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还是要学会说再见

看了《驯龙高手3》,小嗝嗝和无牙仔终于也各自“成家”,各自回归各自的族类和生活,终于也说了再见。

我们真的会说再见吗?无论是对一个人,一个物,还是一件事。

一个老套的比喻,人的一生就是在搭乘一辆不断行驶的火车,中途会在几个站点停歇,但最终还是要继续前往自己的目的地。当我们在某个站点停留时,我们会看着眼前的火车飞驶而过,我们会遇到新的人,送走旧的人,不断地迎来送往。当你离开车站时,也会有人在站台挥手送别,你是他们生命的匆匆过客,他们也是你生命长河里的短暂身影。也会有人和你同路了许久,但是那个岔路口总是会到来,你们只能依依惜别。

离别之所以感伤,不单单是距离的阻隔,使你我之难见而思念。虽在古代,山长水远,车马漫漫,书信难达。且一别两散,天涯海角,人生茫茫 ,不知几个春秋之后才能再见,确也添了离别之苦。更重要的,也是最害怕的,就是下次见到的你已经不是我熟悉的那个你了。

你到了新的地方,我不了解不知道,与我毫无交集的环境。你认识的人,经历的事,我一概不知。你的成就和失败,我也只知其结果,不知你的种种历程。你慢慢的转变,我看不到,感受不到。只待时间累积,再见时,我也只叫得出你的名字,道一道那些早已被尘埃掩埋的事。你可能也不大认识我了,互相含蓄一笑,说些没有重量的话语。就像鲁迅再见闰土时,感受到的他们之间的厚障壁一样。分明都是高兴的,分明都是珍惜曾经的岁月的,只是都清楚你我现是两种人,两种生活,再无联系。就像有什么东西把我们的生活劈开了,曾经有多亲密,都与现在无关。

所以离别总是伤感,因为害怕,因为知道世事无常。所以故意回避这些可能的显而易见的结果,不能明说,不敢细想。当我们说再见时,我们真的会说“再见”吗?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可以一直陪着谁,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曾经的陪伴和慰籍,是生命中的额外赠予,但不可能一生都拥有。都要学会独立,学会独处,也学会送别。不沉溺,不停驻,不徘徊。

然后,坦然地接受他的离开,接受他可能的改变,至少现在我们还是最熟悉最真诚的彼此。我是应该笑着送别你,送别我亲爱的朋友,希望你前程似锦。如果他真的不再是他了,也不必见人悲凉,因为他还在,只是眼前的他不是他。可能你认识的他只是走不见了,只是你们不能再见,他在那里,和你脑海中一样。你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你可以随意打趣,无话不说的人。你只要,好好生活就行。

但是,不管怎样。如果那个离开的人,归来仍是少年。我会很高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