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批判性思維」,“質疑”只是開始(附思維圖)

引言

《淺薄》這本探討互聯網對思維影響的書裏,有一個核心觀點:人們接收信息的載體會塑造大腦神經元的聯接方式,從而改變人們思考的模式。

語言作爲信息傳播的重要媒介,亦是如此。它不僅是表達工具,還會塑造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在互聯網時代,存在着許多以煽動性爲目的的觀點文章。如果長期習慣、並順應這種缺乏嚴謹論證的語境,可能也會導致你傾向於情緒化地作出主觀評價,而無法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

有意識地強化自己的批判性思維,有利於抵抗這種“簡單粗暴”的觀點式文章的侵蝕。

批判性思維固然是好,但在學習L先生智識營第三課之前,我只是從字面上淺顯地理解——批判性思維,就是對任何事情先提出質疑。

這個“粗暴”的理解或許在看營銷號的文章「暫時有效」,但如果跟同事討論或跟朋友交流,總是用一種“挑刺”的語氣質疑別人,卻容易變成“對話終結者”。

大多數人不喜歡跟只會「挑問題」的人相處,當「批判」方式不對,就變成「擡槓」——對討論結果沒有幫助,只有無謂的爭吵。

這也是自己早期對批判性思維最大的誤解——爲了「批判」而批判,顯得自己特別與衆不同、獨立思考的一種自我炫耀。

而通過學習L先生「元認知:批判性思維」的這堂課,我也開始意識到批判只是手段,最終目的是爲了達成雙方的「共識」——全面拓寬自己思考,更高維度的新觀點。

因此,今天的課程學習心得,也從三個角度進行探討,如何借用兩個認知篩工具實現:



1. 如何獨立思考,客觀審視互聯網各種信息。

發揮批判性思維的最基礎作用,避免變成被輿論裹挾和操控的工具。

2. 有效地提升自己論證的嚴謹性。

避免自己被同化成情緒化主導思考的人,並學會吸收不同角度的信息。

3. 讓溝通、探討更有效,提升職場專業素養。 

不要讓無效的爭吵變成工作的主題,更主動地讓雙方達成解決問題的共識。


「思維圖」

1. Process On繪製,如需「可編輯」的源文件,點擊這裏(請電腦端打開)

2. 文末附有完整思維圖示,手機端可能被壓縮,建議電腦打開。



一、認知篩:5W1H

這個認知篩非常簡單,就是通過what、why、who、where、when、how五個維度,對信息進行拆解和一一對應分析。操作簡單,合適在以下場景快速應用:

1. 看一篇文章時,其呈現的內容有哪些需進一步考證。

2. 討論工作時,對方展示的信息是否足以支撐接下來的決策是正確的。




WHAT:分清事實與觀點

事實和觀點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客觀,後者是主觀。但並不要因爲看到“客觀”就認爲事實就一定比觀點更好。

兩者同樣重要。只是呈現事實不一定有意義,尤其是在數據分析上,如果只是羅列一堆數據沒有分析而推論觀點,數據就無法發揮作用。

區分兩者的意義並不是找出孰優孰劣,而是幫助我們判斷接下來如何解讀這個信息。

對於客觀事實,可信度可能更高,可以省下去考證的工作(只是可能,因爲事實的呈現形式也會影響可信度,具體在“HOW”會分析)。

如果是觀點的話,就要停下來細想,是怎麼推導出來的,合理嗎(即“WHY”)?如果對一個觀點沒有任何一絲存疑,直接全盤接受,就很容易讓自己的“大腦”變得越來越懶。




WHY:論證的重要性

區分了事實和觀點後,接下來就可以對觀點提出“WHY”,即爲什麼會有這個觀點,論證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課程重點提及了三種:

1. 個例是否能作爲證明?

世間總能找出不同對立面的個例(個案或案例)。

當你看到一篇文章只通過若干個例就得出結論,那就要警惕這篇文章的質量了。

當你在會議室闡述自己的觀點時,只用個例作爲支撐,可能很快就被其它個例反駁,然後你再用個例反駁,最後就是各說各話。

但個例並不代表它就不能用於討論之中,以A、B兩人討論爲例,可以這麼釐清個例對觀點的支撐作用:

首先,個例只能用於說明,不能用於論證。

當觀點確定爲真,可以使用個例作爲說明。個例的作用是讓抽象的觀點更加具體化,方便大家理解。當A提出“倖存者理論”時,舉了一個他工作的例子,此時就是說明。

當觀點未明確爲真,就不能用個例來論證,因爲個例不能作爲論據。當A用了個例作爲論據,B反駁時,應該直接針對其論點和論證過程來探討。如果針對個例就會出現上面說的,互相舉反例說到天亮都結束不了。

而往往在工作中,沒有結論的會議討論是最讓人煩的。

其次,個例只能用於類比,不能推及整體。

用作類比也有一個前提,即兩者的成立條件是一致的。這一點很關鍵,可以幫你判斷許多“詭辯”。

例如領導A讓員工B要接手一項難度很高工作,但並不是他職責範圍內。領導A用了一個類比,說如果是大老闆分配了難度很高的工作給他,他也得接受,同理,員工B也得接受。

咋聽下來,似乎有理,但實際上大老闆分配的工作和領導A分配的工作在難度上是一致的嗎?這就需要去探究了。

同時,用個體來推及整體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地域黑”。因爲個體來說明整體的特性往往不成立,是因爲整體還存在許多不同的個例的特點。就像許多純雞湯文會用一個故事來說明大道理,卻忽略了這個大道理成立的前提和適用範圍是極其有限的。




2. 我們可以有態度,但不要摻雜到判斷中。

例如:之前我看舒淇主演的《聶隱娘》,但因爲個人喜歡科幻電影,不喜歡看文藝片,所以沒有太多感觸,但這不代表《聶隱娘》這部文藝電影就不好。

我不喜歡看文藝片——這是我的態度,個人對事物的一種純粹主觀感受;但不代表文藝片不好——這是我的判斷,個人綜合各種因素對事物作出的綜合評價。

但往往我們總是把評價跟判斷混合在一起——我們不喜歡的,就一定是不好的。

這種混合會導致許多討論最後變成無謂的爭吵或是擡槓,並且很難得出結論。因爲態度是無法且沒必要討論的。喜好真的是非常“個人”、“主觀”,無需強制自己隨時妥協、改變。

判斷是有一套相對客觀的普適標準來決定其價值。這套普適標準是基於許多人的共識積累,甚至形成一套科學的規範。

明確了這點,在工作會議上的討論就會有新的出口,例如討論一個活動做不做,不要僅憑自己的喜好、過去經驗來決定,而是共同找出在現有資源、產品階段,決定這個活動價值的共同標準,然後以此探討活動是否做、如何做,這個會議討論纔有質量。


3. 避免混淆相關性和因果關係。

因爲兩個事物在時間和空間上出現了先後次序,大腦就很容易“誤會”爲兩者是因果關係,其實可能就是巧合,或是有真正的原因隱藏起來沒發現。

這在許多工作決策中經常發現。例如這個月部門的業績不好,剛好業務同事出差次數少,領導就認爲是因爲不夠勤奮,接下來就制定了各種出差考覈指標。但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是否有足夠的數據支撐呢?還是因爲市場推廣疲弱減少了願意預約上門演示的機會?


HOW:信息呈現的形式

正如上文所言,即使是一個事實,都不能絕對判斷爲“真”。因爲很多事實都會被包裝:

1. 只呈現片面的信息,誤導大家的看法。因此在對一篇文章只呈現單方面信息時,可以嘗試去找找有無反面的觀點,進行綜合考慮。

2. 把觀點包裝成事實。漢語博大精深,許多同義詞對不同情緒的調動差異都很大,因此要謹慎一些僞裝成事實的觀點。


WHEN、WHERE、WHO

這三個維度相對比較簡單,可以統一理解爲信息的出處:時效性、來源、提出者。


二、圖爾敏模型

上面的5W1H模型在判斷一篇文章和工作討論時,可以快速應用。接下來的圖爾敏模型會更加深入地探討論證的邏輯。我個人認爲可以適用於:

1. 讓自己思考、表達觀點時更加嚴謹。推導出更具可操作性的結論,而不是錯漏百出或空泛的大道理。

2. 主動地去挖掘對方的隱藏的邏輯,進一步引導討論的節奏,最後達成共識。

第一、當我們說出因爲……所以……時,中間是省略了一個非常複雜推導過程。

因爲即前提,所以即結論。那當我們在做一個決策,思考一個問題時,不要簡單地只是受腦海裏的一句“因爲所以”而支配,而是可以如下圖列出骨架、支撐、反駁、限定。

舉個例子:

在最近一次工作討論中,A說到因爲內容營銷是To B領域最流行的營銷方式,近期部門銷售線索少,所以建議部門增加預算到這項工作中。

那如何讓A的結論更具有說服力呢?

首先,骨架就是因爲……所以……能成立的最核心假設。即A的觀點是建立在“流行的營銷方式,就一定適用本公司產品”這個假設成立基礎上。

其次,反駁就是對骨架可能存在的問題一一駁斥。流行的營銷方式是否對產品特點有要求,是否大公司纔有足夠資源做好?

再次,針對駁斥,支撐進一步論證骨架的合理性。之所以流行是因爲大部分企業已經行之有效了;本公司有一個產品是典型的TO B領域應用……

最後,綜合所有,得出限定範圍,因爲許多假設、理論成立都有應用的範圍。例如要發揮內容營銷的作用,產品必須符合什麼特點,推廣預算需要達到多少。

綜合以上內容,這個例子中,A最後呈現的結論應該就是,以xx產品做測試,投入xxx預算,配合具備xxx能力的人員,來嘗試最新的內容營銷。

第二,主動找出對方隱含的假設,引導達成共識。

找出對方隱含的假設並不是爲了攻擊對方論證的錯誤,而是步步引導雙方能夠在更透明而不是互相猜測的討論環境中,快速找到解決對策。

正如上面的例子,如果A在會議上只是簡單地提出因爲內容營銷流行,所以要做這件事。那麼我們就要主動去挖掘A這個推論的骨架(假設)——“流行的營銷方式,就一定適用本公司產品”。

找到後,如果以“否定爲目標”,就很容易變成用“嘲諷”地語氣指責對方思考不周到。

更有效地解決部門推廣難題,只靠否定和嘲諷別人的想法無法實現的。應該轉化爲“找出共識”的角度來進一步引導A分享觀點——“我不能確定流行的營銷策略就是合適公司的產品,你能否再展開講講,這個營銷策略需要怎麼做才能更好的符合現階段產品的資源限制”。

接下來的討論可能可以延續,或者A也沒想清楚,但起碼大家已經達成了一定共識——“可以做”或“行不通”。




小結

批判性思維還有很多具體的操作方式,本文僅是一篇簡要的課程知識覆盤,難以全部展開;也不是我總結完這篇心得後,就能立馬牢牢掌握,還需要更多時間去訓練。

但我最直接的收穫就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第一,自己尚未掌握全部信息做嚴謹論證時,不要輕易提出絕對性的斷言,說不定就有一個批判性思維高手將我批的體無完膚,哈哈。少一點無意義的評價,也可以讓現在互聯網社會少些戾氣。

第二,討論應該是以達成“共識”,尋找更全面的新觀點爲目的,而不是一味堅持自己的理念說服對方。這可以不僅讓同事關係更和諧,開會吵架很難做到對事對人,真是很傷感情啊。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自己思考的深度,從多角度得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觀點。畢竟,解決問題纔是目的,而不是說服別人。


附錄

1. 說明

思維圖內容是學習【L先生說智識營】課程,並結合自己工作生活做的心得筆記。

並不是完整全部復刻課程,有興趣瞭解全部內容的朋友可以自行去上課哦~

2. 思維圖示

建議電腦端打開,手機端可能被壓縮不清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