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情緒 善用ABC

今天一天的心理課程中,老師的焦點在情緒:情緒宣泄,情緒調節,表達情緒,不良情緒,負面情緒,情緒釋放,情緒管理……

其實,如果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我們就不會產生較多的負面情緒,也就不用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調節情緒。管理情緒,就從源頭開始,善用ABC理論。

情緒ABC理論是由美國認知行爲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ABC各有含義,不是“簡單”的意思。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個英文字母)表示一個事件,即可能是好的事件,也可能是不好的事件。同樣一個事件(A)會讓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想法,即B(belief),而這個B是引發不同的情緒和行爲後果C(consequence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的間接原因。

讀起來有點繞啊!有點迷糊了。我們看個例子。

舉例:

A:給孩子買了新手錶(想給孩子驚喜),她不喜歡。

B:雖然想給TA驚喜,忽略了TA的審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不會做一個人雲亦云的人。

C:雖然浪費了,但並不失望和傷心,倒對孩子的表現有點自豪。

同樣一個事件,想法換一下,結果就不同了。

A:給孩子買的手錶(想給驚喜),TA不喜歡。

B:這個小祖宗,買了東西還不滿意,挑三揀四!

C:下次再想讓我花錢,沒有那麼容易!(生氣)

再換一個人,又有不同的想法。

A:給孩子買的手錶(想給孩子驚喜),TA不喜歡。

B:只考慮了表的形狀,忽略了表的功能,也沒有事前先探探孩子的想法。

C:以後做事要考慮周全,不要辦好事還落埋怨。

同一個事件,三種不同的想法,帶來三種不同的結果,產生不同的情緒。

生活中,很多時候,不是發生的事情讓我們擔心,讓我們恐懼,讓我們徹夜難眠,而是我們的想法改變了我們。所以,想要增加正面情緒,減少負面情緒,就從改變我們的想法開始吧。

再分享一個例子。

A:晚上開新車回家,由於小區的燈光不太亮,停車時,沒有看清右側的樹,結果把右後視鏡撞掉了。

回到家,給家人講事情的經過。

孩子說: 媽媽,(B)你只把一側的後視鏡撞掉了,車子的其他部分還好,你也沒受傷。(C)很好,你的車技還是不錯的。(小開心)

孩子爸爸說:(B)人沒事就好,(C)車壞了,再買一個(好慶幸,剛開始開車,不太糟糕)。

我自己怎麼想的呢?

B:拿駕照這麼多年,一直不敢開車,看來車技也不是一團糟。光線很暗,確實沒有看清右邊的樹,車子其他地方也沒有問題,最關鍵的是,不是撞在別人的車上,自己也沒有受傷。

C:去修車時還和修車師傅開玩笑,說以後晚上不做後視鏡殺手。(不悲傷,不生氣)

如果一家人的想法都換換,比如,孩子爸爸認爲就會亂闖禍,浪費錢,估計一家人都不會安靜,誰都不會有好情緒,說不定要雞飛狗跳。

所以,想要管理自己的情緒,先從改變想法開始,善用ABC理論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