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面纱》 让灵魂受洗——《面纱》读后感

“你用面纱遮蔽他人的窥探,自己也难以一睹世界的真实。”
                        ——于大卫(译者)

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被称为最会说故事的二流作家,却拥有二十世纪最多的读者。他做过外科医生,英国间谍,到过远东和中国,四处游历。接触过东西方文化的他,以冷静客观甚至带几分嘲讽的态度审视人生,从而洞察人心。

这本《面纱》是我读过为数不多的毛姆的作品中,最喜欢的一部。曾经几个夜晚,灯下似听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用低沉的声音,把关于爱,背叛,救赎和人性的故事娓娓道来。

内容简介:

小说背景在英国殖民地时期的香港。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凯蒂,与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出轨。他的丈夫沃尔特发现后迫使她跟随他去了中国正在瘟疫横行的湄潭府。在每时每刻面对死忙的人群中,她逐渐发现了丈夫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自己的精神世界渐渐得以提升,丈夫因疫情感染而死,更加唤起了她的觉醒。之后回到英国和父亲重新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

主要人物分析:

凯蒂:美貌,虚荣,向往爱情而精神空虚,母亲倾尽全力要她嫁入豪门。她在母亲的催逼之下嫁给了她并不爱的沃尔特.费恩医生,她不喜欢沃尔特的古板,木讷,丝毫找不到沃尔特的可爱之处。她被查理唐生的风度翩翩,热情殷勤所吸引,没有认识到他的自私,不愿为了她放弃自己的名利地位和家庭,从而陷入了一段虚无的爱情中。造成了她情感的悲剧。

沃尔特:凯蒂的丈夫,细菌学家,他深爱着凯蒂,为她放低自己,隐藏了自己的高傲和内涵,为她愿意低到尘埃里,可他小心翼翼的爱换来的却是凯蒂的背叛。精彩就在于,面对凯蒂的背叛,他一直保持着绅士风度。他所做的既痛苦又智慧的举措,让凯蒂看清了查理的嘴脸,他带凯蒂来到死亡之城湄潭府。在灾难中以自己的毁灭成全了对凯蒂的灵魂的救赎。

作品赏析:

一、瓦尔特:“我对你不抱什么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和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

“或许是源于一种古老的品格,我因高傲而不屑武力。”

二、凯蒂:“我觉得你对我有失公正,因为我愚蠢,轻浮,虚荣你就责备我,这对我是不公平的,我就是被这样教养大的,我身边所有女孩都是如此,你不能因为一个人不喜欢听交响音乐会就责备她不会欣赏音乐,你不能强求我不具备的东西,否则对我就是不公平,我从来没欺骗过你假装我会这会那,我有的仅仅是可爱漂亮,天性活泼,你不能指望到集市的货摊上买珍珠项链和貂皮大衣,你是去那买锡铁喇叭和玩具气球的。”

三、修道院院长:“我亲爱的孩子,安宁在工作中是找不到的,它不在欢乐中,也不在这个世界上或者这个修道院中,它仅仅在于人的灵魂里,......你终将享有安宁,当你忘记了对安宁的渴求时,安宁就会降临。”

四、沃丁顿:“道”是一条永恒的路,所有的生命存在,行走其上,道中充盈着万物,同时又虚无一物。它要人学会欲无所欲,让一切顺其自然。谦卑者尽得保全,屈身者终将直立。道是一张巨大的网,网眼大如海洋,却恢恢不漏。它是万物寄居的避难之所。追求柔慈之人会如小孩子一样平和,柔慈为进攻者获取胜利,为守卫者求得保全,战胜自己的人最强大。

五、凯蒂:“就让我坦言相告,哪怕只有一次,父亲,我向来愚蠢,无德,令人憎恨,我已受到严酷的惩罚,并决心让我女儿远远避开这一切,我要让她无所畏惧,真诚率真,我要让她独立于他人,把握自我,像一个自由人那样接受生活,要比我活的更好。”

作品的启示:

我总是被具有深邃精神内涵的人格吸引,读毛姆的《面纱》爱上了沃尔特.费恩医生。他并非不解风情,假如他遇到懂他并爱他的灵魂,那将是多么温存美好的爱情。作品后半部,作者的笔墨通过疫区的人们对沃尔特的爱戴和赞誉,着力彰显他熠熠闪光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展示出他对凯蒂的爱,却又不能释怀她犯的错,因而备受折磨。

关于爱,我一直认为那是关乎两个人的棋逢对手的精神契合,但毛姆告诉我还有另一种爱,那是出于人性的欲望之爱,就像沃尔特爱上凯蒂的美貌,就要接受她的庸俗无知,同凯蒂爱上查理的风流倜傥,就不得不承受他的虚伪和逃避一样,然而,欲望让他们义无反顾。直到沃尔特死后,凯蒂带着忏悔的心和查理再次相见,却依然无法抵挡欲望的燃烧,之后才在痛悔和理智中最终清醒。

凯蒂在疫区投入到救助病人和照顾孤儿的工作中,结识了沃丁顿,修道院院长,圣约瑟姐妹,和那些困苦而卑微却亲切真实的小人物。她受到他们的喜爱和尊重。面对自然的美好,看到渺小而脆弱的生命也能生机勃勃,融入他们,她的心也可以那样的轻松自由,在这个贫困且病毒肆虐的地方,她的灵魂却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结尾,沃尔特因疫情感染而死,临死时凯蒂请求他的原谅,他说“死的却是狗”,他是带着对凯蒂的爱和怨恨的纠结,如同戈德.史密斯的诗《挽歌》里那条咬人的恶狗一样死去了,这是他内心的解脱也是对凯蒂的原谅。凯蒂没有爱过他,却在这段时光里认真地审视了沃尔特,发现了他的好,懂得了欣赏他。


文学价值:

从艺术角度来说,沃尔特的死,对剧情是有感染力的。正所谓,所有不被珍爱的人生,都应该高傲的绝版。而凯蒂的觉醒又让这部作品附有了对女性而言的社会责任感和更高的文学价值。

英国诗人雪莱的诗中写道“莫去掀起那描画的面纱,那芸芸众生,称之为生活。”毛姆却用他冷静和反讽的文字描画了世人的面纱,又以犀利的笔锋为人们掀开了面纱,让人看到人性的本真和欲望之下的龌龊和无奈。但他终究对人性抱有希望。

我们谁不是带着面纱的芸芸众生?惟愿这层面纱不要完全遮蔽内心的真实,可以朦胧却不能失真。面纱之下应有一颗以良知的圣水受洗的灵魂,始终能够有辨析真爱和欲望,责任和逃避,善良和虚伪的智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