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靈脩:利未記1-5章

讀經靈脩:上帝的理想國(利1-5章)

在一篇文章中讀到,美劇《絕望的主婦》裏,有這樣一句臺詞:

 

“很多人的生活之所以平淡無趣,是因爲缺乏了儀式感”。

 

這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徵,缺乏神聖的儀式感,使生活索然無味。因爲再美好、再豐盛的生活,其實都是貧乏的生活。因爲一切都被罪污染了。如果我們的一舉一動,不能帶着象徵和寓言的意義,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日常生活,不能成爲一種更高的神聖生活的喻體和排演,那麼生活就太瑣碎了。一切當下就只是當下。現在發生的任何一件事,都與永恆沒有關係。

 

《利未記》代表了一個與現代社會完全相反的神奇世界。在這裏,一切都是超自然的。看上去,人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限制。但真正的意義是,在這裏,人們的一舉一動都反映了比一舉一動更高的宗教目的。也就是說,人們餓了喫,渴了喝,但人們卻不是爲喫喝而存在的。在這裏,日常生活的一切,都被神聖化了。連最細微的事,都成爲了一個指向未來的儀式。在這裏,一切皆敬拜,一切皆宗教。在這裏,一切都帶着對來世的盼望。

 

沒有比利未記所描述的社會更充滿儀式感的社會。而這種描述,在本質上是一種神諭(不斷出現的短句“耶和華曉瑜摩西說”,串起了整卷書)。

 

亞當墮落之後的世界,是一個等待着救贖的世界。因此,神聖的儀式和充滿寓言的歷史,就是歷史和生活的真正目的。到了塞特的兒子以挪士,人類的一支開始嘗試求告耶和華。在大洪水之後,被揀選的挪亞一家,開始第一次向神獻上燔祭。當亞伯拉罕被呼召之後,他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做兩件事。一是支搭帳篷,二是爲耶和華築一座壇。前者是日常生活,後者是生活的意義。前者是水平面的,後者是垂直面的。前者是瑣碎和含辛茹苦的,後者將生活從瑣碎和含辛茹苦中搭救了出來。前者指向當下,後者指向永恆。

 

然而,直到上百萬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在曠野中成爲一個龐雜的社會。人類歷史上,這是第一次,上帝在祂的百姓中建立了一種全社會的獻祭制度。這是耶和華的理想國,利未記是一部神聖法典,是一部包羅萬象的神聖生活指南。在這裏,我們看見了上帝的用意,就是一種將罪人的全部生活都分別爲聖、都變成敬拜的一部分的社會工程。

 

換言之,耶和華不滿足於會幕,作爲敬拜的場地和神與人相會的象徵。耶和華的雄心,是要在祂的百姓的全部生活細節中,成爲他們的上帝。

 

然而,神要處理一件事,就是祂的聖潔與人的罪污之間,有着巨大的、無法交通的障礙。整個利未記的主題,就是“聖潔”,或者叫“分別爲聖”。整卷書,幾乎將人類社會的一切項目,都按着“不潔(淨)的”和“潔淨的”,分爲兩類。通過細緻而嚴格的禮儀律、獻祭制度和節期制度。以色列人被分別出來了。他們在萬族中,有點像《指環王》三部曲中的精靈族。你可以說,他們的生活是最嚴格的,但你也可以說,他們的生活是最浪漫的。因爲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帶着神聖的、戲劇的目的。

 

這個目的,歸根到底,就是等候耶穌基督的來到。原來,一切獻祭、節期和關於潔淨的制度,都是後事的影兒,那形體卻是基督(西2:17) 。

 

當耶和華指着一件東西說,這是不潔的,不可喫的。又指着另一件東西說,這是潔淨的,是可以喫的。這一幕,非常類似始祖亞當在伊甸園聽見上帝話語的那一幕。上帝說,園中所有的果子,你都可以喫。唯獨園中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喫。因爲你喫的日子必死。

 

重要的不是這件東西爲什麼可以喫,那件東西又爲什麼不可喫。重要的是,上帝是我們生命的主宰,也是一切美善的來源和標準。祂有神聖的主權隨意指定,測試我們聽祂的話不聽。利未記意味着,現在,曠野成爲了第二個伊甸園。耶和華將亞當失敗了的那個測試,就是順服的測試,重新放在了以色列人面前。耶和華通過一種看得見的獻祭制度,使日常生活的一切,都在祂所指定的一種方式下,被“分別爲聖”。其實,這與我們“因信稱義”是一樣的。就是說,人若遵守這些儀式本身,並不具有一種“聖潔”的價值。但上帝指定了這些儀式,將那些懷着信心去遵守的行爲,“算爲”他們的聖潔。

 

換言之,利未記的主題,是上帝如何將不聖潔的人“算爲聖潔”。這一切“算爲聖潔”的儀式,都是一個象徵,一個寓言,一個帶着應許的誡命,最後都要成全在基督的十字架上。一切被宰殺的,都指向那一位真正被宰殺的羔羊。一切被火焚燒的,都指向那位真正被殺的,一切的節期,一切被水潔淨的,都指向基督的寶血和祂的復活。

 

在燔祭中,動物的皮被祭司保留,動物的身體要被焚燒成灰。這一幕令我們想起最初的福音,就是亞當被逐出伊甸時,耶和華曾親自用動物的皮,做成袍子,披在亞當身上。那是救贖歷史上的第一次燔祭。意味着在神那裏,有被獻上的動物。歸根到底,是神自己的兒子被獻上,帶來了一切選民的救贖。

 

因此,在使徒書信中,保羅和彼得都反覆使用利未記的術語,來描述基督爲我們所成就的福音。在彼前1;19,基督的十字架被稱爲“燔祭”。在羅8:3和來13:11,基督的十字架被稱爲“贖罪祭”。在林前10;16-18,主的聖餐被稱爲“平安祭”。

 

因着基督成就了一切禮儀和獻祭所指向的救恩,因着祂的寶血,上帝的理想國最終降臨,上帝的選民被寶血分別爲聖。因此,在羅馬書12章,信徒的成聖生活,被稱爲“活祭”。在希伯來書13章和啓示錄第8章,信徒的頌讚、祈禱和金錢奉獻,也都被稱爲獻給神的“靈祭”。

 

感謝主,因爲如今,基督徒所獻上的這些祭,都是“在基督裏”獻上的,或是“藉着耶穌基督”(彼前2:5),或是“靠着耶穌”(來13:15)。

 

感謝主,因爲如今,我們或喫或喝,仍然充滿了神聖的和超自然的目的,就是爲了榮耀神,並以他爲樂,直到永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