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獨奏曲《夕陽簫鼓》的由來

有關《夕陽簫鼓》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姚燮編寫的音樂論著《今樂考證》。

有樂譜的最早記載是浦東派琵琶宗師鞠士林所傳的《閒敘幽音》,此時的《夕陽簫鼓》共有七段,無標題。首次出現標題的是在《陳子敬琵琶譜》中,分別是:迴風、卻月、臨水、登山、嘯嚷、晚眺、歸舟。

清朝末期,平湖派傳人李芳園將《夕陽簫鼓》收入《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曲名改爲《潯陽琵琶》。該曲結構爲十段,每段都加了雅緻的標題:夕陽簫鼓、花蕊散風、關山臨卻月、臨山斜陽、楓獲秋聲、巫峽千尋、簫聲紅樹裏、臨江晚眺、漁舟唱晚、夕陽影裏一歸舟。

民國期間,上海同樂會的柳堯章、鄭覲文改編爲絲竹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共十個主題: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雲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撓鳴遠瀨、欸乃歸舟、尾聲。

解放後期,黎英海改編成爲鋼琴獨奏曲《夕陽簫鼓》,共十一個主題:江樓鐘鼓、臨水斜陽、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雲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撓鳴遠瀨、欸乃歸舟、臨江晚眺。

黎英海先生曾經指出

就樂器而言,鋼琴的音色是單一的。但通過不同的演手法、不同的觸健、不同的踏板用法以及音區、音量等等方面的對比,完全可以產生不同音色的聯想。像彈《夕陽簫鼓》時,演奏者的腦子裏應該有笛、簫、琴、箏、琵琶等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的音色。

作爲聽衆,在欣賞這首鋼琴獨奏曲時,也應該有此等覺悟。

好,是時候開啓唱片機,翻開曲譜,品味《夕陽簫鼓》的意境。

曲譜鏈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