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7手动分区方案

1.必须的分区
(1) boot分区:
作用:引导分区,包含了系统启动的必要内核文件,即使根分区顺坏也能正常引导启动 一般这些文件所占空间在200M以下。
分区建议:分区的时候可选100M-500M之间,如果空间足够用,建议分300-500M。避免由于长期使用的冗余文件塞满这个分区。
分区格式:建议ext4,按需求更改。
(2)/分区(根分区):
作用:所有的文件都从这里开始,你可以比喻为Windows的C盘,但其实有区别。如果你有大量的数据在根目录下(比如FTP等)可以划分大一点的空间。
分区建议:建议15G以上。看需求,根分区和home分区的大小就类似C盘和D盘的空间分布一样,主要占空间在哪儿就在那里分大容量。
分区格式:建议ext4,按需求更改。
(3) swap分区:
作用:类似于Windows的虚拟内存,在内存不够用时占用硬盘的虚拟内存来进行临时数据的存放,而对于linux就是swap分区。
分区建议:建议是物理内存大小的2倍,比如你电脑是4G的物理内存,swap分区可以是8G。
分区格式:swap格式。
2.可选的分区
(1)home分区:
作用:存放用户数据,HOME的结构一般是 HOME/userName/userFile,如果不分则默认在/目录下
分区建议:如果用户数据多可以将此分区适当增大,请参考“根分区”分区建议;一般硬盘的主要容量几乎都在Home分区和根分区下。
分区格式:建议ext4,按需求更改。
(2)var分区:
作用:用于log日志的文件的存放,如果不分则默认在/目录下
分区建议:如果你安装的linux是用于服务器或者经常做日志分析,请划分var分区,避免日志文件不断膨胀塞满导致根分区而引发问题。
分区格式:建议ext4,按需求更改。
3.说明

centos7.0开始默认文件系统是xfs,centos6是ext4,centos5是ext3。
ext3和ext4的最大区别在于,ext3在fsck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文件越多,时间越长),而ext4在fsck时用的时间会少非常多。
ext4是第四代扩展文件系统(英语:Fourth EXtended
filesystem,缩写为ext4)是linux系统下的日志文件系统,是ext3文件系统的后继版本。ext4的文件系统容量达到1EB,而文件容量则达到16TB,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对一般的台式机和服务器而言,这可能并不重要,但对于大型磁盘阵列的用户而言,这就非常重要了。ext3目前只支持32000个子目录,而ext4取消了这一限制,理论上支持无限数量的子目录。

xfs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日志文件系统,它是SGI公司设计的。xfs被称为业界最先进的、最具可升级性的文件系统技术。xfs是一个64位文件系统,最大支持8EB减1字节的单个文件系统,实际部署时取决于宿主操作系统的最大块限制。对于一个32位Linux系统,文件和文件系统的大小会被限制在16TB。
xfs在很多方面确实做的比ext4好,ext4受限制于磁盘结构和兼容问题,可扩展性和scalability确实不如xfs,另外xfs经过很多年发展,各种锁的细化做的也比较好linux
xfs和ext4的区别。

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教程,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教程不仅是零基础,通俗易懂,而且非常风趣幽默,像看小说一样!觉得太牛了,所以分享给大家。点这里可以跳转到教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