條顏色一致;上階字體大於下階;遵循一線一詞原則。

2.放射性思考圖解結構。思維導圖是由“樹狀結構”與“網狀脈絡”構成。

樹狀結構應用在不同場合,有分類關係、因果關係、聯想脈絡。



網狀脈絡是不同節點的關鍵詞之間若有聯繫,用單箭頭或雙箭頭支出彼此關係,在線上以文字說明關聯。

3.色彩。

用顏色區分主題、類別信息。相鄰的主題建議使用補色或對比色區分,如果使用鄰近色有可能會不太明顯。

用色彩表達情緒感受,例如:用藍色表達理智、冷靜;用白色表達純潔、明快;用紅色表達熱情、鬥志等。


我在做思維導圖訓練時,以“色彩與情緒”這張圖爲基礎設計了一張自測表,專門用來記錄畫思維導圖是的情緒狀態。通過一段時間的測試,我將數據歸納總結,就可以計算出我學習的一個高峯值。

4.關鍵圖。

每個關鍵圖必須在重要必要的地方添加。

每個插圖都是記憶的開關,能夠幫助回憶起相關的所有內容。

五、思維導圖的應用?

1.讀書筆記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看了一本書好像是讀過了,但是又好像全無印象。每次使用的時候都是碎片知識,無法串聯成整體。高手是怎麼做的呢?

樊登老師解讀每一本書之前,都會畫一張導圖用來理清思路,思維導圖幫助他一覽全局,快速掌握重點。

樊登老師通過不斷的輸入(思維導圖筆記)和輸出(演講、出書),漸漸將所有講過的知識串成了一個網絡,將中外理論、古今知識融會貫通。

閱讀得來的知識其實只能算是“模型基礎庫”,我們需要將它“萃取轉換”建成“由上而下”的金字塔結構,知識才能變成我們的一部分。碎片知識是有害的,它們就像是頭腦中的“自由基”,會不斷的佔用我們的頭腦內存,消耗我們的學習潛力。

我曾經深受其害。我從小就酷愛讀書,但是“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每囫圇吞棗一遍就算完事。後來,我漸漸發現頭腦中存了太多東西,經常會失眠,碎片知識會不斷在頭腦中“閃現”。這種不好的感覺讓我停止學習了很長時間。

我開始學習思維導圖後,重新開始了繪畫練習和讀書總結,混亂的知識體系才慢慢穩定下來,也重新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2.寫作

閱讀讓思維更廣博,寫作讓思考更縝密。然而,文章前言不搭後語、邏輯胡成一團麻,這些悲催的情況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

要開始寫作,我們要先構建自己的框架。

例如,我們寫一個“營地”主題的文章。

1.確定題目;

2.分模塊,填充內容;

3.檢查邏輯正確,例子是否有代表性。

4.構建思維導圖。

自從學習了思維導圖和金字塔原理以後,我寫文章都會運用這套方法。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確實感覺到了飛躍式進步。

2017年,我寫第一篇文章時,拼拼湊湊也只能寫出500~800字左右,現在已經能寫出超過2000字的策劃方案了。

3.職場

思維導圖在職場運用也是非常廣發,例如:會議安排、日程規劃、頭腦風暴等等。

特別推薦使用思維導圖做SWOT分析。

有想實踐的小夥伴可以嘗試一下,可以幫助大家解決很多困惑已久的問題。

結束語

學習了一年零三個月思維導圖,從來沒寫過總結。這篇文章也算是我對學習經歷的小小總結、小小感悟了!

感謝恩師們(不提名字了)!感謝一路陪我走來的小夥伴們!

因爲你們的教導和鼓勵,我才重拾畫筆,才覺得人生不再孤獨~

雖然我都到了當老阿姨的年紀了,但是我一直沒有放棄自己,謝謝遲來的幸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