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怨女》中“小艾”的命运分析

最近看了张爱玲的小说《怨女》中“小艾”的片段,看完后,对小艾的命运感到十分的可惜以及同情,并且写了一些个人读完后的看法。

小说的一开始说了小艾因为小艾家里穷,所以家里人把她卖到了席五太太这里做了席五太太的佣人,平日里帮忙做家务事,小艾可能家庭成长环境的原因,促使了她的性格是勤劳、善良朴实、能干肯吃苦,但同时又很愚钝,被人欺负时不懂得反抗,只能忍受欺凌。所以,我觉得她就是一个在黑暗社会下的封建制度中受压迫、排斥、欺凌的典型女性之一。

她自从进了席家之后,她的日子就没有一天好过的,每天有干不完的家务事,每当做得不好时还要被主人骂、打,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是在席家受的这些苦她都忍了,然而一件事是她这辈子都忘记不了,以致于后来促使她生大病的原因是:她跟五太太去苏州跟老爷同住的时候,贪恋女色的老爷强暴了她,使她后来怀孕了,而老爷并不对这个孩子负责,在被其他的太太发现小艾怀孕之后,对小艾进行百般的欺辱,致使最终小艾小产,孩子没了,而老爷也没有说一句话,并逃避这件事,五太太觉得是小艾去勾引老爷,也狠狠的欺负她,不给她请医生看病,不管小艾的死活,以致于小艾在这件事后留下病根。

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为小艾感到不值,觉得她一个女孩子年纪轻轻,怎么就遭遇了这样的事,她的命运也太过于悲惨了。这“悲惨”的命运,张爱玲在小艾身上真的描绘到了极致。但为了使小艾的形象更加的饱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张爱玲也“赐予”了小艾一段唯美的爱情:小艾在回到上海之后,认识了在印刷厂工作的冯金槐,两人情投意合,后来结了婚,过了一段短时期的婚后生活,在这段时间里她的丈夫非常的疼爱她,而她也习惯了有她丈夫的存在,但后来因为生活所迫,她的丈夫不得不离家去外面谋生,她因为生了大病所以不能跟随丈夫去,而跟她的丈夫以别就是几年,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她的身体情况变得越来越差,但家里没钱生活,所以她还不得不去给别人家做佣人,在外面工作时她要看主人的脸色行事,在家里做事她要小心翼翼,因为一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她的婆婆就会在背后说她的不好,在平时她还会担心她的丈夫在外面的生活,是否过得好不好,这可想而知小艾的生活有多么的不易,所幸她的丈夫后来回来了,虽然没钱,但她还是特别开心,因为今后又有人疼爱她了,不过老天并不打算眷顾她,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她的丈夫后来带她去了正规的医院检查,这次检查的结果对小艾以及她的丈夫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小艾因为曾经小产的关系,致使她得了子宫炎,医生说要拿掉子宫,不然将有生命危险,但因为手术费用是一笔巨大的数目,对于他们的经济状况根本就拿不出,而且小艾今后也不可能怀孕了,小艾这时做了一个决定:就是领养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后来渐渐长大,越来越发现长得丑,人家就说反正是领养怎么不领养个好看的,而小艾却说女大十八变,以后会好的。最后小艾为了贴补家用,连夜打毛衣,又旧病复发,发烧,连坐起来都困难,她丈夫非常着急,把她送到医院,然而这时的她恐怕命不久矣了·····

小说的结尾没有交代小艾的情况,只是用了一段话就结束了“小艾咬着牙轻声到:“我真恨死席家他们,我这病都是他们害我的,这些年了,我这条命还送在他们手里”金槐道“不会的,不会让你死的,不会的。”他说话的声音很低,可是好像从心里喊出来”,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脑海里就是一句话“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这时的小艾说出这些话该是多么的绝望、无奈啊,而她丈夫的回答更是让人落泪,这对夫妻也许在去往医院的路上就要分离了······

整篇小说我读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还在想着小艾的事,还在为她的命运感到不公平,对于她不幸的命运感到惋惜和同情······

而这篇小说从对小艾的命运的描述中,也侧面反映出了当时那个社会的黑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的现象,这也许就是张爱玲小说有深度、有广度的原因,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悲惨的命运反映现实的黑暗,对于那个时代非常暗示性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态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